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社区和谐度评价研究 ——以丽江束河古镇龙泉社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1-08-19 23:11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随着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等战略的实施,我国边远欠发达地区一些少数民族村寨利用自身特殊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开展旅游业,以实现地区脱贫致富。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村寨旅游的开发使得少数民族村寨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就业机会与收入,有利于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建设,但旅游开发带来的生态环境污染、民族文化逐渐丧失、民族民居建筑损坏、旅游利益分配不公等不和谐因素影响了民族村寨旅游社区可持续发展。民族村寨作为一类特殊的乡村社区,因旅游开发带来的村寨社区冲突与矛盾不断激化,严重影响了民族村寨社区的建设。因此如何建设和谐的旅游型民族村寨社区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通过对民族村寨旅游与和谐社区相关研究的文献回顾,初步建立了民族村寨旅游社区和谐度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征询专家意见,增加了和删除了一些不适当的指标。其次,通过预调研修正了民族村寨旅游社区和谐度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进行田野调查,发放问卷,与居民和游客进行深度访谈,并对调查问卷进行整理。根据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FCE),对民族村寨旅...
【文章来源】: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内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现状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1.2.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技术路线图
1.5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1.5.1 研究的难点
1.5.2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阐释
2.1.1 社区
2.1.2 旅游社区
2.1.3 民族村寨旅游社区
2.1.4 和谐社区
2.1.5 社区和谐度
2.2 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综述
2.2.1 国外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综述
2.2.1.1 旅游影响研究
2.2.1.2 居民感知与居民态度研究
2.2.2 国内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综述
2.2.2.1 旅游需求研究
2.2.2.2 旅游影响研究
2.2.2.3 社区参与研究
2.2.2.4 村寨文化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2.2.3 国内外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述评
2.3 关于和谐社区评价的研究综述
2.3.1 国外关于和谐社区评价的研究综述
2.3.1.2 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3.1.3 社区评价方法与评价模型研究
2.3.2 国内关于和谐社区评价的研究综述
2.3.2.1 和谐社区标准化研究
2.3.2.2 和谐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3.2.3 和谐社区评价方法与评价模型研究
2.3.3 国内外关于和谐社区评价的研究述评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步骤
3.3 民族村寨旅游社区和谐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3.1 民族村寨旅游社区和谐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3.2 民族村寨旅游社区和谐度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3.3.2.1 指标选取与确立
3.3.2.2 指标说明
3.3.2.3 指标数据来源
3.3.2.4 指标无量纲化
3.3.2.5 指标权重的确定
3.3.2.6 和谐标准与和谐等级说明
3.3.3 民族村寨旅游社区和谐度评价模型建立
3.4 实地调研与数据收集
3.4.1 案例地选择
3.4.2 问卷与访谈设计
3.4.3 数据调研
3.4.3.1 预调研
3.4.3.2 正式调研
3.4.4 数据分析方法
第四章 案例分析——以束河古镇龙泉社区为例
4.1 案例地发展现状
4.1.1 龙泉社区概况
4.1.2 旅游资源概况
4.1.3 旅游发展过程
4.2 案例地样本总体描述
4.2.1 社区居民样本总体描述
4.2.2 游客样本总体描述
4.3 案例地和谐性分析与评价
4.3.1 评价指标在各评价等级上的隶属度
4.3.2 评价结果计算
4.3.3 评价结果分析
4.3.3.1 社区经济子系统
4.3.3.2 社区环境子系统
4.3.3.3 社区文化子系统
4.3.3.4 社区服务子系统
4.3.3.5 社区管理子系统
4.3.3.6 社区安全子系统
4.3.3.7 社区公平子系统
4.3.3.8 社区参与子系统
4.4 束河古镇龙泉社区和谐度提高的措施与建议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5.2.1 研究不足
5.2.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居民调查问卷
附录B 游客调查问卷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D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族村寨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J]. 钟洁,沈兴菊.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0(04)
[2]民族村寨旅游游客分项满意度评价研究——以广西桂林龙胜县龙脊景区为例[J]. 沈莹,苏芹.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
[3]旅游开发中贵州民族村寨文化遗产的保护[J]. 李智伟,张超.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8(12)
[4]近十年国内外民族旅游研究综述[J]. 杨昇,王晓云,冯学钢. 广西民族研究. 2008(03)
[5]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民族村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 叶春,陈志永. 安徽农业科学. 2008(24)
[6]和谐社区测量指标体系的初步建构——概念界定与基本维度[J]. 张再云.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7]困境与选择:民族村寨旅游的社区参与研究[J]. 刘韫. 青海社会科学. 2008(02)
[8]影响民族村寨旅游业持续发展因素综合分析——以黎平肇兴侗寨为例[J]. 吴昌良,陈志永,欧正霞.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03)
[9]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综述[J]. 卢宏. 贵州民族研究. 2008(01)
[10]论“以民为本”理念下和谐社区建设标准体系的构建[J]. 丁振国,曾伟,田深. 理论月刊. 2008(02)
博士论文
[1]民族旅游村寨建设研究[D]. 黄海珠.中央民族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社区参与旅游对景区影响的评价体系研究[D]. 张杜杰.中国海洋大学 2009
[2]电子商务系统和谐度测评研究[D]. 安丽雅.吉林大学 2008
[3]我国城市和谐社区评估研究[D]. 庞丹.大连理工大学 2008
[4]基于Smart Growth原理的和谐社区建设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李明.长安大学 2007
[5]和谐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分析[D]. 赵晓莲.中国地质大学 2007
[6]喀斯特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 李廷正.贵州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352314
【文章来源】: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内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现状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1.2.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技术路线图
1.5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1.5.1 研究的难点
1.5.2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阐释
2.1.1 社区
2.1.2 旅游社区
2.1.3 民族村寨旅游社区
2.1.4 和谐社区
2.1.5 社区和谐度
2.2 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综述
2.2.1 国外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综述
2.2.1.1 旅游影响研究
2.2.1.2 居民感知与居民态度研究
2.2.2 国内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综述
2.2.2.1 旅游需求研究
2.2.2.2 旅游影响研究
2.2.2.3 社区参与研究
2.2.2.4 村寨文化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2.2.3 国内外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述评
2.3 关于和谐社区评价的研究综述
2.3.1 国外关于和谐社区评价的研究综述
2.3.1.2 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3.1.3 社区评价方法与评价模型研究
2.3.2 国内关于和谐社区评价的研究综述
2.3.2.1 和谐社区标准化研究
2.3.2.2 和谐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3.2.3 和谐社区评价方法与评价模型研究
2.3.3 国内外关于和谐社区评价的研究述评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步骤
3.3 民族村寨旅游社区和谐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3.1 民族村寨旅游社区和谐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3.2 民族村寨旅游社区和谐度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3.3.2.1 指标选取与确立
3.3.2.2 指标说明
3.3.2.3 指标数据来源
3.3.2.4 指标无量纲化
3.3.2.5 指标权重的确定
3.3.2.6 和谐标准与和谐等级说明
3.3.3 民族村寨旅游社区和谐度评价模型建立
3.4 实地调研与数据收集
3.4.1 案例地选择
3.4.2 问卷与访谈设计
3.4.3 数据调研
3.4.3.1 预调研
3.4.3.2 正式调研
3.4.4 数据分析方法
第四章 案例分析——以束河古镇龙泉社区为例
4.1 案例地发展现状
4.1.1 龙泉社区概况
4.1.2 旅游资源概况
4.1.3 旅游发展过程
4.2 案例地样本总体描述
4.2.1 社区居民样本总体描述
4.2.2 游客样本总体描述
4.3 案例地和谐性分析与评价
4.3.1 评价指标在各评价等级上的隶属度
4.3.2 评价结果计算
4.3.3 评价结果分析
4.3.3.1 社区经济子系统
4.3.3.2 社区环境子系统
4.3.3.3 社区文化子系统
4.3.3.4 社区服务子系统
4.3.3.5 社区管理子系统
4.3.3.6 社区安全子系统
4.3.3.7 社区公平子系统
4.3.3.8 社区参与子系统
4.4 束河古镇龙泉社区和谐度提高的措施与建议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5.2.1 研究不足
5.2.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居民调查问卷
附录B 游客调查问卷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D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族村寨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J]. 钟洁,沈兴菊.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0(04)
[2]民族村寨旅游游客分项满意度评价研究——以广西桂林龙胜县龙脊景区为例[J]. 沈莹,苏芹.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
[3]旅游开发中贵州民族村寨文化遗产的保护[J]. 李智伟,张超.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8(12)
[4]近十年国内外民族旅游研究综述[J]. 杨昇,王晓云,冯学钢. 广西民族研究. 2008(03)
[5]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民族村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 叶春,陈志永. 安徽农业科学. 2008(24)
[6]和谐社区测量指标体系的初步建构——概念界定与基本维度[J]. 张再云.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7]困境与选择:民族村寨旅游的社区参与研究[J]. 刘韫. 青海社会科学. 2008(02)
[8]影响民族村寨旅游业持续发展因素综合分析——以黎平肇兴侗寨为例[J]. 吴昌良,陈志永,欧正霞.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03)
[9]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综述[J]. 卢宏. 贵州民族研究. 2008(01)
[10]论“以民为本”理念下和谐社区建设标准体系的构建[J]. 丁振国,曾伟,田深. 理论月刊. 2008(02)
博士论文
[1]民族旅游村寨建设研究[D]. 黄海珠.中央民族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社区参与旅游对景区影响的评价体系研究[D]. 张杜杰.中国海洋大学 2009
[2]电子商务系统和谐度测评研究[D]. 安丽雅.吉林大学 2008
[3]我国城市和谐社区评估研究[D]. 庞丹.大连理工大学 2008
[4]基于Smart Growth原理的和谐社区建设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李明.长安大学 2007
[5]和谐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分析[D]. 赵晓莲.中国地质大学 2007
[6]喀斯特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 李廷正.贵州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3523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3352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