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环境变迁对居民生计方式的影响研究 ——以广东巽寮湾渔业村为例
发布时间:2021-10-16 02:56
旅游地居民生计方式的可持续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和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以广东省惠州市巽寮湾度假区渔业村为案例,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方法,调查统计分析了渔业村渔民生计方式中生计资本、生计策略、生计输出成果情况,探讨了在自然生态环境、经济制度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环境变迁影响下旅游地居民生计方式的演变过程,提出环境变迁对渔民生计方式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巽寮湾渔业村在短短的十年间,从一个以渔业捕捞为主的传统小渔村发展成为以休闲渔业为特色的滨海旅游名村,生计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生计资本综合指数处于中等水平,自然资本水平最高,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水平最低。在对环境变迁表现形式进行分析中,概括了环境变迁的四个主要特征:双向性、关联性、绝对性、脆弱性。在对13个环境要素的综合分析后,认为:自然生态环境是形成生计方式的基础,经济制度环境是优化生计方式的关键,社会文化环境对稳定、完善生计方式具有支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旅游地环境变迁对生计方式影响机制。提出了引导帮助渔民正确认识自身的生计资本、休闲渔业的运行要从注重数量发展向注重质量管理转变、注重技能培训并提高渔民的自我...
【文章来源】: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情况
1.2.2 国内研究情况
1.2.3 国内外研究简评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的重点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的技术路线
1.3.5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研究现状与界定
2.1.1 旅游地、旅游区、风景名胜区
2.1.2 生计及生计方式
2.1.3 旅游环境
2.2 基础理论
2.2.1 可持续生计理念
2.2.2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第三章 巽寮湾渔业村生计方式调查分析
3.1 寮湾渔业村基本情况
3.1.1 渔业村概况
3.1.2 生计方式变化:从渔民到村民、从渔业到旅游业
3.2 渔业村生计方式问卷调查
3.2.1 访谈调查
3.2.2 调查问卷指标的选取及样本情况
3.3 渔业村生计方式统计分析
3.3.1 生计资本指数
3.3.2 生计策略及生计输出(成果)
3.3.3 渔业村生计方式存在的不足
第四章 环境变迁对生计方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4.1 环境变迁的表现形式及其特征
4.1.1 环境要素变迁表现形式
4.1.2 环境变迁的特征
4.2 旅游地环境主要因素
4.3 环境变迁对生计方式的影响
4.3.1 自然生态环境对生计方式的影响
4.3.2 经济制度环境对生计方式的影响
4.3.3 社会文化环境对生计方式的影响
4.4 环境变迁对生计方式的影响机制
4.4.1 自然生态环境
4.4.2 经济制度环境
4.4.3 社会文化环境
第五章 环境变迁下渔业村生计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引导帮助渔民正确认识自身的生计资本
5.2 休闲渔业的运行要从注重数量发展向注重质量管理转变
5.3 注重技能培训,提高渔民的自我发展能力
5.4 继续推进渔业村“旅游名村”改造工程
5.5 加强渔业村环境保护建设
5.6 重视渔家文化的挖掘和弘扬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转型背景下农村生计方式变迁研究——以河北省D县为例[J]. 胡兆义.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2]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农村社会生计方式变迁研究——基于对珠海市唐家村的调查与思考[J]. 张晗. 南方农村. 2012(09)
[3]哈萨克族定居牧民传统生计方式的变迁与社会适应——以新疆裕民县阿勒腾也木勒乡为例[J]. 刘正江. 中国穆斯林. 2012(03)
[4]基于生计资产量化的农户分化研究——以重庆市沙坪坝区白林村471户农户为例[J]. 王利平,王成,李晓庆. 地理研究. 2012(05)
[5]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下农户生计资本的调查与分析——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库区为例[J]. 杨云彦,赵锋. 农业经济问题. 2009(03)
[6]改革开放30年少数民族生计模式变迁——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县那门壮族村的田野报告[J]. 秦红增,毛淑章. 思想战线. 2009(01)
[7]可持续生计分析研究综述[J]. 苏芳,徐中民,尚海洋. 地球科学进展. 2009(01)
[8]“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学术思想与经济地理学[J]. 樊杰. 经济地理. 2008(02)
[9]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研究及调控[J]. 吴传钧.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2)
[10]风景名胜区条例[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06(32)
硕士论文
[1]城镇化对农民生计方式变迁的影响[D]. 李彩霞.石河子大学 2014
[2]教育性人力资本投资与失地农民代际可持续生计[D]. 李炜.四川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39009
【文章来源】: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情况
1.2.2 国内研究情况
1.2.3 国内外研究简评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的重点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的技术路线
1.3.5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研究现状与界定
2.1.1 旅游地、旅游区、风景名胜区
2.1.2 生计及生计方式
2.1.3 旅游环境
2.2 基础理论
2.2.1 可持续生计理念
2.2.2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第三章 巽寮湾渔业村生计方式调查分析
3.1 寮湾渔业村基本情况
3.1.1 渔业村概况
3.1.2 生计方式变化:从渔民到村民、从渔业到旅游业
3.2 渔业村生计方式问卷调查
3.2.1 访谈调查
3.2.2 调查问卷指标的选取及样本情况
3.3 渔业村生计方式统计分析
3.3.1 生计资本指数
3.3.2 生计策略及生计输出(成果)
3.3.3 渔业村生计方式存在的不足
第四章 环境变迁对生计方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4.1 环境变迁的表现形式及其特征
4.1.1 环境要素变迁表现形式
4.1.2 环境变迁的特征
4.2 旅游地环境主要因素
4.3 环境变迁对生计方式的影响
4.3.1 自然生态环境对生计方式的影响
4.3.2 经济制度环境对生计方式的影响
4.3.3 社会文化环境对生计方式的影响
4.4 环境变迁对生计方式的影响机制
4.4.1 自然生态环境
4.4.2 经济制度环境
4.4.3 社会文化环境
第五章 环境变迁下渔业村生计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引导帮助渔民正确认识自身的生计资本
5.2 休闲渔业的运行要从注重数量发展向注重质量管理转变
5.3 注重技能培训,提高渔民的自我发展能力
5.4 继续推进渔业村“旅游名村”改造工程
5.5 加强渔业村环境保护建设
5.6 重视渔家文化的挖掘和弘扬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转型背景下农村生计方式变迁研究——以河北省D县为例[J]. 胡兆义.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2]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农村社会生计方式变迁研究——基于对珠海市唐家村的调查与思考[J]. 张晗. 南方农村. 2012(09)
[3]哈萨克族定居牧民传统生计方式的变迁与社会适应——以新疆裕民县阿勒腾也木勒乡为例[J]. 刘正江. 中国穆斯林. 2012(03)
[4]基于生计资产量化的农户分化研究——以重庆市沙坪坝区白林村471户农户为例[J]. 王利平,王成,李晓庆. 地理研究. 2012(05)
[5]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下农户生计资本的调查与分析——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库区为例[J]. 杨云彦,赵锋. 农业经济问题. 2009(03)
[6]改革开放30年少数民族生计模式变迁——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县那门壮族村的田野报告[J]. 秦红增,毛淑章. 思想战线. 2009(01)
[7]可持续生计分析研究综述[J]. 苏芳,徐中民,尚海洋. 地球科学进展. 2009(01)
[8]“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学术思想与经济地理学[J]. 樊杰. 经济地理. 2008(02)
[9]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研究及调控[J]. 吴传钧.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2)
[10]风景名胜区条例[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06(32)
硕士论文
[1]城镇化对农民生计方式变迁的影响[D]. 李彩霞.石河子大学 2014
[2]教育性人力资本投资与失地农民代际可持续生计[D]. 李炜.四川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390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3439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