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先秦至唐宋时期春节习俗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1 13:19
  春节是农耕文化的产物,扎根于中国特有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孕育于“以农为本”的社会模式之下。春节习俗事象发展变迁受到习俗自身规律、不同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文化、民族交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多元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春节习俗在萌芽时期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功利性。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昌明,人们思维观念的转变,春节世俗性倾向受到强化,功能由娱神向娱人转化,活动内容更为丰富多彩;儒家思想的渗透,使春节习俗镌刻这儒家文化印记,发生了重自然向更重人伦与自然伦理的结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政权变化、朝代更替、统治者政策、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及民族迁徙、民族融合带来了文化交流、整合和重构,这诸多因素综合的影响,促成了春节习俗不断进行自身选择性的发展。 

【文章来源】:中山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节 选题意义及价值
    第二节 概念的界定
    第三节 学术史回顾
    第四节 主要理论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 理论来源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思路
第一章 先秦时期——春节习俗的萌芽期
    第一节 先秦知识体系与年节萌芽
        一 先秦原始宗教和天人合一
        二 天象、历法的萌芽与“年”时观念的形成
        三 四时、节气
    第二节 先秦春节的仪式与功能
        一 先秦傩祭
        二 立桃梗、桃人
        三 扫尘、聚宴、贺岁
        四 祭祀祖先
第二章 汉魏时期——春节习俗的定型期
    第一节 春节定型的社会土壤
        一 二十四节气的定型与太初历的颁行
        二 汉魏的社会、政治、经济
    第二节 汉魏春节习俗的仪式与功能
        一 除夕驱傩
        二 正旦朝会
        三 立神荼、郁垒
        四 放爆竹
        五 聚宴、饮椒(柏)酒
        六 人日
        七 正月十五
第三章 唐宋时期——春节习俗的发展期
    第一节 唐宋社会与春节习俗的演变
        一 唐宋政治对春节习俗的影响
        二 唐宋经济发展对春节习俗的制约
        三 唐宋文化发展对春节习俗的渗透
    第二节 唐宋春节习俗的仪式与功能
        一 岁除日傩祭的娱乐化倾向
        二 守岁
        三 立门神、挂年画、贴春帖
        四 朝正
        五 官府和民间的拜年习俗
        六 元宵节
第四章 先秦至唐宋时期春节习俗传承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一节 农耕文明与春节传承
    第二节 儒家伦理与人文价值
    第三节 朝代更替与春节命运
    第四节 经济基础与春节变迁
结语
参考文献
    (一) 古代文献
    (二) 现代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春节:中华民族神圣传统的生活叙事[J]. 张士闪.  河南社会科学. 2010(01)
[2]汉唐时期春节的饮食习俗[J]. 姚伟钧.  国学. 2009(01)
[3]文化社会学视野下中国春节习俗与文化变迁[J]. 巫肇胜.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8(04)
[4]《通过仪礼》第一章 仪式的类型[J]. 范·根纳普,岳永逸.  民俗研究. 2008(01)
[5]论春节的传统意义[J]. 李俊群.  广西民族研究. 2007(01)
[6]春节习俗与岁时通过仪式[J]. 萧放.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6)
[7]中秋节及其节俗内涵在唐宋时期的兴起与流变[J]. 熊海英.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6)
[8]韩国国家节庆假日与传统岁时风俗之变化[J]. 张长植.  民间文化论坛. 2005(02)
[9]从北京传统节日和庙会看佛教对民俗文化的影响[J]. 徐威.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1)
[10]传统岁时与当代节日关联研究论纲[J]. 萧放.  西北民族研究. 2004(02)

博士论文
[1]唐代节日研究[D]. 张勃.山东大学 2007
[2]唐代节日民俗与文学研究[D]. 朱红.复旦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宋代官定节日研究[D]. 王乐全.上海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490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34490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6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