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居游共融”视角下旅游服务型乡镇农贸市场营造策略探究

发布时间:2021-11-11 19:00
  农贸市场作为乡镇的公共服务设施,是集市功能延续与地域文化的彰显。在旅游服务型乡镇中,它不仅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也是吸引外来游客游赏消费的场所。从居民与游客的行为方式、使用时间、民风习俗等角度对旅游服务型乡镇农贸市场进行探究,分析居民、游客、农贸市场三者的关联性,并在农贸市场空间风貌提升、"时空"转换、文化融合等方面,提出营造策略,以促进居民与游客的互动性、参与性及体验性,构建"居游共融"的乡镇特色公共空间。 

【文章来源】:城市发展研究. 2020,27(07)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居游共融”视角下旅游服务型乡镇农贸市场营造策略探究


乡镇农贸市场空间形态演进

“居游共融”视角下旅游服务型乡镇农贸市场营造策略探究


乡镇农贸市场“居游”行为活动的同异性

变化图,农贸市场,乡镇,流量


农贸市场营业时间除了与地理区位,习俗文化有关,也与时令季节和消费习惯相关。在营业时间内,对四个乡镇农贸市场“居游”流量进行记录,分析两者时间关联性。通过在农贸市场各入口定点观测,选定每小时中间连续10min数据作为本时段的人流统计,绘制农贸市场全天内“居游”流量变化表(图3),分析各农贸市场不同时间段居民与游客活力状态情况(表4)。通过各农贸市场纵向对比分析,居民活动出现两个峰值,高峰期一般在上午8:00-10:00,次峰期一般在16:30-17:30。全天10:00-16:00活力较弱。游客活动主要聚集在早晨6:30-8:00与傍晚17:00-18:00之间,而在8:00-17:00间,大部分游客选择去周边景区游玩,期间农贸市场游客极少。经各农贸市场横向对比分析,全天居民与游客流量波动都较为明显,人流高峰基本发生在同一时段,高峰持续时间长短不同,以交易、品食、闲逛、寒暄、看热闹等活动为主。由于关闭营业时间点不同,次峰再现时间段存在差异,通常居民流量较多,以采购寒暄聊天、清洁整理为主,游客流量相对较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文化景观视角的城市传统集市研究[J]. 高芙蓉,李和平.  城市发展研究. 2019(05)
[2]环境行为学导向下小城镇街道空间活力提升策略研究——以紫湖镇为例[J]. 罗奇,温子涵,余来彦.  城市发展研究. 2019(02)
[3]《随园食单》:菜谱里的南京味道[J]. 宋羽.  江苏地方志. 2018(02)
[4]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的街市图示语言解析[J]. 撒莹,严国泰.  城市发展研究. 2015(02)

硕士论文
[1]社会融合视角下城中村村民市民化研究[D]. 刘丁顺.东华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4893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34893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5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