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模式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4 21:55
贫困问题不仅仅是我国的重要难题,也是世界难题。当前我国致力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砥砺前行,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是我国深度贫困地,也是我国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地方,实施旅游扶贫是助力贵州少数民族村寨实现脱贫工作的重要部署举措。贵州少数民村寨旅游扶贫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脱贫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在肯定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成绩同时,脱贫工作的弊端也开始浮现,因此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当前需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该背景,从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模式分类以及各模式评价比较入手,以望找出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各模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症下药,构建可持续发展路径。本文首先就民族旅游、扶贫和旅游扶贫三个方面分析当前文献研究现状,以现有的研究成果为本文的研究基础,找出研究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模式评价的创新视角和研究价值。根据包容性增长的益贫理论、旅游反贫困和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以及结合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旅游资源的特殊性,构建了旅游扶贫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研究贵州少数民族村寨的旅游扶贫模式现状,对旅游扶贫模式进行分类:政府主导旅游扶贫模式、企业主导旅游扶贫模式以及居民...
【文章来源】:贵州财经大学贵州省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思路图
综合性主导旅游扶贫模式评价的因子分析框架
图 3.3 居民主导旅游扶贫模式3.4 本章小结旅游发展推动扶贫的模式是指在旅游资源较丰富的贫困地区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从而达到脱贫致富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旅游扶贫是以旅游经济的发展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来实现脱贫。旅游扶贫更大程度上是依赖于自身的旅游业发展,再借助外力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促进贫困地区摆脱贫困。根据不同贫困地区环境的差异、旅游资源的禀赋差异、贫困人口的多寡等因素的影响,其采用的旅游扶贫模式各有所不同。因此,在构建旅游扶贫模式时,需要因地制宜,制定适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的旅游扶贫模式,使贫困人口从发展旅游经济中获益达到脱贫致富的目标,而采用单一的旅游扶贫模式则难以达到这一要求。其效果也不明显,这就需要采用主导联合式的扶贫模式。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主要模式可分为三类:政府主导旅游扶贫模式、企业主导旅游扶贫模式以及居民主导旅游扶贫模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乡村旅游企业社区参与和环境行为——粤皖两省家庭农家乐创业者的实证研究[J]. 杨学儒,李浩铭. 南开管理评论. 2019(01)
[2]电子商务与农村扶贫效率:基于财政投入、人力资本的中介效应研究[J]. 唐红涛,郭凯歌,张俊英. 经济地理. 2018(11)
[3]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扶贫机理与路径选择——以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例[J]. 刘杨星,黄毅. 农村经济. 2018(11)
[4]连片特困区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衔接绩效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六盘山特困区两个县的数据[J]. 焦克源,张焱.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5]大城市边缘区旅游开发引导的乡村转型发展模式——以武汉市为例[J]. 魏超,戈大专,龙花楼,刘嗣明. 经济地理. 2018(10)
[6]长江经济带高级别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J]. 张晓梅,程绍文,孙雅馨.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8(05)
[7]产业链本地化视域下旅游扶贫研究[J]. 王淑兰,付超. 林业经济. 2018(06)
[8]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多主体参与模式探析——以四川省马边彝族自治县为例[J]. 张晓,李春晓,杨德进.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8(02)
[9]基于游牧——旅游的民族旅游资源整合路径透析[J]. 薛艳,何昭丽. 贵州民族研究. 2018(03)
[10]“一带一路”语境下滇西北边境少数民族旅游扶贫研究[J]. 杨艳.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2)
硕士论文
[1]丽水市社区参与旅游扶贫模式研究[D]. 吴琦.江西财经大学 2016
[2]马尔萨斯人口思想中“恒常趋势”和“两种抑制”的研究[D]. 陈蔚然.清华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551263
【文章来源】:贵州财经大学贵州省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思路图
综合性主导旅游扶贫模式评价的因子分析框架
图 3.3 居民主导旅游扶贫模式3.4 本章小结旅游发展推动扶贫的模式是指在旅游资源较丰富的贫困地区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从而达到脱贫致富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旅游扶贫是以旅游经济的发展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来实现脱贫。旅游扶贫更大程度上是依赖于自身的旅游业发展,再借助外力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促进贫困地区摆脱贫困。根据不同贫困地区环境的差异、旅游资源的禀赋差异、贫困人口的多寡等因素的影响,其采用的旅游扶贫模式各有所不同。因此,在构建旅游扶贫模式时,需要因地制宜,制定适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的旅游扶贫模式,使贫困人口从发展旅游经济中获益达到脱贫致富的目标,而采用单一的旅游扶贫模式则难以达到这一要求。其效果也不明显,这就需要采用主导联合式的扶贫模式。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主要模式可分为三类:政府主导旅游扶贫模式、企业主导旅游扶贫模式以及居民主导旅游扶贫模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乡村旅游企业社区参与和环境行为——粤皖两省家庭农家乐创业者的实证研究[J]. 杨学儒,李浩铭. 南开管理评论. 2019(01)
[2]电子商务与农村扶贫效率:基于财政投入、人力资本的中介效应研究[J]. 唐红涛,郭凯歌,张俊英. 经济地理. 2018(11)
[3]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扶贫机理与路径选择——以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例[J]. 刘杨星,黄毅. 农村经济. 2018(11)
[4]连片特困区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衔接绩效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六盘山特困区两个县的数据[J]. 焦克源,张焱.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5]大城市边缘区旅游开发引导的乡村转型发展模式——以武汉市为例[J]. 魏超,戈大专,龙花楼,刘嗣明. 经济地理. 2018(10)
[6]长江经济带高级别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J]. 张晓梅,程绍文,孙雅馨.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8(05)
[7]产业链本地化视域下旅游扶贫研究[J]. 王淑兰,付超. 林业经济. 2018(06)
[8]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多主体参与模式探析——以四川省马边彝族自治县为例[J]. 张晓,李春晓,杨德进.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8(02)
[9]基于游牧——旅游的民族旅游资源整合路径透析[J]. 薛艳,何昭丽. 贵州民族研究. 2018(03)
[10]“一带一路”语境下滇西北边境少数民族旅游扶贫研究[J]. 杨艳.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2)
硕士论文
[1]丽水市社区参与旅游扶贫模式研究[D]. 吴琦.江西财经大学 2016
[2]马尔萨斯人口思想中“恒常趋势”和“两种抑制”的研究[D]. 陈蔚然.清华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5512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3551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