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乡村旅游发展驱动力与空间格局分析
发布时间:2022-01-16 22:35
从资源禀赋、配套设施、经济条件和政策支持四个方面构建影响山东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体系,基于2012-2017年山东省17个地市乡村旅游数据,借助熵值法对乡村旅游驱动力大小进行识别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加以验证。在此基础上,计算乡村旅游综合得分并据此对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配套设施驱动力最大,经济条件次之,资源禀赋和政策支持驱动力相对较弱;(2)多元性回归分析结果与熵值法基本一致;(3)鲁东乡村旅游发展动力强,鲁中和鲁西相对较弱,呈现空间集聚特征。基于此,提出了促进山东省乡村旅游优化发展的相关对策。
【文章来源】: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20,34(03)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莫兰散点图
图1 莫兰散点图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在“三农问题”解决中将发挥更大作用。现阶段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时期,乡村旅游需要在明确自身发展动能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进行改善和提高。鉴于此,本文就山东省乡村旅游发展提出政策建议:首先,政府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引导乡村旅游发展。滨州、德州、聊城等鲁西北地区长期以来相对闭塞,乡村地区经济基础尤其薄弱。但同时,鲁西北地区多为黄河冲积平原,拥有地方特色耕作习俗和浓厚的黄河文化,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加强交通、接待设施建设,为乡村旅游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其次,合理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有效利用其观赏、体验价值。资源是旅游业的依托,而目前资源禀赋对全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作用较小,说明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总体较低。事实上,鲁西、鲁南地区一方面经济实力较弱,迫切需要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地方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该区域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如孔孟之乡、运河文化等。促进乡村旅游资源科学高效开发,是鲁西、鲁南等地实现后发优势的重要突破口。另外,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政府、企业和村民利益分配问题,避免资源过度开发,也要避免由于利益难以协调而导致资源利用不足。再次,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农家乐、民宿是乡村旅游最主要的接待部门,其产品和服务质量将直接影响游客体验。因此,要继续进行星级农家乐评比活动,加强对农村经营主体的教育和引导,推动农家乐规范化发展。最后,加强区域合作,引导乡村旅游实现空间集聚。当前,全省乡村旅游已经表现出空间集聚趋势,如青岛、烟台等胶东半岛地区乡村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较高。在现有格局基础上,相关部门要加强政策引导、破除行政壁垒,促进区域合作,实现强强联合、以强带弱,最终实现乡村旅游整体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五省乡村旅游模范村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J]. 王松茂,何昭丽,郭英之. 经济地理. 2019(04)
[2]湖南省星级休闲农庄空间表征及影响因素[J]. 夏赞才,唐月亮,殷章馨,刘婷,陈祖龙. 经济地理. 2018(06)
[3]乡村旅游发展驱动力研究——以全域旅游为视角[J]. 杨美霞. 社会科学家. 2018(05)
[4]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空间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J]. 王新越,司武兴.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7(04)
[5]山东省国家级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J]. 王铁,邰鹏飞. 经济地理. 2016(11)
[6]社区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因子——基于杭州的调研[J]. 王莹,许晓晓. 经济地理. 2015(03)
[7]基于因子分析的武汉城市圈乡村旅游驱动力研究[J]. 刘苏衡,刘春. 统计与决策. 2014(24)
[8]大都市郊区乡村旅游地发展的驱动力分析——以北京市为例[J]. 韩非,蔡建明,刘军萍.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0(11)
[9]城市郊区乡村旅游发展影响因素研究——以成都农家乐为例[J]. 何景明.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6(06)
[10]中国乡村旅游驱动力因子及其系统优化研究[J]. 杨军. 旅游科学. 2006(04)
本文编号:3593549
【文章来源】: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20,34(03)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莫兰散点图
图1 莫兰散点图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在“三农问题”解决中将发挥更大作用。现阶段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时期,乡村旅游需要在明确自身发展动能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进行改善和提高。鉴于此,本文就山东省乡村旅游发展提出政策建议:首先,政府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引导乡村旅游发展。滨州、德州、聊城等鲁西北地区长期以来相对闭塞,乡村地区经济基础尤其薄弱。但同时,鲁西北地区多为黄河冲积平原,拥有地方特色耕作习俗和浓厚的黄河文化,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加强交通、接待设施建设,为乡村旅游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其次,合理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有效利用其观赏、体验价值。资源是旅游业的依托,而目前资源禀赋对全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作用较小,说明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总体较低。事实上,鲁西、鲁南地区一方面经济实力较弱,迫切需要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地方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该区域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如孔孟之乡、运河文化等。促进乡村旅游资源科学高效开发,是鲁西、鲁南等地实现后发优势的重要突破口。另外,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政府、企业和村民利益分配问题,避免资源过度开发,也要避免由于利益难以协调而导致资源利用不足。再次,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农家乐、民宿是乡村旅游最主要的接待部门,其产品和服务质量将直接影响游客体验。因此,要继续进行星级农家乐评比活动,加强对农村经营主体的教育和引导,推动农家乐规范化发展。最后,加强区域合作,引导乡村旅游实现空间集聚。当前,全省乡村旅游已经表现出空间集聚趋势,如青岛、烟台等胶东半岛地区乡村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较高。在现有格局基础上,相关部门要加强政策引导、破除行政壁垒,促进区域合作,实现强强联合、以强带弱,最终实现乡村旅游整体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五省乡村旅游模范村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J]. 王松茂,何昭丽,郭英之. 经济地理. 2019(04)
[2]湖南省星级休闲农庄空间表征及影响因素[J]. 夏赞才,唐月亮,殷章馨,刘婷,陈祖龙. 经济地理. 2018(06)
[3]乡村旅游发展驱动力研究——以全域旅游为视角[J]. 杨美霞. 社会科学家. 2018(05)
[4]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空间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J]. 王新越,司武兴.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7(04)
[5]山东省国家级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J]. 王铁,邰鹏飞. 经济地理. 2016(11)
[6]社区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因子——基于杭州的调研[J]. 王莹,许晓晓. 经济地理. 2015(03)
[7]基于因子分析的武汉城市圈乡村旅游驱动力研究[J]. 刘苏衡,刘春. 统计与决策. 2014(24)
[8]大都市郊区乡村旅游地发展的驱动力分析——以北京市为例[J]. 韩非,蔡建明,刘军萍.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0(11)
[9]城市郊区乡村旅游发展影响因素研究——以成都农家乐为例[J]. 何景明.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6(06)
[10]中国乡村旅游驱动力因子及其系统优化研究[J]. 杨军. 旅游科学. 2006(04)
本文编号:35935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3593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