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魏晋南北朝时期男子服饰研究

发布时间:2025-02-05 18:56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政治最为动荡的一个时期,也是封建经济结构变革的一个时期。无论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乃至整个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如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方面,都经历了重大的历史转折。战争和民族的大迁徙促使了胡、汉杂居和民族之间空前的融合。来自北方游牧民族和西域国家的异质文化与汉族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与相互影响,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文化的多元化使服饰形制发生变化,呈现出多样化的新特点,表现出上承秦汉典章服制,下开隋唐的开放风气。外来服饰的影响,使汉民族服饰在汉代深衣制的基础上发展、演变,并趋于定型。这一时期,服饰的变化以男子服饰表现尤为突出,无论是服饰本体,还是在通过服饰影响和形成的男子容貌与风度上,均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独特特征,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本文拟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男子服饰进行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揭示男子服饰在这一时期的继承、演变,以及与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探讨男子服饰形式形成的内在和外在原因。为了准确把握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通过汉族与少数民族男子服饰之间的特性与共性,分析和归纳各阶层男子服饰中的变化,进而剖析男子服饰演变的内在...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魏晋时期的贵族男女服饰,左下图中戴梁冠的贵族男子形象被后来的日本皇室男礼服所仿效

图2-1:魏晋时期的贵族男女服饰,左下图中戴梁冠的贵族男子形象被后来的日本皇室男礼服所仿效

书·周郎传》载:“凡一袖之大,足断为二;一裾之长,可分为二。”可见衣身宽松的程度;又如《晋书·五行志》云:“晋末皆冠小而衣裳博大,风流相仿,與台成俗。”一时之间,上自王公名士,下及黎民百姓,都以宽衫大袖为尚(如图2-1)。只是耕于田间或从事重体力的男性劳动者的服饰仍为短衣长裤,下....


图2-2:著翻领对襟上衣、裤褶服的男子

图2-2:著翻领对襟上衣、裤褶服的男子

演变成可以用来做贴身的衣物使用,并且一直沿用到今天,只是叫法有所不同,北方人称其为背心或坎肩,南方人称为马甲。裤褶,可以说是魏晋南北朝时最为广泛使用的款式了,如图2-2所示,它是一种上衣下裤的服式,《释名》解释裤即为“绔也,两股各跨别也”,这就和两腿穿在一处的裙裳或长袍进行了区分....


图2-3:左图魏晋妇女穿杂裾垂髾,窄袖大襟长袍;中图弓弧广袖对襟衫裙;右图卷曲蝎尾发式,杂裾宽袖大襟长袍

图2-3:左图魏晋妇女穿杂裾垂髾,窄袖大襟长袍;中图弓弧广袖对襟衫裙;右图卷曲蝎尾发式,杂裾宽袖大襟长袍

为魏晋南北朝讲究服装色彩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女服在吸收少数民族服饰特色的同时,将传统的服饰进行了改进。两汉时期流行的深衣已不为男性所穿,但在女性间仍继续流行着,如图2-3所示,款式上主要是下摆的变化,形成了上俭下丰的服装形制。从形制上来看,衣身部分紧身合体,袖口肥大,裙为多折裥....


图3-1:南京西善桥出土《竹林七贤和荣启期砖刻画》复次,关于穿胡服

图3-1:南京西善桥出土《竹林七贤和荣启期砖刻画》复次,关于穿胡服

脚都暴露于外。这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文人形象中是极为少见的,因为在世人的观念中,只有贩夫走卒才会这样赤裸着胳膊和腿。不仅如此,他们的性情也放荡不羁,从图3-1传世绘画作品中,就可以看出这种情况。其中的刘伶、嵇康、王戎梳14《三才图会·衣服》15葛洪:《抱朴子·刺骄篇》16刘义庆:《世....



本文编号:40302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40302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3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