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游客与社区居民旅游供给感知测评及差异分析——以北京市为例
本文关键词:入境游客与社区居民旅游供给感知测评及差异分析——以北京市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不同群体对区域旅游的供给感知评价可为目的地协调发展提供参考。基于北京市入境游客与社区居民一手调查数据,建构两大群体旅游供给结构方程感知模型,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分析两大群体对北京旅游供给感知程度及其差异,以识别旅游目的地发展过程中不同群体所注重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1通过对入境游客与社区居民样本数据的公因子萃取,提取出两大群体旅游供给感知公因子,包括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与安全、交通服务、服务质量与设施、旅游活动、信息服务与营销、旅游景区等方面,并以此建构并验证两大群体结构方程感知模型;2入境游客与社区居民旅游供给感知存在宏观差异,入境游客注重旅游目的地整体发展水平与软件环境建设,注重旅游过程中的情感性消费,而社区居民更注重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市场营销等基础层次消费;3入境游客所提取出的一阶隐变量对旅游供给感知的路径系数较高,而社区居民所提取出的一阶隐变量对旅游供给感知的路径系数相对较低;4入境游客与社区居民的旅游供给感知受个人及群体认知能力、感知水平等一系列微观因素影响,受旅游目的地旅游供给结构、发展水平等宏观条件的制约,同时在二大群体所扮演的自然人与理性人角色的共同影响下导致对目的地旅游供给感知出现差异与错位。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入境游客 社区居民 旅游供给 感知模型 差异分析 北京市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158) 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2015CXB003) 国家旅游局万名旅游英才计划—研究型英才培养项目(WMYC20151061)
【分类号】:F592.7
【正文快照】: DOI:10.18402/resci.2016.08.071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入境旅游发展迅速,并对中国产生了深刻的经济、政治、社会与文化影响。据国家旅游局统计[1],2014年中国接待入境游客人数为12 849.83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569.13亿美元,分别为1980年的22.5倍、92.2倍。2008年以来,中国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沁夫;胡晓伟;;中国的旅游供给特征:1993—2007[J];学理论;2009年13期
2 杨耀丽;;旅游供给的发展:知识化竞争[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05期
3 牛亚菲;旅游供给与需求的空间关系研究[J];地理学报;1996年01期
4 周思念;;浅析低碳诉求下的旅游供给[J];中国商贸;2013年11期
5 张春霞;甘巧林;;广州市乡村旅游供给空间结构特征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0年06期
6 刘丽娟;;提高中国的旅游供给[J];商务周刊;2006年17期
7 苏洁;;优化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J];法制与社会;2009年18期
8 张祖群;蔡红;;旅游供给的二维组合态势与创新开发模式——我国西部12省(区)案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6期
9 牛亚莉;马耀峰;王强;刘智兴;;供给视角下入境游客忠诚影响因素及其比较——以上海市为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4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左冰;;对旅游供给理论的几点探讨[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何玉珊;广之旅单月营业额突破3亿元[N];中国旅游报;2010年
2 刘赵平;城市:旅游供给的主体[N];中国旅游报;2000年
3 游方朔;痛定须思痛[N];中国旅游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静;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供给系统结构优化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2 李森;旅游流与城市三维度旅游供给耦合评价及结构耦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宋伟;景区旅游供给中的博弈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入境游客与社区居民旅游供给感知测评及差异分析——以北京市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15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471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