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林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多维视角——以大兴安岭林区为例
本文关键词:国有林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多维视角——以大兴安岭林区为例
【摘要】:由于森林面积最大、纬度最高、生态位置最重要等因素,大兴安岭林区成为我国最有发展潜力和最有迫切需求的生态旅游发展地区之一。文章基于大兴安岭林区发展生态旅游的自然、文化、地理资源优势,分析了大兴安岭林区发展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规划旅游发展格局、深入挖掘不同文化内涵、加强配套设施建设等相关建议。
【作者单位】: 大兴安岭地区行署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大兴安岭地委党校;
【关键词】: 国有林区 生态旅游 大兴安岭
【分类号】:F326.27;F592.7
【正文快照】: 1大兴安岭林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与优势1.1自然资源优势大兴安岭林区拥有较为完整的森林、湿地、草地、野生动植物、水资源等自然生态系统,生态资源极为丰富。截至2014年,有林地面积683.66万hm2,森林覆盖率81.86%,森林生态系统年产生态效益高达1163亿元。各类湿地总面积153.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正胜;大兴安岭林区发展私有化造林浅析[J];中国林副特产;2004年05期
2 李忠涛;大兴安岭林区中小企业发展优势之我见[J];内蒙古林业;2004年11期
3 王峰;杨菲;;关于大兴安岭林区森林科学经营的建议[J];中国林副特产;2012年06期
4 朝襄;范作云;宋向发;;大兴安岭林区更新采伐双跃进[J];内蒙古林业;1959年07期
5 刘国义;郑学慧;;大兴安岭林区产业构造思路[J];林业经济;1989年03期
6 徐文华;大兴安岭林区多种经营事业发展迅速[J];内蒙古林业;1994年05期
7 王革新,乌晓梅,王灵光;大兴安岭林区加快两大体系建设[J];内蒙古林业;2000年10期
8 罗玉峰;适于大兴安岭林区的双层土和冻土早融整地法[J];林业科技;2001年05期
9 王忠林;;大兴安岭林区总体发展方向定位研究[J];林业经济;2003年11期
10 张瑞富,张建云,穆红霞;大兴安岭林区野生榛树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途径[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戴万春;李毅;;关于大兴安岭林区整体功能发展方向的论证[A];黑龙江省林业经济学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2 金凤新;刘光;曹海波;;发展林区多种经营经济的意义及途径的探讨[A];黑龙江省林业经济学会2004年年会暨第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实施生态战略 创新发展思路 促进营林事业跨越式发展——大兴安岭林区营林事业发展构想[A];黑龙江省林业经济学会2004年年会暨第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晓明;大兴安岭林区要惜木如金保生态[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孙勇 本报通讯员 刘洪林;富民兴林,大兴安岭林区谋求转型发展[N];中国绿色时报;2013年
3 刘玉荣;大兴安岭林区全方位开展扶贫济困工作[N];内蒙古日报(汉);2007年
4 记者 胡艳波 通讯员 李鑫;铁路助力大兴安岭林区公路建设[N];人民铁道;2010年
5 闫捍江 曹国志 大兴安岭地委宣传部;大兴安岭林区开发建设50周年纪实[N];黑龙江日报;2014年
6 李小霞;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接续产业迅猛发展[N];科技日报;2008年
7 记者 刘玉荣;大兴安岭林区灭火 工作进入决战阶段[N];内蒙古日报(汉);2010年
8 记者 刘玉荣;大兴安岭林区20年坚持不懈送温暖[N];内蒙古日报(汉);2011年
9 记者 刘玉荣;大兴安岭林区:5年新增林地1012平方公里[N];内蒙古日报(汉);2014年
10 呼涛;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覆盖率超78%[N];经理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吕英;大兴安岭林区生态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2 石麟;大兴安岭林区一氧化碳浓度分布特征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3 张璇;大兴安岭林区季节性冻土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布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269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526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