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游客感知视角的低碳舒适型景区建设质量评价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游客感知视角的低碳舒适型景区建设质量评价研究
【摘要】:基于游客感知视角,在已有研究基础上,通过专家咨询、问卷调查、因子分析等方法构建由生态环境系统、能源系统、低碳管理系统、票务系统、游览系统、食宿系统、娱购系统组成的低碳舒适型景区建设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世界遗产地——广东丹霞山景区为例,对其低碳舒适型景区的整体建设质量及各指标要素的建设质量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显示,丹霞山低碳舒适型景区整体建设质量为良好层次,各指标要素建设质量较高。最后,提出了"以低碳、舒适、健康为理念,以增加/保持碳汇、减少碳源、提高游客满意度为目标,以综合考虑旅游六要素、协调四大旅游主体、统一规范与差异对待为原则,以宣传、规划、服务、技术、市场、管理为支撑体系"的低碳舒适型景区的建设思路。
【作者单位】: 韶关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
【关键词】: 游客感知 低碳舒适型景区 评价体系
【基金】: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景区低碳旅游舒适度研究——以世界遗产地丹霞山为例”(2013WYM007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旅游地旅游业碳排放时空格局演化及优化模式研究”(41301161)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粤北生态发展区特色林业文化及其旅游开发研究”(GD12XGL26) 韶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全域旅游背景下韶关市旅游业发展策略研究”(Z2016011);韶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中韶关市旅游用地集约利用研究”(Z2016010)
【分类号】:F592.7
【正文快照】: 0引言在全球低碳背景下,旅游业正积极探索低碳发展模式,低碳旅游、低碳景区也随之出现。但旅游业不同于其它行业,大部分旅游者的旅游目的是为了“消遣”、“享受”、“舒适”是大部分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追求的第一目标。低碳并不一定舒适,反之亦然。如何使旅游者在景区旅游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金涛;;信息化技术应用提升景区管理水平[J];信息网络;2008年07期
2 姜萍;陈娟;;提升旅游景区服务质量的策略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05期
3 姜锐;;浅析公益性旅游景区容量的测度与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36期
4 蒋万榜;;推进国内精品景区管理率先国际化[J];决策;2011年09期
5 杨栋;孙诗靓;;高职院校景区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11期
6 徐国伟;;公园景区管理的创新思考和实践[J];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24期
7 邓宁新;衡量景务服务质量 保障游客合法权益 旅游景区“评星”标准出台[J];旅游;2000年02期
8 ;省文明委召开郑汴洛沿黄旅游线文明景区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会议[J];文明与宣传;2001年04期
9 姜萍;众望所托 任重道远——写在"景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闭幕之际[J];今日国土;2003年01期
10 寇敏,马波;中国公共资源类景区管理制度的演进与创新[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亚娟;;关于景区讲解管理的若干思考[A];科学发展观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5年
2 何孟辑;;精心打造具有舟山海洋文化特色的景区游乐精品[A];科学发展观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5年
3 孙九霞;;遇龙河景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策略研究[A];人类学与当代中国社会——人类学高级论坛2002卷[C];2002年
4 孙诗靓;马波;;景区—社区系统中权力与制度的相关矛盾分析[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系统考察组;;对中国世界双重和自然遗产景区的考察报告(下)[A];中国公园协会1999年论文集[C];1999年
6 ;杭州西湖公园景点免费开放评析[A];中国公园协会2005年论文集[C];2005年
7 黄金葵;;景区客流疏导预警机制方案设计[A];中国休闲研究学术报告2011[C];2011年
8 朱海霞;曲守璐;;大明宫5A级景区综合评价及建设路径选择[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系统考察组;;对中国世界双重和自然遗产景区的考察报告(上)[A];中国公园协会1999年论文集[C];1999年
10 邢贵升;;对永济旅游景区发展的深层次思考[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 书 越;解放和发展景区文化生产力[N];中国旅游报;2004年
2 巅峰智业机构北京国智景元景区投资管理公司 赵铭熙;迅速盘活中小旅游景区(上)[N];中国旅游报;2006年
3 巅峰智业机构北京国智景元景区投资管理公司 赵铭熙;迅速盘活中小旅游景区(下)[N];中国旅游报;2006年
4 张莉;旅游景区生态化管理的策略[N];中国旅游报;2007年
5 赵铭熙;景区管理的新潮流——景区托管(上)[N];中国旅游报;2007年
6 吴文学;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景区核心竞争力[N];中国旅游报;2008年
7 余小军;创A级景区 建旅游精品[N];广西日报;2008年
8 记者 王玉兰;尖扎举办旅游与景区管理培训班[N];黄南报;2008年
9 向远定;旅游景区如何进行有效安全管理[N];中国旅游报;2008年
10 石宏伟;省旅游局在商南举办景区管理人员培训班[N];商洛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炜霞;景区周边环境研究—界定、评价、协调[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马震;游客感知景区服务质量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胡炜霞;景区周边环境研究——界定、评价、协调[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贾英;基于符号学理论的旅游景区品牌塑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文彤;旅游目的地标志景区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6 王波;中国旅游景区供给的制度经济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7 黄鹂;旅游景区投资模式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李梦;我国旅游景区前台管理信息化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9 尹郑刚;沙漠旅游主客体系统及景区竞争优势:典型案例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郭淳凡;不确定条件下企业景区投资决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胜建;基于需求分析的景区员工培训设计及其效果评估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2 张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旅游型小城镇景区与镇区互动发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汤文菲;智慧旅游景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标准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4 杨志新;基于游客体验的智慧森林景区建设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5 刘佳友;泰山景区旅游开发项目投融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6 许甜;基于系统论的景区投资体系创新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7 刘传喜;基于游客参与的景区服务质量管理体系与模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许洁;景区景点发展中的潜在危机及其预防规避机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9 韩燕妮;旅游景区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樊军辉;我国旅游景区服务质量及其标准体系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283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528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