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的非物质农业文化遗产对武陵山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探究
发布时间:2017-07-20 17:23
本文关键词:多样的非物质农业文化遗产对武陵山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武陵山区 非物质农业文化遗产 乡村旅游 和谐互动 发展
【摘要】:武陵山区地域广阔,是我国中西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具有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武陵山区各民族经典农业文化遗产有利于农业的养生、教育、旅游、文化传播功能的开拓。从农业文化遗产特征和乡村旅游的精神文化特点入手,分析了多样的非物质农业文化遗产下武陵山区乡村旅游发展方式,认为将农业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能拓展乡村旅游的功能,带动文化游、民俗游、景观游、养生游、体验游,有助于促进武陵山区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非物质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作者单位】: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武陵山区 非物质农业文化遗产 乡村旅游 和谐互动 发展
【分类号】:G127;F592.7
【正文快照】: 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传承、保存至今的各种农耕技术及其衍生的风俗、习惯的总汇。我国悠久灿烂的农耕文化历史,加上不同地区自然与人文的巨大差异,创造了种类繁多、特色明显、经济与生态价值高度统一的农业文化遗产。它凝聚了我国56个民族的智慧和精华,是中华民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龙祖坤;;多元文化融合的实证研究——以武陵山区为例[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胡守勇;;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创新的内在运行机制探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3 徐月明;黄炜;;武陵山区文化生态的保护利用模式研究[J];企业家天地;2013年08期
4 ;文化大武陵[J];民族论坛;2011年09期
5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本报记者 刘晓宁;第三届中国武陵山区民族文化节在铜仁举行[N];张家界日报;2010年
2 首席记者 罗成友;全力打造好武陵山区文化高地[N];重庆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杨树洁;第三届武陵山区民族文化节协作会议在我区召开[N];铜仁日报;2010年
4 记者 何方;第二届中国武陵山民族文化节开幕[N];重庆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罗小莉;第二届武陵山民族文化节开幕式在黔江隆重举行[N];铜仁日报;2009年
,本文编号:5691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569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