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理念下民族村寨的未来发展研究——以贵州黔东南民族村寨为例
本文关键词:绿色发展理念下民族村寨的未来发展研究——以贵州黔东南民族村寨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绿色发展 民族村寨 民族旅游型 民族工艺产业型 民族原生态文化型
【摘要】:在民族村寨的未来发展思路上,我们要秉承生态人类学的理念,走绿色发展之路。对于民族旅游型村寨,要继续稳健发展,不能一味追求多、大、快、全,以毁灭民族文化来换取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于民族工艺产业型村寨,可以在巩固已有的特色民族工艺基础上,利用旅游淘宝,适度发展高质量的观摩旅游;对于真山真水真文化的民族原生态文化型村寨,不要局限于发展常规性民族旅游,要利用旅游淘宝,主打农业观光体验旅游。
【作者单位】: 贵州财经大学文化与法律学院;
【关键词】: 绿色发展 民族村寨 民族旅游型 民族工艺产业型 民族原生态文化型
【分类号】:F592.7
【正文快照】: 1962年,美国人蕾切尔·卡逊发表了《寂静的春天》,对传统工业文明造成的环境破坏作出了破天荒的反思和批评[1],引起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的关注与重视。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增长的极限》,对西方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严重依赖高消耗、高污染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提出了严厉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玉宝;;文化层次视角下的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以凤凰民族村寨为例[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2 吴正光;文化与旅游协调发展的成功之路——赞开放式保护民族村寨的理论与实践[J];小城镇建设;2005年10期
3 叶春;陈志永;;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民族村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4期
4 陈煦;;穿越在两个世界之间——旅游推动民族社会功能性分化及其意义研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徐晓勇;雷冬梅;罗淳;;民族村寨生产和生活方式变迁的生态影响研究——以西双版纳勐腊县为例[J];生态经济;2011年01期
6 向富华;;贵州民族村寨文化资源产业化研究[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7 李晓林;;民族村寨最魅力 多彩贵州新地标 回眸“全国民族运动会·贵州最具魅力民族村寨”评选[J];中国民族;2012年01期
8 李俊;龙晔生;李忠斌;;罗帅模式:民族村寨农旅结合的新探索[J];民族论坛;2013年07期
9 ;民族村寨与旅游开发[J];中国商贸;2014年08期
10 赵世钊;;影响贵州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因素——以石头寨乡村旅游为例[J];安顺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白伟岚;姜坤;李金路;;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原真性保护——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4分会场——风景园林与城市生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2 马艺;马贤惠;;加快贵州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的思考[A];第六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兴勇;贵州加强旅游民族村寨管理[N];中国旅游报;2003年
2 本报特派记者 许丹婷 乔晓莹 整理;关于加强民族村寨、传统建筑保护的建议[N];广西日报;2010年
3 记者 陈会君 通讯员 巢明荣;全省民族村寨增至51个[N];湖北日报;2013年
4 刘兵;3个村获称国家级特色民族村寨[N];邯郸日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柳智芳;民族村寨建设重在突出文化内涵[N];贵州民族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柳智芳;在文化交流中变迁的民族村寨[N];贵州民族报;2013年
7 谢晋璇;民族村寨成长的“贵州样本”[N];经济信息时报;2013年
8 贵州省博物馆 吴正光;开放式保护民族村寨好[N];中国文物报;2000年
9 罗俊英;打造民族村寨品牌 促进旅游业大发展[N];黔西南日报;2008年
10 王尚封;文旅结合打造民族村寨精品[N];黔西南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郭恒;民族村寨休闲旅游发展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6年
2 屠玉帅;美丽中国视域下的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6年
3 汪俊;社区管理创新视野下的云南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2年
4 王凤娇;旅游人类学视角下的民族村寨自主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刘晓丽;民族村寨文化旅游原真性感知评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446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644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