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地质遗迹档案的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
本文关键词:泰山地质遗迹档案的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
【摘要】:泰山独特的地质遗迹,为泰山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奠定了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成为泰山的特色风景之一.整合与开发泰山地质遗迹档案的旅游资源,不仅能够有效地保护地质遗迹,大大提高和丰富泰山旅游的品位和内容,还能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本文着重探讨了泰山地质遗迹档案的旅游资源开发,以及网络环境下的开发与利用.
【作者单位】: 泰山景区管委会;东岳泰山旅游集团;
【关键词】: 泰山 地质遗迹 档案资源 旅游开发
【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3DL003)资助
【分类号】:F592.7
【正文快照】: 泰山因首个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久负盛名.而历经30亿年的自然演化,复杂的地质构造、独特的地形地貌和风格各异的自然景观,又使泰山成为世界地质公园.泰山的地质遗迹,承载着泰山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的印记,作为重要的天然的地学档案,不仅对地质科学研究十分重要,而且它还直接影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正琪,田永富;湖北省地质遗迹的基本特征与类型划分[J];湖北地矿;2004年01期
2 郭建强;;地质遗迹调查评价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J];四川地质学报;2008年02期
3 傅中平;秦承椿;;广西珍贵地质遗迹的保护现状及建议[J];南方国土资源;2008年07期
4 彭文范;;吉林省保护地质遗迹委员会成立并召开首次会议[J];吉林地质;1985年04期
5 邓霭松;地质遗迹的保护[J];中国地质;1991年04期
6 邹礼卿;;寻找地球变迁的印迹——湖南地质遗迹调查报告[J];国土资源导刊;2013年12期
7 童潜明;;可更关注湖南地质遗迹的“唯一性”[J];国土资源导刊;2013年12期
8 李廷栋;;意义重大的一项工作[J];国土资源导刊;2013年12期
9 唐海燕;周晓丹;蒋艳;田爽;毛磊;;江苏地质遗迹评价与保护规划数据库建设与应用[J];地质学刊;2014年01期
10 李明路,姜建军;论中国的地质遗迹及其保护[J];中国地质;200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良富;;浙江省地质遗迹概况及保护研究[A];徐霞客与越文化暨中国绍兴旅游文化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陈良富;;浙江省地质遗迹资源概况及保护对策[A];徐霞客在浙江·续二——徐霞客与越文化暨中国绍兴旅游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王艳萍;;地质遗迹的开发利用与绿色GDP核算[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国家地质公园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第20届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钱丽苏;;地质遗迹类型划分的现实意义及理论探讨[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国家地质公园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第20届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唐秀君;;地质遗迹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思考[A];资源·环境·和谐社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闵隆瑞;朱关祥;;浅谈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的研究与保护——以泥河湾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为例[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国家地质公园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第20届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胡能勇;董和金;蔡让平;;湖南省地质遗迹类型及开发保护建议[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国家地质公园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第20届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王同文;田明中;张顺智;吕朋菊;郑元;;泰山的地质遗迹类型及其科学价值[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国家地质公园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第20届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廖继武;何俊国;李勇;;地质遗迹集中度及其应用[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10 陈安泽;卢云亭;杨颖瑜;陈兆棉;;保护五排河地质遗迹刻不容缓——五排河流域地质遗迹调查报告[A];全国第19届旅游地学年会暨韶关市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唐秀君;地质遗迹资源有偿使用是必然选择[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2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唐秀君;地质遗迹资源有偿使用是必然选择[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3 周晓丹 王旭雁;江苏建立地质遗迹信息库[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4 刘光生 张菲娜;广东评出世界级地质遗迹点5处[N];中国矿业报;2011年
5 记者 刘如春 通讯员 刘光生 张菲娜;广东地质遗迹家底摸清[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6 记者 谢必如 特约记者 白文起;重庆全面摸清地质遗迹家底[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7 曹晓娟 郭聪;我国地质遗迹调查迈入新阶段[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2年
8 记者 项菲菲;我市探明4172处地质遗迹[N];重庆日报;2013年
9 许光辉;亡羊补牢 犹未晚矣[N];中国矿业报;2000年
10 丁海亮;巢湖地质遗迹亟待保护[N];中国矿业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应艺;湖南省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利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姜子朝;巢湖地区重要地质遗迹调查及保护[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3 吴际;四平山门中生代火山自然保护区地质遗迹保护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周彩彩;吉林省地质遗迹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4年
5 张妍;河北兴隆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类型及其综合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6 王艳红;内蒙古巴彦淖尔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类型及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7 谢艳平;浙江省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及其保护利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王晓艳;基于灰色多层次理论的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评价体系及实证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露;山西陵川王莽岭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类型及成因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10 王璐;大连滨海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的科学价值[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102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710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