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旅游目的地间共生的市场驱动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8 15:23

  本文关键词:旅游目的地间共生的市场驱动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旅游目的地间共生 驱动机制 旅游者需求


【摘要】:旅游目的地共生机制是一个基础性课题,基于旅游者需求视角探究目的地共生,意义重大。文章基于认知、情感、行为三者间的逻辑思辨关系,构筑市场驱动机制的结构模型,以长沙居民对"韶山—花明楼"共生目的地系统的态度为调查对象,使用问卷工具以抽样调查获得基础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得到结论:第一,对成本比较和价值比较的认知借助情感的中介影响行为意向的形成,这是旅游者对目的地间共生的需求产生的机制;第二,旅游者的价值认知通过情感的中介影响行为意向,这是"一同游览目的地"的市场需求产生的主要作用路径;第三,旅游者的成本认知通过情感的中介影响行为意向是"一同游览目的地"的市场需求产生的次要作用路径。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间共生 驱动机制 旅游者需求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红色旅游的共生发展机理及其绩效评价研究”(12BJY128) 湖南省教育厅高校科研重点项目“旅游业态体系及其演化的理论研究”(15A123)资助~~
【分类号】:F592
【正文快照】: 引言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特别是高速交通体系日益完善的深刻影响,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关系也在竞争和合作交融中日益复杂化。空间上相互邻近的旅游目的地,尤其是资源特色突出、功能互补的旅游目的地,往往通过旅游线路的打造实现共生发展,各种联动开发、联合营销、信息交流手段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涛;;基于有效的旅游者“刺激—需求”模式的形象模塑分析与传播[J];当代经理人;2006年21期

2 文谨;宫辉力;;不同自助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相关信息需求的研究——以北京为例[J];旅游学刊;2007年09期

3 邱洁威;;互联网络背景下的旅游者及其消费行为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S1期

4 周蓓;;基于旅游者认知的旅游危机信息管理模型研究[J];情报科学;2010年04期

5 粟路军;黄福才;;旅游者参与带来了什么?——旅游者参与对其满意及忠诚的影响[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文谨;宫辉力;;不同旅游者信息态度的差异研究[J];商业时代;2011年23期

7 杨丽娟,赖斌;论我国当代自助游的兴起与旅游者需求的变迁[J];商场现代化;2005年18期

8 黄虎国;;浅谈旅游者的旅游态度形成过程[J];中国集体经济;2010年36期

9 王跃伟;陈航;;基于“手段—目的”链的旅游者满意因素分析——以辽宁赴台旅游者为例[J];旅游学刊;2011年06期

10 粟路军;黄福才;;旅游者参与、服务质量、消费情感对旅游者忠诚影响[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穆雪茗;张辉;;旅游者视角下旅游目的地城市交通服务设计优化——以天津地铁为例[A];2013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白四座;要注重乡村旅游者的心理需求[N];中国旅游报;2006年

2 国家旅游局副局长 杜一力;旅游业之变(下)[N];中国旅游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董帅奇;用先进的理念引领发展[N];开封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魏宝祥;民族地区旅游者行为与文化响应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慧玲;旅游者“场所依恋”的形成机制及实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明月;旅游者行为性别差异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3 李致磊;城市目的地旅游者满意度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6年

4 钱烨;上海世博会旅游者动机和感知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2年

5 曾超;青少年旅游者行为与个性[D];东南大学;2006年

6 刘帆;出境旅游者行前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7 曲子文;佛教旅游者感知要素与佛教旅游区优化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8 卢静;移动信息环境下的旅游者个性化信息服务需求[D];安徽大学;2014年

9 魏瑞娟;古城旅游者体验质量综合评价[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10 吴士;山地旅游者的度假环境偏好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483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7483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4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