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模式及其实现机制——基于核心-边缘视角
本文关键词: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模式及其实现机制——基于核心-边缘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城乡旅游 区域经济 和谐社会 产业规模 经营管理
【摘要】: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一直是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路径。核心-边缘理论作为一种揭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变化的理论模式,为研究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文章在阐述核心-边缘理论内涵与机理的基础上,从空间形态、产业规模、设施配套和经营管理等层面分析了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核心-边缘特征,提出了单核极化型、双核互动型、多核交织型、轴线推进型四种城乡旅游一体化模式,并进一步探讨了多核多力互促机制、要素集成与配置机制、点轴生成与塑造机制等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实现机制。文章旨在通过研究为国内各区域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为地区旅游扶贫提供方法指导。
【作者单位】: 重庆文理学院旅游学院;中共永川区委党校;
【关键词】: 城乡旅游 区域经济 和谐社会 产业规模 经营管理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3YJA630075)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3SKN04)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课题
【分类号】:F592.7
【正文快照】: 一、引言城乡一体化一直是政府决策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路径。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城乡发展一体化,必须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着力促进城乡共同繁荣。从全国各地统筹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金霞;;基于“三合论”的武汉城市圈旅游一体化探讨[J];中国商贸;2010年20期
2 李颖;南凡;;京津冀旅游一体化的发展历程和问题研究[J];才智;2012年13期
3 银元;李晓琴;;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动力机制与路径研究[J];农村经济;2013年11期
4 门国锋;;旅游一体化还需多久?[J];招商周刊;2004年Z3期
5 史卫东;琼南市县旅游一体化建设构想与对策[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6 程巧莲;;东北地区旅游一体化与黑龙江旅游业的发展[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7 丁敏;;基于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的深度协作[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8 石峡;程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旅游一体化建设的基本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7年08期
9 汪锋;;“无障碍”趋势下的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障碍及对策[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10 耿海玉;;完善合作机制,实现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J];中国工程咨询;2007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邸明慧;;浅谈京津冀旅游一体化建设[A];科学发展观与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4年
2 李淼焱;;关于沈本旅游一体化发展问题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3 张秋娈;沈和江;路紫;;研究设计:京津冀区域旅游一体化开发的空间结构与运行模式[A];2012京津冀晋蒙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李志飞;夏磊;;中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A];2013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吴晓薇;;论沈本旅游一体化营销战略[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6 詹国辉;刘邦凡;周心吾;;循环经济视阈下的京津冀旅游一体化发展研究[A];2013年区域经济与河北沿海地区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崔巍;;首都圈休闲旅游一体化中的区域互动模式分析——基于河北的角度[A];2012京津冀晋蒙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耿波;;首都经济圈旅游一体化的需求与文化导向研究[A];2012京津冀晋蒙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2年
9 王照祥;;关于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几点思考——兼谈浙江在长三角区域旅游中的作用[A];科学发展观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5年
10 张补宏;韩俊刚;;珠三角旅游一体化机制创新探析[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驻上海记者 丁宁;苏浙皖沪力促旅游一体化[N];中国旅游报;2011年
2 北京商报记者 贺陈慧 实习记者 陈冰;文化与旅游一体化是未来趋势[N];北京商报;2013年
3 记者 文新军;加快推进桂贺旅游一体化发展[N];桂林日报;2014年
4 刘锋;快速推进深港旅游一体化[N];中国旅游报;2002年
5 ;半岛旅游一体化驶上快车道[N];青岛日报;2005年
6 马文会;关于京津冀旅游一体化的构想[N];石家庄日报;2005年
7 记者 陈静;推进青藏旅游一体化进程[N];中国旅游报;2006年
8 通讯员 陆敏 国强 志江;勉县打造“三国名片”促城乡旅游一体化[N];汉中日报;2007年
9 丁宁;旅游一体化,人才市场应先一体化[N];中国旅游报;2008年
10 记者 郝玲;沈铁两市全面构建旅游一体化格局[N];铁岭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延伟;京津冀旅游一体化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2 易嵘;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赵桂燕;宁夏沿黄城市带旅游一体化信息平台构建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4 陆晓杰;京津冀区域旅游一体化开发潜力要素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银元;四川丘陵地区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6 石莹;陆岛旅游一体化测度与实现路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7 高美丽;呼伦贝尔市旅游一体化发展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年
8 李柏文;国际区域旅游一体化理论与实践探析——以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为例[D];云南大学;2003年
9 罗成奎;环巢湖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10 潘彦江;昌九旅游一体化下的区域旅游公路交通网络可达性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615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761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