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长三角城市群旅游流潜力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17-08-31 08:13

  本文关键词:长三角城市群旅游流潜力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更多相关文章: 旅游流潜力 潜力模型 Arc GIS网络分析 空间格局变化 等级秩序变化 影响因素 长三角城市群


【摘要】:旅游流潜力格局是影响城市群旅游空间竞合关系协调与一体化发展的根本基础。基于旅游供需系统视角,利用GIS和改进的旅游流潜力模型研究2000年、2010年两个时间点长三角城市群旅游流潜力格局的空间变化特征,利用离散指数和Zipf分维数研究旅游流潜力格局变化的等级秩序特征,并利用积矩相关与秩相关系数分析不同因素对旅游流潜力格局变化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1长三角城市群旅游流潜力格局整体呈现出以扩散为主的等级结构均衡化演变特征,上海、杭州的扩散特征显著,长三角中心区域的苏州、嘉兴、常州、无锡等城市的旅游流潜力集聚提升明显;2长三角城市群旅游流潜力分布具有非均衡、多层极核的结构特征,核心-边缘模式是解释长三角旅游流潜力格局的基本模式;3旅游流潜力格局的等级秩序存在幂律分布和分形特征,进一步证实说明旅游现象中可能普遍存在幂次法则和分形发育;4旅游业水平与旅游流潜力的等级相关性和影响程度最高,人口分布、时间距离的影响程度一般,但都呈现出不断增强趋势,影响因子体系之间的紧凑性和结构效率整体增强,说明长三角城市群旅游发展的整体服务效率和旅游流竞合格局趋于优化;5旅游流潜力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并随时间变化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增强趋势,证实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城市旅游流潜力的重要变量,也相应说明了本文旅游流潜力模型具有有效性和实用性。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旅游系;香港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系;
【关键词】旅游流潜力 潜力模型 Arc GIS网络分析 空间格局变化 等级秩序变化 影响因素 长三角城市群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ZH071) 国家旅游局旅游业青年专家培养计划项目资助(TYETP201527) 江苏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境外研修项目
【分类号】:F592.7
【正文快照】: 1引言城市群是当前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伴随着经济和城镇化快速发展,中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以及山东半岛、辽中南、武汉、成渝、长株潭等多个新兴城市群都在快速发展壮大,城市群成为引领中国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和主导力量,也成为新常态下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聂献忠;张捷;章锦河;刘泽华;;一体化旅游区(ITR)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以长江三角洲旅游区为例[J];地理科学;2006年06期

2 潘丽丽;保继刚;;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地竞争关系[J];经济地理;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端谦;习复芳;秦金瑜;张伟朋;;鄱阳湖区旅游资源空间整合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2 吴泓;吴晓梅;;长江三角洲旅游一体化格局和机制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徐淑梅;陈才;;区域旅游竞争力数字化评价体系研究[J];地理科学;2008年05期

4 朱付彪;陆林;於冉;鲍捷;;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演变研究——以长三角都市圈为例[J];地理科学;2012年05期

5 孔德林;乐上泓;黄远水;;基于系统论的长三角区域旅游联动动力机制分析[J];旅游论坛;2009年02期

6 程晓丽;;产业转移背景下皖江城市带旅游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基于SWOT分析模型[J];池州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7 陆林;;都市圈旅游发展研究进展[J];地理学报;2013年04期

8 吴文浩;方亮;;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旅游转型升级路径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9 陆林;汤云云;;珠江三角洲都市圈国内旅游者空间行为模式研究[J];地理科学;2014年01期

10 把多勋;徐金海;杨志国;;甘肃省14城市旅游竞争力比较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袁尧清;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发展的空间效应及整合开发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祝晔;江苏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及其空间差异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晓杰;京津冀区域旅游一体化开发潜力要素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琦;晋陕豫黄河金三角跨界旅游合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天娟;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网络化发展及测度[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朱付彪;都市圈旅游空间演变态势与机理[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5 孙琴;世博契机下长三角区域会展业一体化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丽娟;梯度推移理论视角下的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阚士强;陕西省旅游经济区域差异与协调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8 赵桂燕;宁夏沿黄城市带旅游一体化信息平台构建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9 李慧;旅游地空间竞争中弱势旅游地的发展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10 党春梅;京津冀区域旅游生态位测评及协调发展策略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卫旭东;过渡区旅游空间成长初步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2 刘明信;沪港旅游合作问题探索[J];财经研究;1986年11期

3 张凌云;旅游地空间竞争的交叉弹性分析[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89年01期

4 尹贻梅,邢相勤,刘志高;旅游空间合作研究进展[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年04期

5 郭康;构建我国最大的区域旅游协作系统──北方旅游协作区[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5年03期

6 刘伟强;;大理旅游区时空结构研究[J];地理科学;1993年01期

7 陆林;皖南旅游区布局研究[J];地理科学;1995年01期

8 吴承照;旅游区游憩活动地域组合研究[J];地理科学;1999年05期

9 吴必虎;大城市环城游憩带(ReBAM)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地理科学;2001年04期

10 吴晋峰,包浩生;旅游系统的空间结构模式研究[J];地理科学;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耀峰,李永军;中国入境后旅游流的空间分布研究[J];人文地理;2001年06期

2 王洁;以广深为起点的海外旅游流的流动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2年05期

3 丁正山;南京国内旅游流时空演变研究[J];旅游学刊;2004年02期

4 沈振剑;河南省旅游流时空变化的预测及发展趋势[J];经济经纬;2005年04期

5 沈振剑;河南省旅游流时空变化的预测及发展趋势[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6 李永军;旅游流研究初探[J];商场现代化;2005年18期

7 章锦河,张捷,李娜,梁琳,刘泽华;中国国内旅游流空间场效应分析[J];地理研究;2005年02期

8 杨国良;张捷;艾南山;刘波;;旅游流齐夫结构及空间差异化特征——以四川省为例[J];地理学报;2006年12期

9 林岚;康志林;甘萌雨;叶金玉;;基于航空口岸的台胞大陆旅游流空间场效应分析[J];地理研究;2007年02期

10 黄震方;袁林旺;俞肇元;吴江;周年兴;;生态旅游区旅游流的时空演变与特征——以盐城麋鹿生态旅游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杨e,

本文编号:7644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7644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5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