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宁夏红寺堡区旅游资源评价与绿色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1 16:44

  本文关键词:宁夏红寺堡区旅游资源评价与绿色开发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旅游资源 评价 绿色发展 红寺堡区


【摘要】:目的普查并类型化红寺堡区旅游资源,科学构建区域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并针对性提出绿色开发构思。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结果红寺堡区旅游资源需要充分挖掘资源价值、巩固旅游条件、管控景点规模。结论红寺堡区旅游资源的绿色开发路径为探求绿色驱动的发展机制,架构条块契合的旅游空间,遵循有序开发的渐进规律及创新非主流的旅游业态,使区域经济实现绿色增长并吸纳更多的绿色福利。
【作者单位】: 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宁夏大学农学院;宝鸡文理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系;
【关键词】旅游资源 评价 绿色发展 红寺堡区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XMZ067) 宁夏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5NXCMZ02)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支撑计划(2015年软科学)
【分类号】:F592.7
【正文快照】: 1问题提出国外旅游资源的评价已有近60年的历史,我国对旅游资源评价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旅游资源(tourist resources)是区域旅游开发的根基所在,对旅游资源的科学评价是进行合理开发决策的必备前提。宁夏地处我国西北腹地,其旅游资源表征出丰富性、多维性、独特性、垄断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龙飞;王华;;伟人名人故里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的构建[J];金融经济;2006年04期

2 谷晓萍;周永斌;宋薇;张智;匡阗;马发旺;;《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课程教学的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10年01期

3 丁啸;刘爱华;肖俊芳;;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在旅游资源评价中的应用以及改进[J];价值工程;2010年02期

4 李霞;;国内旅游资源评价研究述评[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5 周保华;山东省气候旅游资源评价的初步研究[J];山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2期

6 李京颐;模糊理论在旅游资源评价中的应用[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7 刘微;;沈阳科技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对策[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年02期

8 徐淑梅;黑龙江省旅游资源评价研究[J];地理科学;2001年02期

9 于涛方,顾朝林,徐逸伦,王洪,段学军;吉林省旅游资源评价与分析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2年02期

10 梁修存,丁登山;国外旅游资源评价研究进展[J];自然资源学报;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媚;;云台山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探讨[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苏文才;;上海旅游资源评价[A];区域旅游开发的理论与实践[C];1994年

3 杨强;;运城盐池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策略[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C];2007年

4 王永慧;;南京汤山葫芦洞的发育及其洞穴旅游资源评价[A];区域旅游开发与崂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C];1999年

5 李文婷;;大同市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林秀治;;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以尤溪县联合梯田旅游区为例[A];低碳经济与林业发展论——中国林业学术论坛·第6辑[C];2009年

7 陈俊鸿;;潮州市旅游资源评价及发展战略研究[A];区域旅游开发研究[C];1991年

8 刘宏;张帆;;云南省昭通地区鲁甸县梭山乡黑石村黑石大洞及其旅游资源评价[A];全国第十一届洞穴大会学术论文集[C];2005年

9 张亮;;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旅游资源评价中的应用[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9年

10 肖洪根;;闽南金三角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区吸引度指数[A];区域旅游开发与旅游业发展[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鹰;试论旅游资源评价研究的动态与发展[N];江南游报;2007年

2 刘思敏;“奇石画布”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构想(下)[N];中国旅游报;2005年

3 马永胜;使用旅游资源评价结果应注意的问题[N];内蒙古日报(汉);2005年

4 袁亮 罗军;四川率先建立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N];中国改革报;2007年

5 ;生态让人居更美 人居令生态升华[N];长春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鹰;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方法与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2 何效祖;基于地域系统结构研究的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地实证分析[D];兰州大学;2007年

3 曾涛;兴凯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监测与开发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4 黄茂祝;伊春区域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对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毅;绵阳涪城凤凰山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对策[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2 石伟伟;旅游发展新趋势下的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创新构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3 陈希;万石村乡村旅游资源评价与发展战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4 王木齐;三亚市旅游资源评价研究[D];海南大学;2016年

5 周希林;汉江(武汉段)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建议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刘影;突泉县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丽;基于分形理论的旅游资源评价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政鑫;大庆市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策略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9 张娜;吉林省旅游资源评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霍t,

本文编号:7732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7732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b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