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南太湖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本文关键词: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南太湖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摘要】:2005年1月10日,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了[2004]93号文件《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标志着浙江省正式推进城乡一体化全面启动,在这一契机下,南太湖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正进入以全面深化改革、新型城镇化和现代化为主要特征的全面深化发展阶段,面临着大幅度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面、进一步缩小城乡社会事业建设差距、与市场体制、行政管理体制、文化发展体制、社会管理体制乃至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改革进一步耦合等新挑战、新要求,快速推进南太湖乡村旅游开发,迫切需要加大改革攻坚力度,沿着市场化、产业化、均等化、共享化、自主化、民主化、公平公正等现代化发展方向,从体制创新、农村内生发展力量积聚等方面深化南太湖乡村旅游开发。更高层次实现南太湖地区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水平。文章中的目的主要在于介绍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南太湖乡村旅游的发展概括和资源优势,研究城乡一体化与乡村旅游的关系,分析城乡一体化对南太湖乡村旅游的影响。文章进一步对南太湖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于城乡一体化对于南太湖乡村旅游的冲击比较明显,城市化对乡村旅游资源的破坏,城市化对乡村旅游产品的误导,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南太湖乡村旅游开发,城乡一体化下的南太湖乡村旅游资源保护策略等五个方面做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乡村旅游 发展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592.7;F327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4
- 第一章 绪论14-21
- 1.1 研究背景14-15
- 1.2 选题研究的意义15-16
- 1.2.1 选题研究的理论意义16
- 1.2.2 选题研究的实践意义16
- 1.3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进展16-18
- 1.3.1 国外乡村旅游研究进展17
- 1.3.2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现状17-18
- 1.4 课题研究方法18
- 1.4.1 文献研究法18
- 1.4.2 案例分析法18
- 1.4.3 实证研究法18
- 1.5 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18-20
- 1.5.1 课题研究角度的创新18
- 1.5.2 课题研究领域的创新18-20
- 1.6 整体研究框架20-21
- 第二章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理论基础21-27
- 2.1 概念界定21-22
- 2.1.1 城乡一体化的概念界定21-22
- 2.1.2 乡村旅游概念22
- 2.2 乡村旅游的分类22-23
- 2.3 乡村旅游的特点23-24
- 2.4 乡村旅游发展基本理论24-25
- 2.4.1 可持续发展理论24-25
- 2.4.2 生态保护理论25
- 2.4.3 城乡统筹理论25
- 2.5 城乡一体化与乡村旅游的关系25-27
- 第三章 南太湖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27-36
- 3.1 南太湖区域概况27-28
- 3.2 南太湖地区乡村旅游资源分析28-31
- 3.2.1 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具备规模优势28-29
- 3.2.2 人文旅游资源发达,具备区位优势29-30
- 3.2.3 特色文化资源历史悠久,具备文化多样性优势30-31
- 3.3 南太湖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31-33
- 3.3.1 乡村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32
- 3.3.2 乡村人文资源开发与利用32
- 3.3.3 乡村特色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32-33
- 3.4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南太湖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33-36
- 3.4.1 南太湖乡村旅游圈层发展不均33-34
- 3.4.2 南太湖乡村旅游资金人才较为欠缺34-35
- 3.4.3 南太湖乡村旅游散户开发经营为主35-36
- 第四章 城乡一体化对南太湖乡村旅游的影响分析36-47
- 4.1 城市化对乡村旅游氛围意境的冲击36-39
- 4.1.1 城乡统筹弱化了乡村原真性36-37
- 4.1.2 乡村旅游传统乡村文化被抽离37-38
- 4.1.3 乡村旅游中乡土气息的消失38-39
- 4.2 城市化对乡村旅游资源的破坏39-41
- 4.2.1 乡村旅游资源的自然衰败39-40
- 4.2.2 乡村旅游资源的人为破坏40
- 4.2.3 过度开发导致的生态失衡40-41
- 4.3 城市化对乡村旅游产品的误导41-45
- 4.3.1 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投入维护不足42
- 4.3.2 乡村旅游产品创新不足42-43
- 4.3.3 乡村旅游产品的差异化和个性化相对不足43-45
- 4.3.4 乡村旅游产品的“城市化”现象较为明显45
- 4.4 城乡一体化对南太湖乡村旅游的推动作用45-47
- 第五章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南太湖乡村旅游开发策略47-53
- 5.1 乡村旅游开发建设条件47-48
- 5.1.1 乡村旅游应具备的条件47
- 5.1.2 城乡一体化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状况47-48
- 5.2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南太湖乡村旅游开发规划48-50
- 5.2.1 景观长廊规划48-49
- 5.2.2 生态长廊规划49
- 5.2.3 城乡空间规划49-50
- 5.3 南太湖乡村旅游开发举措50-53
- 5.3.1 南太湖乡村旅游应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体现乡村特色50
- 5.3.2 南太湖乡村旅游应适应市场、突出特色,打造地方特性50-51
- 5.3.3 南太湖乡村旅游应遵循政策、自力更生,保存乡土气息51
- 5.3.4 南太湖乡村旅游应区域整合,统筹开发51
- 5.3.5 南太湖乡村旅游应吸引资本投入,完善基础设施51-53
- 第六章 结论与前景展望53-55
- 6.1 研究结论53
- 6.2 研究不足53-54
- 6.3 研究展望54-55
- 参考文献55-59
- 致谢59-60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国龙;推进城乡一体化初探[J];农村财政与财务;2004年05期
2 冯顺桥;“五轮”驱动:朝着城乡一体化[J];求是;2004年11期
3 张松泉,翁明;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及进程监测的思考[J];浙江统计;2004年08期
4 王玉林;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J];天府新论;2004年S1期
5 黄萌;探索统筹新路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J];今日浙江;2004年08期
6 ;浙江嘉兴率先建立城乡一体化评价体系[J];领导决策信息;2004年39期
7 朱家良;;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一体化——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若干问题探讨[J];浙江经济;2004年23期
8 曹荣庆;;浙江城乡一体化的实践模式[J];浙江经济;2004年23期
9 彭穗宁;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再社会化[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5年09期
10 王春光;推进城乡一体化要注意的问题及建议[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5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洪跃;张雄;;湖北省城乡一体化评价研究[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段小梅;张耀华;赵旭;邓晓娜;;成都市城乡一体化水平的实证研究[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志仁;;关于扎实推进首都城乡一体化的若干思考[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6分会场都市型现代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2009年
4 张文茂;;北京市城乡一体化与农村城镇化转型[A];当代北京研究(2010年第1期)[C];2009年
5 杨玉民;;推动汕头迈向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时代研究[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6 刘岩;;浅谈如何实现城乡一体化跨越发展[A];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专辑上册[C];2009年
7 刘效民;韦秀远;;垦区城乡一体化跨越发展的理论研究[A];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专辑上册[C];2009年
8 杨玉民;;推动汕头迈向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时代研究[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七辑2011)[C];2012年
9 吴强;张乃文;;首都城乡一体化的新选择:经验、问题与新路径[A];城乡一体化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2首都论坛文集[C];2012年
10 张祖群;邓阳;;试论国内外城乡一体化的经验、误区以及对北京的借鉴[A];2012城市国际化论坛——世界城市:规律、趋势与战略选择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丹 蒲兰;“推进城乡一体化见成效”成为昨日市民推荐最热点[N];成都日报;2007年
2 本报评论员;必须坚持完善体制机制 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制度保障[N];成都日报;2007年
3 姚庚荣 虞圣强;城乡一体化建设之探[N];常州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顾海洋;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N];贵阳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顾海洋;切实做好城乡一体化推进工作[N];贵阳日报;2007年
6 记者 马国军;我市加速形成城乡一体化格局[N];济南日报;2007年
7 李伟;6个专项规划推进城乡一体化[N];莱芜日报;2007年
8 周玲艳;提高“四种能力” 推进城乡一体化[N];唐山劳动日报;2007年
9 晓红;涪陵区推出城乡一体化医疗救助新政策[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10 武平乐;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加快农民进城步伐[N];洛阳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晖;信息化促进中国城乡一体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2 于炜;第三类聚居:城乡一元生命体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3 李冰;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与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韩立红;哈尔滨都市圈内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5 张军;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制度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6 完世伟;区域城乡一体化测度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7 江敦涛;山东半岛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8 汤芷萍;土地制度变迁中的城乡一体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汤卫东;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路径、模式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史小红;强县扩权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机理与效应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平;鄂尔多斯市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2 胡兰芳;县域城乡一体化实践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韩强;城乡一体化实现路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吴红兵;河南省城乡一体化测度与评价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7年
5 郎海蕾;中心镇推进城乡一体化模式与路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6 李静;大连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7 崔凤;新疆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3年
8 高增芹;基于城市化质量的武汉市城乡一体化及其时空变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9 刘聃;政府与市场协调推进城乡一体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10 杨剑宇;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社区建设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015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901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