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北京国际青年营密云营地建设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24 19:08

  本文关键词:北京国际青年营密云营地建设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营地建设 服务质量 青少年教育


【摘要】:营地教育在国外已经有百年历史,但在中国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营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传统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借营地为依托,身临大自然的环境中,在营地内开展各种活动,并通过亲自体验尝试,获得直接经验,培养独立、自主等能力。北京国际青年营正是为了响应增强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希望给青少年提供一个安全良好的环境,有保障的开展户外运动,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结合北京国际青年营密云营地的建设现状。通过对参加密云营地活动的147位营员发放问卷,针对营地的品牌形象、课程设置、工作人员、设施、可进入性、性价比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根据所得数据绘制服务质量的点阵图,分散在点阵图的四个象限对其进行分析评价,直观地得知营员对密云营地各个方面的重要度与满意度的结果。点阵图的方法可以直观地看出营员对营地的评价结果,本文所调查的为部分营员的评价结果,可为营地各方面改善提供参考。在未来的营地建设中,可调查所有参加营地活动的营员对营地的评价作为日后营地建设方面的依据,并希望对其他营地在建设过程中有所参考借鉴。
【关键词】:营地建设 服务质量 青少年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9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前言9-11
  • 1.1 选题依据9-10
  • 1.1.1 营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9
  • 1.1.2 营地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补充和延伸9-10
  • 1.1.3 北京国际青年营的创建有助于增强青少年的素质教育10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0-11
  • 1.2.1 研究目的10-11
  • 1.2.2 研究意义11
  • 2 文献综述11-25
  • 2.1 相关概念11-12
  • 2.2 童子军分类及开展活动12-14
  • 2.3 国外营地的发展状况14-16
  • 2.3.1 国际营地协会14-15
  • 2.3.2 美国营地15
  • 2.3.3 俄罗斯营地15-16
  • 2.4 国内营地的建设情况16-23
  • 2.4.1 国家体育总局在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方面的工作16-20
  • 2.4.2 团中央在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方面的工作20-23
  • 2.5 北京国际青年营的创建23-25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25-34
  • 3.1 研究对象25-26
  • 3.2 研究方法26-34
  • 3.2.1 文献资料法26
  • 3.2.2 实地调查法26
  • 3.2.3 访谈法26-27
  • 3.2.4 问卷调查法27-33
  • 3.2.5 数理统计法33-34
  • 4 结果与分析34-61
  • 4.1 密云营地基本情况34
  • 4.2 密云营地参与活动营员的基本资料分析34-36
  • 4.3 密云营地品牌形象的现状与分析36-40
  • 4.3.1 营地的品牌形象36-38
  • 4.3.2 品牌形象的评价分析38-40
  • 4.4 密云营地课程设置的现状与分析40-49
  • 4.4.1 课程设置的依据40-41
  • 4.4.2 课程设置的种类及主题营41-46
  • 4.4.3 课程设置的评价分析46-49
  • 4.5 密云营地工作人员的现状与分析49-53
  • 4.5.1 营地人员的构成与工作要求49-51
  • 4.5.2 工作人员的评价分析51-53
  • 4.6 密云营地设施的现状与分析53-56
  • 4.6.1 设施的管理建设53-54
  • 4.6.2 设施的评价分析54-56
  • 4.7 密云营地可进入性的现状与分析56-59
  • 4.7.1 营地的可进入性56-57
  • 4.7.2 可进入性的评价分析57-59
  • 4.8 密云营地性价比的现状与分析59-61
  • 4.8.1 营地的性价比59-60
  • 4.8.2 性价比的评价与分析60-61
  • 5 结论61-62
  • 6 研究限制与不足62-63
  • 致谢63-64
  • 参考文献64-68
  • 附录68-72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铁军;俄罗斯举办青少年“性”练营[J];中国青年研究;2000年06期

2 李宏;青少年行为限制与权益保障[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1年03期

3 褚平 ,石守斌;中国21世纪培养青少年的发展战略[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4 刘定云;网络文化对青少年负面影响的理性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5 周拥平;全球化、文化自觉与青少年发展[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6 吴波,方晓义,李一飞;青少年自主研究综述[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1期

7 米歇尔·科尔福特 ,赵文 ,李玉英;英国青少年自杀与故意自伤[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王孝红;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及教育策略[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朱颂,蔡子;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与对策[J];学习月刊;2004年05期

10 颜泉东;浅谈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波;胡美如;;改革开放30年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2 余雅风;;改革开放30年与青少年发展政策[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3 ;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2008年优秀论文获奖名单[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4 ;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2009年优秀论文获奖名单[A];科学发展观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5 ;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A];科学发展观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6 倪八q,

本文编号:9129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9129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9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