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入境旅游流网络省级旅游地角色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入境旅游流网络省级旅游地角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29卷 第6期
2010年6月地 理 研 究GEOGRAPHICAL RESEARCHVol 29,No 6June,2010
中国入境旅游流网络省级旅游地角色研究
刘法建1,张 捷1,章锦河1,陈冬冬2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210093; 2 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合肥230022)
摘要:通过构建中国入境旅游流网络,运用社会网络理论中的结构对等性分析模型,对中国
入境旅游流结构中各省级旅游地的功能地位进行分类、比较、定位,然后采用中心度分析指
标,对各省级旅游地在旅游流互动关系中的功能角色进行量化分析,分析了形成此种功能模
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31个省级旅游地共可以分为4种角色类型,即全国旅游
中枢、区域旅游枢纽、一般性旅游地、边缘性旅游地;(2)尽管每个省级旅游地的各类细化
功能有强有弱,但同一角色类型在中心度指标上存在相同的模式特征;(3)中国入境旅游流
结构中省级旅游地功能角色的差异主要受制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旅游服务设施、对外联系
度等方面,旅游资源和内部交通便捷度的影响较小。通过整体视角把握中国入境旅游流结构
特征,对省级旅游地角色进行定位,为引导各省市入境旅游的均衡协调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中国入境旅游;旅游流网络;省级旅游地;角色;对等性分析;中心度分析
文章编号:1000 0585(2010)06 1141 12
1 引言
中国旅游业是从入境旅游开始的,入境旅游是中国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众多省市都将吸引入境旅游者作为地区旅游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但由于社会经济、地理区位、旅游资源禀赋、产品结构、交通及基础设施等条件的差异,中国入境旅游业的发展存在着较大的时空差异,出现了明显的不均衡,表现为市、县、省域及地区间入境旅游者人数、旅游外汇收入等统计指标的巨大差异,众多学者开始关注这种差异,并就我国入境旅游差异的特征、原因展开了研究。
首位分布、位序-规模分布理论[1]、Theil系数[2]、重心模型[3]以及众多定量分析技术[4,5]被用来解释中国入境旅游规模的区域差异特征和时空变化规律,同时入境旅游空间结构分散、积聚特征演变与中国入境旅游各省市市场划分、差异影响因素也是研究
[9~11]者关注的主要方面。尽管有关入境旅游流空间特征和分布规律的研究日益全面、成
熟,许多新视角,如入境旅游流的转移份额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影响[12]、空间场效应[13]也己被引入研究范畴,但是上述研究主要是基于旅游接待人数、收入等统计指标的规模分析,省域入境旅游差异不仅体现在这些方面上,入境旅游流在各省域之间的集聚、扩散、分配以及等级结构的差异,同样会影响到各省市的入境旅游发展态势,进而影响区域旅游供给、旅游需求及其相关省域的空间相互关系;上述研究多基于旅游地的自身属性,只能解释一部分的变量差异,缺乏对旅游流关系制约下的中国入境旅游空间竞合分析,尤其是 收稿日期:2009 08 11;修订日期:2009 11 0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0371030、40801054)
作者简介:刘法建(1982 ),男,安徽凤阳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旅游区域效益与旅游生态规划研究。E mail:liufajian2003@yahoo com cn[6][7][8]
本文关键词:中国入境旅游流网络省级旅游地角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93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99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