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品牌论文 >

品牌资产存量价值变动的前因机制研究——基于品牌形象的中介效应

发布时间:2018-01-24 13:27

  本文关键词: 品牌资产 存量价值 品牌形象 品牌管理 中介效应 出处:《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从消费者视角而论,品牌资产存量价值变动的前因机制是一个理论黑箱。基于品牌形象的中介效应,通过调查问卷采集样本数据和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该理论黑箱进行了探索,发现社会舆论和消费体验是显著导致品牌资产存量价值发生变动的两个基本前因要素,它们影响品牌资产存量价值变动的具体路径为:社会舆论因素一方面直接对品牌资产存量价值变动产生影响,另一方面通过品牌形象的诚信维度、名望维度和物有所值维度的部分中介效应来间接对品牌资产存量价值变动产生影响;消费体验因素则通过品牌形象的物有所值维度的完全中介效应间接对品牌资产存量价值变动产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应重视品牌形象的中介效应并通过社会舆论、消费体验这两个路径来防范品牌资产的消散和促进品牌资产的保值、增值。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umers, the antecedent mechanism of brand equity stock value change is a theoretical black box.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black box of the theory by collecting sample data from questionnaire and adopting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method. It is found that public opinion and consumption experience are two basic antecedents that cause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stock value of brand equity. On the one hand, the factors of public opinion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the change of stock value of brand equity, on the other hand, through the credibility dimension of brand image. Some intermediary effects of reputation dimension and value for money dimension indirectly affect the change of stock value of brand equity; The factors of consumption experience indirectly influence the change of stock value of brand equity through the complete intermediary effect of the value for money dimension of brand image. The results show that enterprises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intermediary effect of brand image and through the society. Public opinion. The two paths of consumption experience prevent the dissipation of brand equity and promote the preservation and appreciation of brand equity.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
【分类号】:F273.2
【正文快照】: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品牌资产已成为一种基本的无形资产与战略资源,是一个与租值或收入溢价紧密联系的概念[1,2]。多年以来,尽管学术界对品牌资产价值的生成机理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对先期已生成、固化下来的品牌资产价值(即品牌资产存量价值)动态变化的影响机制,近些年来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赵亚翔;高素英;;品牌形象嬗变机理及效能质性研究[J];商业研究;2012年04期

2 蒋廉雄;卢泰宏;;形象创造价值吗?——服务品牌形象对顾客价值—满意—忠诚关系的影响[J];管理世界;2006年04期

3 崔金欢,符国群;产品危害事件对品牌资产变动的影响[J];南开管理评论;200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高福;聂磊;;健身俱乐部品牌形象对顾客忠诚影响的实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年10期

2 曾旺明;李蔚;;产品伤害事件引发的感知损失及其影响[J];商业研究;2009年07期

3 李卫东;江华东;黄丹虹;;基于扎根理论的消费者责任归因认知偏见研究[J];商业研究;2012年03期

4 梁建明;;产品伤害危机中感知风险对顾客购买意愿的影响[J];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01期

5 王大海;韩德昌;郑玉香;;信用卡消费偏好与营销策略制定——以北京、天津、上海和深圳地区青年白领人群为例[J];金融论坛;2009年05期

6 王晓玉;;产品危机中品牌资产的作用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01期

7 王晓玉;晁钢令;吴纪元;;产品伤害危机响应方式与消费者考虑集变动——跨产品类别的比较[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7期

8 关辉;董大海;;中国本土品牌形象对感知质量-顾客满意-品牌忠诚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基于消费者视角[J];管理学报;2008年04期

9 王婧怡;;星巴克的咖啡宗教——基于星巴克案例的品牌战略分析[J];广西轻工业;2009年09期

10 王丽丽;吕巍;练叔凡;;基于品牌忠诚度的产品危机中责任归因影响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志良;;产品危机事件下消费者心理反应机制研究——基于三鹿奶粉事件的案例探讨[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玮;服务品牌内化的构成要素与过程机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锐;商业集聚内店铺印象差距对顾客波及惠顾意愿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郑彬;品牌危机对品牌关系质量和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李静;品牌认知对消费者感知质量影响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5 周伟忠;木地板产品顾客满意度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钟岭;企业应对行为对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影响机理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7 樊建锋;污名行业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杨晓东;服务业顾客体验对顾客忠诚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马玲玲;新疆农产品加工企业结构绩效与路径依赖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7年

10 耿佩民;服务企业品牌的培育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学鹏;基于激励理论小家电产品顾客满意度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2 孙艳婷;产品伤害危机后消费者信心和行为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3 吴军民;营销组合策略与品牌权益的关系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4 高宇乾;动漫品牌形象对品牌忠诚影响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许景印;基于感知价值的品牌形象对顾客忠诚的影响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蔡凌燕;旅游城市品牌形象构成要素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7 黄天龙;顾客满意度模型的构建及实证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8 刘波;品牌形象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邓丹娟;体育用品品牌形象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10 李芸;产品伤害危机对品牌资产的影响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子明;品牌形象的构成及其测量[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胡永新;;论教师参与课改的内驱力激发[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3 刘红艳;王海忠;郑毓煌;;微小属性对品牌评价的放大效应[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12期

4 王海忠;于春玲;赵平;;品牌资产的消费者模式与产品市场产出模式的关系[J];管理世界;2006年01期

5 范秀成;郑秋莹;姚唐;穆琳;;顾客满意带来什么忠诚?[J];管理世界;2009年02期

6 贾旭东;谭新辉;;经典扎根理论及其精神对中国管理研究的现实价值[J];管理学报;2010年05期

7 叶浩生;;超越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走向释义学的心理学[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卢泰宏;吴水龙;朱辉煌;何云;;品牌理论里程碑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年01期

9 黄劲松;赵平;陆奇斌;;品牌熟悉对广告过程中品牌态度改变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6年04期

10 何佳讯;;消费者研究:存在主义现象学方法论与应用[J];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调整优化现有资产存量 发挥集团群体优势[J];学术交流;1989年04期

2 贾新民;建立国有资产税 调整资产存量结构[J];经济问题;1991年04期

3 常修泽;;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资产重组机制[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1992年Z1期

4 李新文,李元基,高盛谦,周培祝;有效运营国有资产是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关键[J];企业管理;1994年08期

5 吴兴群;加快盘活存量资产 促进资产优化配置[J];上海管理科学;1995年03期

6 ;全面贯彻实施《条例》 依法管理集体资产[J];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1996年07期

7 张国云;对国有资产存量流动的思考[J];上海企业;1996年01期

8 吴优;国民资产负债核算的地位作用和基本原理[J];中国统计;1996年08期

9 王松青,刘平洋;盘活国有资产存量刍议[J];国有资产管理;1997年09期

10 邱耀权;国有资产超负债投资剖析[J];财会研究;199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胡家勇;;国有资产结构调整[A];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C];1995年

2 张塞;;简论资产重组的永恒性与必然性[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届年会专辑[C];1998年

3 常修泽;;公有制商品经济的资产重组[A];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活力与发展[C];1991年

4 庄明;;对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设想[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吉水县政协经科委;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N];光华时报;2008年

2 记者 毕玉中;国有资产存量活力增强焕发生机[N];兵团日报(汉);2009年

3 吴润康;资产重组须以产品为纽带[N];中国纺织报;2004年

4 王金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存在隐患[N];中国审计报;2007年

5 魏国玲(作者单位:河北体育学院);审计应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N];河北经济日报;2006年

6 徐刚 程伟庆 愪峰;挖掘资产注入概念———母公司有强大实力[N];上海证券报;2007年

7 姜韧;如何判断资产注入价值[N];上海证券报;2007年

8 记者 贾学颖;国资“贱卖”阻击战[N];中国财经报;2005年

9 记者 张家驹;京仪公司要唱“重头戏”[N];中国机电日报;2001年

10 徐怀忠 王锡华;把握重点管好国有资产[N];边防警察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志宏;资产证券化财务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2 周乐伟;资产证券化的经济学分析[D];厦门大学;2007年

3 宋瑞波;企业资产证券化与资本结构优化初探[D];复旦大学;2004年

4 邓宇;政府监管国有资产能力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刘佳卉;资产建设:解决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的重要途径[D];吉林大学;2008年

6 刘慧玲;国有银行资产的安全性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晨曦;东风药业资产重组效应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2 孟智;资产重组会计理论与实践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3 赵丽英;资产证券化的成本效益分析及在我国发展模式的设想[D];暨南大学;2003年

4 柳庆森;资产重组会计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3年

5 谢莉萍;资产结构及其效率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3年

6 刘洪民;鞍山研究设计院资产重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7 张安靖;资产证券化动作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8 王建国;沈阳市国有资产退出模式选择[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9 刘英侠;中国上市公司总资产与总收入相关性实证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10 王珍;中国国有资产控制力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601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14601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9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