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概念一致性与功能一致性对体育用品品牌重购行为的影响研究
本文选题:自我概念一致性 切入点:功能一致性 出处:《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基于工具-象征理论框架,本文将体育用品品牌重购行为的影响因素划分为自我概念一致性和功能一致性,构建了自我概念一致性、功能一致性、品牌关系质量和体育用品品牌重购行为的关系模型,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验证了该模型。研究表明:自我概念一致性和功能一致性都对体育用品重购行为有显著积极影响;自我概念一致性对功能一致性有显著积极影响;品牌关系质量在自我概念一致性-品牌重购行为、功能一致性-品牌重购行为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体育用品重购行为理论,也为体育用品品牌营销提供了有效的方向性指导。
[Abstract]:Based on the framework of tool-symbol theory, this paper divid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porting goods brand repurchase into self-concept consistency and functional consistency, and constructs self-conceptual consistency and functional consistency. The relationship model of brand relationship quality and sporting goods brand repurchase behavior, and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The model was valid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elf-concept consistency and functional consistency had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repurchase of sports articles, self-concept consistency had significant positive influence on functional consistency, and self-concept consistency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the repurchase of sporting goods. Brand relationship quality plays a part of intermediary role between self-concept consistency-brand repurchase behavior, functional consistency-brand repurchase behavior. The research results further improve and enrich the theory of sporting goods repurchase behavior. Also for sports goods brand marketing to provide effective directional guidance.
【作者单位】: 华东理工大学体育经济理论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工具象征框架的小微企业营销绩效研究:顾客合法性感知视角”(71302160) 华东理工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项目“象征性行动及市场导向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222201422009)
【分类号】:G80-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野,刘晓明;青少年自我概念研究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教育科学;2002年02期
2 胡维芳;自我概念的研究范型述评[J];青海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3 孟晋,张进辅;国外学业自我概念研究进展[J];西华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曾守锤,吴华清;学习不良儿童自我概念研究综述[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05期
5 郭成;何晓燕;张大均;;学业自我概念及其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6年01期
6 沈静;姚本先;;西方学业自我概念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年02期
7 邢淑芬;;小学3~5年级学习不良儿童的自我概念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年04期
8 高云鹏;;自我概念结构研究的发展趋势与展望[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凌宇;朱翠英;刘文俐;;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自我概念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12期
10 赵必华;;国外自我概念结构与测量研究综述[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红梅;;高中生自我概念发展特点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詹启生;;自我概念的行动效应[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3 王莉莉;;自我概念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老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李德伟;;儿童能力与能力自我概念的实验研究[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5 林琳琳;何海波;;5-9岁儿童自传记忆与自我概念的发展及其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胡维芳;;新疆维、汉族大学生自我概念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7 祝大鹏;;小学生整体自尊、身体自我概念及身体等级评定关系的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李军素;陈小娜;黄辛隐;孙大强;;中美15岁中学生数学自我概念和数学焦虑的比较[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姜小日;郑雪;;青少年自我概念的清晰度与主观幸福感和健康人格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刘亚平;聂胜昀;马成;邢敏;冯翠仙;吕勇;;大学生外显与内隐性别自我概念的比较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黑龙江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 孟维杰;文化影响自我概念的内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2 向前;组织形象与成员认同[N];中国质量报;2008年
3 中国儿童中心 陈学锋博士;认识自我[N];中国医药报;2004年
4 福如海;别轻易对孩子说“你不行”[N];卫生与生活报;2008年
5 萧兰;父母如何使子女更健康[N];山西科技报;2004年
6 杨莉 王卫民;高知人士,为何频出心理危机[N];科技日报;2009年
7 支友林;教育者要做一面好镜子[N];中国教师报;2003年
8 陈念怡;你是孩子最好的情绪教练吗?[N];中国妇女报;2013年
9 卢泰宏 中山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象征消费思考[N];消费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玉新;高中理科资优生学业自我概念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薇;自我概念对高职生学校适应的影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2 窦温暖;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问卷的编制及其特点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佳佳;提高高中学业不良学生学业自我概念的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盛林;初中留守儿童自我概念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杨槐;大学生内隐、外显自我概念及其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6 郭部洲;高中生自我概念、心理韧性与学业成绩关系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1年
7 张宝山;学习不良儿童自我概念干预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8 王令;儿童的欺负行为和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素娟;大班幼儿自我概念特点之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10 陈俊;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735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1573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