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语言”和“话语”的体育品牌广告语
本文选题:语言 切入点:话语 出处:《新闻界》2013年2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如果将体育品牌广告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来看待,我们发现两个较为明显的特点共存其中。第一,作为一种"语言",体育品牌广告语依循规范、系统,在品牌营销策略之中努力追求人际间的互动往来,合作共识;第二,作为一种"话语",体育品牌广告语不以能指与所指的一一对称,实现符号与意义的单一对接,相反,它不断突破语言本身限制,将之交置于消费者,强调他们能动的接收、意义解码和再阐释能力。基于上述观点,我们认为:体育品牌广告语的传播与接收离不开特定的社会语境制约;它的成功策划、营销要以企业与消费者"交往"为题,构建二者共通的意义空间,以求规避理解、沟通的繁难。
[Abstract]:If the sports brand advertising language as a linguistic phenomenon to look at, we found two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existence of them. First, as a kind of "language", according to norms, sports brand slogan, the brand marketing strategy in pursuit of mutual exchanges, interpersonal cooperation agreement; second, as a the "Discourse", sports brand slogan to signifier and signified by symmetry, realize the meaning of symbols and the single docking, on the contrary, it will continue to break through the language itself, the turn on consumers, emphasizing their active significance of receiving, decoding and re interpretation ability. Based on the above point of view, we think: the spread of sports brand slogan and receiving cannot do without the specific social context; the success of planning and marketing to the enterprise and the consumer "communication" in the title, the significance of building space two in common, in order to avoid the understanding of communication propagation Hard.
【作者单位】: 南通大学体育科学学院;钦州学院法律与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交往理论视域下政务微博话语权研究”(13XGL008)
【分类号】:G80-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润斌;王群;;体育品牌广告语审视[J];体育文化导刊;2011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玉堂;;从“释比”的音译谈羌族释比经典中“神名”的英译[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2 袁文彬;翻译研究的语篇分析模式及其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3 沙宗元;;论汉字发展和规范的动态平衡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孙显元;;中共两大历史性飞跃理论成果命名的启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惠嘉;户晓辉;;论“兴”义的演变及其思维特点[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6 杨璨;;“火星文”的非语言特征[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徐福坤;;从汉字的应用看汉字的性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8 王有卫;;语素文字说质疑[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9 孙良诚;;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语言教学和言语教学探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10 孙良诚;;高职英语教学中语言教学和言语教学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柯华庆;;实效主义法学纲要[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王铭玉;;谈语言符号学理论系统的构建[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3 王兆春;;索绪尔符号学说与《墨经》“名实”论之比较[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杨莉;;索绪尔的语言观及任意性原则对外语学习的启示[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5 何小菲;;“杂交性”策略在跨文化符码中的运用及受众的解读——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案例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6 周频;;在学习词典中采用语义网络凸显语词意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7 周红红;;外来词的界定[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韩永进;;城市创新的结构与符号逻辑——城市创新经济结构体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路线图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0分会场-生态文明视域中的城市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孔慧;;哈贝马斯论塞尔的《意义、交往及表现》[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7)[C];2009年
10 黄荣生;;汉、英姓氏文化差异探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丽玮;元刊杂剧复字词汇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胡洁;建构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龙翔;中国英语学习者言语交际中语用失误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张纯辉;司法判决书可接受性的修辞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蕾;中国高水平EFL学习者语言研究:程式语和语言创造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赵淑辉;当代中国交往理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郭嘉;英语语调实验分析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雪;俄汉语词汇理据性对比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艺彬;俄语三价动词的语义配价与句法模式[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鼐;关于数字电影传播特征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丁一吟;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大众传播学解读[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李彬;舞龙快乐合作式教学模式在上海市部分中学课外体育活动中开展的实验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王伟娜;英汉谚语里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李晓;语言符号与货币的通约性初探[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8 苏章海;进化与融合:中西语言学元语言关键词系统对比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9 郑艳艳;社会进步标准的当代阐释[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郑宇;后现代史学对传统史学的挑战与反思[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代兴;;价值生态:普适价值的存在论视域与方法[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毛园芳;广告语变化与社会变迁[J];商业时代;2005年35期
3 黄莉;;体育精神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建构[J];体育科学;2007年06期
4 任海;奥林匹克运动的全球化与文化的多样性[J];体育文化导刊;2002年01期
5 潘四凤;;全球价值链下中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升级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0年05期
6 郝建军;;阿迪达斯广告语中“Impossible is nothing”之功能文体分析[J];宜宾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7 刘佳龙;周玉莲;;快乐主义的现代思考——对伊壁鸠鲁快乐主义哲学的解读[J];中国研究生;2010年01期
8 黄岩;;电视传播与消费快乐主义的彰显[J];新闻传播;2010年04期
9 成晴晴;;体育用品广告语的用词特点及文化内涵[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7年11期
10 周再宇;;央视招标:预见2012[J];新营销;2011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彬彬;王丽文;;从国家文化模型剖析中国品牌广告[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李光斗;;为什么“男人不坏,女人不爱”[J];发现;2009年03期
3 ;本刊郑重声明[J];出国与就业;2000年24期
4 李家荣;;我国体育明星与广告市场的博弈现状及其策略研究[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5 谌凯;王亮华;李细元;;我国体育明星与广告市场的博弈现状及其策略研究[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6年02期
6 王琳;“无厘头”广告,解构世俗[J];公关世界;2003年04期
7 张勇;;淘品牌的世界杯营销[J];中国服饰;2010年09期
8 ;本刊郑重声明[J];出国与就业;2001年02期
9 何佳讯;;沟通,是为了什么?——手机品牌/企业广告的创意策略[J];公关世界;1999年08期
10 庞贝;;范冰冰 不靠话题活着[J];人生十六七;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牛新云;;州(市)级电视台媒介经营体制初探[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2 张大钟;;新媒体行业中的广告管理新模式——点播视频广告管理系统应用[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8年
3 刘春宏;;广告业自主创新的表现策略研究[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4 曹晋;赵潇爽;;男性时尚杂志、国际版权贸易与中国的男性气质建构[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5 韩云艳;;如何进一步“创企业品牌战略”[A];中国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杨帆;;央视CCTV-5体育广告对青少年的影响之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7 王欣;;品牌设计的个性塑造[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8 王茹;郭晓;曹雪珊;;国内视频网站精准投放技术分析[A];2011年通信与信息技术新进展——第八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于秀艳;;国外部分国家禁止烟草广告概述[A];履约 控烟 创建无烟环境——第14届全国控制吸烟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控烟高级研讨班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孔杰;品牌广告传播五原则[N];中华新闻报;2002年
2 杜峰;李彦宏多方拓展绘制百度新拼图[N];通信信息报;2008年
3 龚文;从立邦广告变化看其战略转变[N];中国建材报;2007年
4 周婷;百度试水品牌广告模式[N];中国证券报;2007年
5 晓维;搜狐公布今年第三季度未经审计财报[N];国际商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肖志飞;专业媒体三类广告引人眼球[N];医药经济报;2007年
7 张志亮;百度七月奇谋分成唱片商广告[N];中国联合商报;2008年
8 郑燃;王吉平:从“务虚”到“务实”[N];政府采购信息报;2008年
9 李晶;借道新闻战略 百度欲回A股[N];中国联合商报;2007年
10 木青;药品营销战术盘点[N];医药经济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欣;高科技品牌广告效果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2 黄雨水;奢侈品品牌传播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李启庚;品牌体验的形成及对品牌资产的影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沁沁;互动设计在品牌广告中的运用研究与探索[D];浙江理工大学;2013年
2 杨洋;服装品牌广告视觉形象的表现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3 杨翠玉;品牌的广告文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4 陈琬融;中英间品牌广告的跨文化传播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金秋月;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品牌广告跨文化传播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叶楚莹;中国房地产企业品牌广告的文化解析[D];暨南大学;2013年
7 蒋瑛瑾;大学生阅读名人代言品牌广告过程的眼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杨博鉴;中外运动品牌广告创意策略比较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9 范龙云;跨文化偶像品牌广告中的意义构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10 涂红琴;羊城晚报彩电广告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943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1594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