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品牌危机中的“替罪羊”效应对行业信任的影响
本文选题:多品牌危机 + “替罪羊”效应 ; 参考:《企业经济》2017年05期
【摘要】:本文基于乳制品行业的危机事件,深入探讨了多品牌伤害危机中特有的"替罪羊"效应对行业信任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在多品牌危机背景下,消费者对于该行业内品牌的信任水平在有"替罪羊"品牌的情况下高于无"替罪羊"品牌的情况;行业中出现的"替罪羊"品牌转移了消费者的愤怒情绪,从而提高了消费者的行业信任水平;消费者卷入度和品牌来源国在多品牌危机发生后"替罪羊"效应对行业信任的影响中存在调节作用。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协助政府或行业管理者找寻涉事"替罪羊"品牌、快速启动品牌危机管理预案、重视行业交流、保持诚信以及合力改善行业信任水平,是应对多品牌危机的重要途径。
[Abstract]:Based on the crisis events in dairy industry,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influence of scapegoat effect on industry trust and its internal mechanism in the crisis of multi-brand injury. In the context of multi-brand crisis, the level of consumer trust to the brand in this industry is higher than that without scapegoat br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ulti-brand crisis, the level of consumer trust to the brand in the industry i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ase of "scapegoat" brand; The "scapegoat" brand in the industry has shifted the anger of consumers, thus improving the level of trust of consumers in the industry; The degree of consumer involvement and brand origi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gulating the impact of scapegoat effect on industry trust after the multi-brand crisis. For enterprise managers, help government or industry managers find scapegoat brands, quickly start brand crisis management plans, attach importance to industry communication, maintain integrity and work togethe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trust in the industry. It is an important way to deal with multi-brand crisis.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管理学院;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群发性危机中未曝光企业响应策略对消费行为动态影响的传导机制研究”(项目编号:71462028)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创新团队项目“新常态应急警务保障预案研究”(项目编号:2016JKF01208)
【分类号】:F713.5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崔保军;;群发性产品伤害危机对广义信任水平的影响研究[J];管理学报;2016年07期
2 冉雅璇;卫海英;;互动仪式链视角下品牌危机应对的多案例研究[J];管理学报;2016年05期
3 张淑萍;冯蛟;;乳品行业多品牌危机对消费者行业信任的影响[J];商业研究;2015年12期
4 冯蛟;张淑萍;卢强;;多品牌危机事件后消费者信任修复的策略研究[J];消费经济;2015年04期
5 冉雅璇;卫海英;;互动仪式链视角下的品牌危机修复机制研究[J];营销科学学报;2015年02期
6 张健;刘斌;吴先聪;;财务舞弊、家族控制与上市公司高管更替[J];管理工程学报;2015年02期
7 张璇;张红霞;;毁灭还是重生——多品牌危机中的替罪羊效应[J];营销科学学报;2013年04期
8 瞿旭;杨丹;瞿彦卿;苏斌;;创始人保护、替罪羊与连坐效应——基于会计违规背景下的高管变更研究[J];管理世界;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辉;冯蛟;;多品牌危机中“替罪羊”效应对消费者信任的影响机制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7年22期
2 周方召;信荣珍;苏云鹏;;上市公司财务重述对CEO与CFO薪酬的影响[J];金融论坛;2017年10期
3 叶建宏;;核心高管参军经历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J];金融论坛;2017年09期
4 王雪芳;张红霞;;全行业危机下沟通策略的选择与消费者信任重建[J];管理学报;2017年09期
5 唐小飞;苏浩玄;汪阳;鲁平俊;;基于“天、地、人”视阈的创业企业案例研究[J];科研管理;2017年08期
6 柳颖;;高管权力、财务丑闻与公司治理有效性——基于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变更视角[J];新会计;2017年07期
7 崔保军;余伟萍;;群发性产品伤害危机对消费者感知品类风险影响的实证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8 李辉;冯蛟;张淑萍;;多品牌危机中的“替罪羊”效应对行业信任的影响[J];企业经济;2017年05期
9 王新刚;周玲;周南;;品牌丑闻跨国非对称溢出效应研究——国家形象构成要素视角[J];经济管理;2017年04期
10 张蓓;林家宝;;食品企业产品伤害行为对消费者逆向选择的影响研究--基于品牌资产视角[J];消费经济;2017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卫海英;李清;杨德锋;;品牌危机中社会关系冲突的动态演化机理——基于解释学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11期
2 冯蛟;卢强;李辉;吕一林;;群发产品危机中企业应对策略对购买意愿的动态影响——来自解释水平理论的解释[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5年08期
3 崔保军;余伟萍;;行业潜规则型产品伤害危机的特征、成因与治理——以食品行业为例[J];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08期
4 冉雅璇;卫海英;;互动仪式链视角下的品牌危机修复机制研究[J];营销科学学报;2015年02期
5 崔保军;;食品行业产品伤害危机的社会危害与政府治理机制更新[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6 庄爱玲;余伟萍;;品牌负面曝光事件溢出机制研究——消费者联想的中介作用[J];华东经济管理;2014年09期
7 黄静;彭志红;熊小明;;企业家负面曝光事件对企业家形象的影响研究——应对策略及企业家形象特质的调节作用[J];营销科学学报;2014年02期
8 张璇;张红霞;;毁灭还是重生——多品牌危机中的替罪羊效应[J];营销科学学报;2013年04期
9 彭长桂;吕源;;组织正当性的话语构建:谷歌和苹果框架策略的案例分析[J];管理世界;2014年02期
10 卫海英;骆紫薇;;中国的服务企业如何与顾客建立长期关系?——企业互动导向、变革型领导和员工互动响应对中国式顾客关系的双驱动模型[J];管理世界;201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巳洋;;联想双品牌危机[J];市场观察;2007年10期
2 武庆庆;;浅析山西醋品企业品牌危机的原因及对策[J];经济师;2013年11期
3 付辉;;中国汽车的品牌危机在加深[J];家用汽车;2011年05期
4 蔺全录;王彦君;王兴;;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汽车制造企业品牌危机管理研究[J];开发研究;2012年04期
5 贾昌荣;;如何抢救品牌危机[J];今日工程机械;2013年03期
6 文建龙;颜一峰;;服装品牌危机预警管理系统的构建[J];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06期
7 刘巳洋;;联想双品牌危机[J];中国电子商务;2007年Z1期
8 吴直权;;淘宝化妆品小品牌危机[J];大众投资指南;2013年10期
9 付辉;;中国汽车遭遇品牌危机[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11年03期
10 张亮术;;网络媒体环境下国有施工企业品牌危机的应对与管理——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角度[J];东方企业文化;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淑贞;赵婷婷;;乳业品牌危机的后管理—打造品牌和谐[A];《两型社会建设与湖南管理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见习记者 王菁;输配电设备企业谨防品牌危机[N];中国电力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王志;我国珠宝业发展遭遇品牌危机[N];中国改革报;2010年
3 高剑;奶业品牌危机暴露制度设计缺陷[N];东莞日报;2008年
4 刘畅;为食品安全提供客观公正舆论监督[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2年
5 奚乐夫 ;本土汽车品牌危机重重[N];中国交通报;2005年
6 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www.serichina.org战略组首席研究员 刘巳洋;评估丰田“召回门”:在华损失或高于美国[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张佩颖;吉百利品牌危机警醒中国企业[N];中国企业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淑萍;多品牌危机事件对乳品行业信任的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文建龙;服装品牌危机预警系统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2 王克锋;中国食品企业品牌危机防治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3年
3 张艳平;企业品牌危机管控探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4 卜娜;新媒体时代食品企业品牌危机管理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917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1791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