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个性、品牌认知对品牌关系的影响研究
本文选题:品牌个性 + 品牌认知 ; 参考:《浙江理工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品牌越来越成为企业致胜的法宝,很多企业不惜重金打造品牌。可以说,是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购买支撑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实质上,消费者是否购买某个品牌的产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和品牌之间的关系,即品牌关系。因此,,建立理想而又强有力的品牌关系,增加消费者的重复购买次数,建立和维护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就成为众多企业不懈奋斗的目标。 如同人一样,品牌也有各种各样的个性。品牌个性就是把品牌比喻成人,使品牌具有了人的性格特征。学者研究表明,品牌个性是影响品牌关系形成的重要因素。然而,品牌个性须先被消费者理解和接受,才能发挥它促进品牌关系形成的作用。因此,品牌个性需要通过品牌认知对品牌关系产生影响。另外,学者研究发现,真诚品牌个性比兴奋品牌个性更易于形成长期品牌关系;如果发生品牌侵害消费者利益的情况,具有真诚个性的品牌比具有兴奋个性的品牌受到更大的影响。因此,不同品牌个性对品牌关系产生不同的影响。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品牌个性影响品牌认知和品牌关系的形成,品牌认知影响品牌关系的形成,因此,品牌认知可能在品牌个性对品牌关系的影响中发挥着中介作用。本文在回顾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品牌个性、品牌认知和品牌关系之间的模型,模型引入品牌认知作为品牌个性和品牌关系之间的中介变量,并提出研究假设,然后收集和分析数据,检验提出的假设并对原有模型进行修正,最后得出结论。本文重点研究了不同品牌个性对不同品牌关系的影响作用和品牌认知在品牌个性对品牌关系的影响中所起到的中介作用。 本文最终得出的主要结论有:第一,品牌个性对品牌关系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不同品牌个性对不同品牌关系具有不同的影响。能力个性、真诚个性和兴奋个性对家人关系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能力个性和真诚个性对合作伙伴关系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真诚个性和兴奋个性对好朋友关系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第二,品牌个性对品牌认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第三,品牌认知对品牌关系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第四,品牌认知在品牌个性对品牌关系的影响中有显著的中介作用。这些研究结论丰富了品牌关系和品牌的相关理论,为实践中的企业开展营销活动和品牌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market, brand has become a magic weapon for enterprises to win, and many enterprises do not hesitate to build brands.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consumer purchase of enterprise products to support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In essence, whether a consumer buys a product of a brand largely depend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sumer and the brand, that is, the brand relationship. Therefore, establishing an ideal and strong brand relationship,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repeated purchases by consumers, and establishing and maintaining the brand loyalty of consumers have become the unremitting goals of many enterprises. Like people, brands have a variety of personalities. Brand personality is to compare the brand adult, so that the brand has th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people. Scholars show that brand personality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fluencing the formation of brand relationship. However, brand personality must be understood and accepted by consumers before it can play its role in promoting brand relationship. Therefore, brand personality needs to influence brand relationship through brand cognition. In addition, scholars have found that genuine brand personality is more likely to form a long-term brand relationship than excited brand personality; if a brand violates the interests of consumers, A brand with a genuine personality is more influenced than a brand with an exciting personality. Therefore, different brand personality has different influence on brand relationship. By combing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at home and abroad, it is found that brand personality affects the formation of brand cognition and brand relationship, and brand cognition affects brand relationship. Brand cognition may play an intermediary role in the influence of brand personality on brand relationship. On the basis of reviewing the previous studi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model of brand personality, brand cognition and brand relationship. The model introduces brand cognition as the intermediary variable between brand personality and brand relationship, and puts forward the research hypothesis. Then the data a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the hypotheses are tested, and the original model is revised. Finally, the conclusion is draw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brand personality on different brand relationship and the intermediary effect of brand cognition on brand relationship. The main conclusions of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s: first, brand personality has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brand relationship, and different brand personality has different influence on different brand relationship. Ability personality, sincere personality and excited personality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influence on family relationship, ability personality and sincere personality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partnership. Sincere personality and excited personality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good friend relationship. Secondly, brand personality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brand cognition. Thirdly, brand cognition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brand relationship. Fourthly, brand cogni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fluence of brand personality on brand relationship. These conclusions enrich the related theories of brand relationship and brand, and provide beneficial enlightenment for enterprises to carry out marketing activities and brand management in practice.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简谈品牌关系谱[J];有机硅氟资讯;2007年10期
2 李锦魁;;借策略突破困境,用品牌引领市场——浪鲸卫浴品牌营销策划纪实[J];销售与市场(评论版);2011年03期
3 周爱淑;品牌资产的信息经济理论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5年26期
4 孙晓强;;品牌关系理论研究综述[J];市场营销导刊;2007年02期
5 卢泰宏;高辉;;品牌老化与品牌激活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年02期
6 施光荣;范若琳;;品牌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04期
7 李海廷;孔令一;;品牌关系模型的分析及应用[J];学术交流;2007年01期
8 陈鼎藩,张吉军;品牌关系:塑造强势品牌的新范式[J];经济与管理;2004年02期
9 瞿艳平;陈海波;;国内外品牌关系理论的演化趋势[J];江汉论坛;2010年10期
10 王亚辉;明庆忠;王峰;;基于品牌关系的旅游目的地品牌构建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卓浩;鲁直;蒋青云;;品牌个性对品牌态度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消费者品牌认知的视角[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欣;;品牌设计的个性塑造[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3 卢长宝;石占伟;;消费特权对品牌关系的影响机制:一个基于嫉妒、后悔与不公平的理论框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市场营销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罗云华;;基于消费升级的品牌个性的塑造策略[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毕振力;;品牌关系作用机制: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差异——基于移动通信消费领域的实证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6 何佳讯;;老字号品牌个性认知对品牌延伸评价的影响及管理含义[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7 姚诚;;大会主题发言(十) 零售危机与创新[A];第二届中国商业信息化行业大会暨第二届中国商业信息技术展示会会刊[C];2009年
8 万莉;;品牌个性与消费者自我概念的一致性对品牌偏好的影响[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9 钟帅;唐小飞;;基于消费者-品牌关系的品牌资产研究:概念化模型构建[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市场营销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10 黄静;熊巍;;品牌关系断裂理论回顾与展望[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永高;品牌个性的价值[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6年
2 周和毅;品牌的灵魂是什么[N];中国质量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赵媛媛;数字·影像——品牌魅力的要素[N];中国服饰报;2006年
4 ;重述品牌个性[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5 刘威;营销要找个性[N];经理日报;2005年
6 张军;品牌的性格[N];证券日报;2003年
7 中禾;谭木匠:用文化品位梳理品牌个性[N];经理日报;2004年
8 彭雄江;品牌:个性实现突围[N];经理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赵媛媛;客观描述品牌成长[N];中国服饰报;2007年
10 耿景辉;“名人效应”与品牌个性[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静;品牌认知对消费者感知质量影响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2 钟岭;企业应对行为对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影响机理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3 朱瑾;品牌社群特征对品牌关系质量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4 郑彬;品牌危机对品牌关系质量和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孙晓强;品牌代言人对品牌资产的影响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陈育明;品牌驱动式银行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7 尹盛焕;中国消费者对韩国产品选择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8 朱立;品牌文化战略研究[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5年
9 关辉;B2C网店品牌资产及其与网店忠诚的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龙成志;消费品品牌形象的绩效路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丹;品牌个性对品牌体验和品牌关系的中介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赵艳辉;基于消费者的品牌个性塑造[D];吉林大学;2004年
3 李攀;品牌个性、品牌认知对品牌关系的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3年
4 程华;报纸品牌个性塑造[D];广西大学;2003年
5 王方;传统企业品牌年轻化策略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1年
6 曹高举;消费者自我概念、生活方式与选购产品品牌个性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尤楠;品牌个性的塑造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8 车立强;中国市场高档婴儿奶粉品牌个性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9 陈晓红;大学生消费者自我概念、品牌个性对品牌忠诚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杨甲文;品牌个性、品牌信任与品牌忠诚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617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2061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