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品牌营销对消费者福利水平影响分析
[Abstract]:Based on the demand curv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nge of consumer surplus level or welfare level brought by brand marketing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by means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sumption of brand agricultural products can bring positive economic surplus to consumers. On the basis of this analysis,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brand marketing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o improve consumer welfare level is further studied.
【作者单位】: 广东省农工商职业技术学校;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编号:71203147)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编号:11YJC79024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323.7;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郭慧伶,鲁再平;我国农业标准化理论研究综述[J];经济纵横;2003年01期
2 王祥瑞;农业标准化势在必行[J];农业经济问题;2002年08期
3 柯炳生;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理论、现状与政策建议[J];农业经济问题;2003年02期
4 于冷;国际农产品质量分等分级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标准化;2004年09期
5 闵耀良;适应新阶段 加强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建设[J];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忻渊;黄立平;詹锦川;朱轶峰;;标准数据库在农产品安全监控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9期
2 陈琳;路正南;;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国际竞争力[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1期
3 沈正舜;;品牌塑造下农产品品牌推广策略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1期
4 王晓峰;;安顺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23期
5 王福东;郑淑芳;江盼盼;;番茄产品企业标准的制定与探讨[J];北方园艺;2011年17期
6 李晓西;张江雪;;质量理念的新拓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徐玉霞;;宝鸡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实践及路径思考[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蒲文彬;;WTO框架下的中国国内农业支持政策的调整与选择[J];财贸经济;2005年12期
9 李作稳;;提升河南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战略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年09期
10 李凯英;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促进农民收入增长[J];辽宁财专学报;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杨文森;;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A];福建省标准化协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立辉;;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促进农民收入增长[A];统筹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瑞峰;新疆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消费与政策效应[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跃梅;农村劳动力外流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金爱民;农业标准化作用与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孙联辉;中国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5 陈登文;中国果品竞争力分析与黄土高原果业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6 段晓明;WTO框架下提高湖北农产品竞争力的支撑体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7 李春海;WTO框架下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8 熊明华;浙江省发展农业标准化的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张吉国;农产品质量管理与农业标准化[D];山东农业大学;2004年
10 王希凡;基于产业组织的农业竞争力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瑞玲;SPS措施对我国猪肉品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晚冰;市场主体对河南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影响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3 郭东旭;我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邱岗;永泰“芙蓉李”品牌战略发展对策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5 李佳琳;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贸易的影响及对策[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范英;中国苹果生产布局变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7 宋晓娟;中国农产品对韩出口贸易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肖丹娜;中国大豆贸易地位及国际竞争力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9 严岿;基于消费者价值认知的汽车产品竞争力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10 孟海男;“渝嘉味辣椒面”市场营销策略与品牌推广[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苏;关于农业标准化问题的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5年04期
2 王明琴;加入WTO,必须建立我国农业标准化制度[J];学术交流;2001年05期
3 张洪程,陆建飞,高辉;农业标准化面临的新问题与对策[J];中国标准化;2000年05期
4 阎寿根;标准化:品牌农业和名牌战略的基础[J];中国农村经济;2000年09期
5 闵耀良;适应新阶段 加强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建设[J];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09期
6 杨汉明,李铜山,张明勤;论中国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J];中州学刊;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显广;市场经济条件下住房的供给与需求──房地产市场理论研究之一[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2 黄金枝,张莉;效用函数在房地产定价中的应用[J];基建优化;1997年03期
3 心语;;白送保险保了什么险[J];中国质量万里行;1998年12期
4 金勇进,石可;极小信息量下分层抽样的样本分配的一个案例[J];统计研究;2000年02期
5 李保明,刘家壮;效用函数与纳什均衡[J];经济数学;2000年04期
6 汪丁丁;;网上作品的定价问题[J];IT经理世界;2000年13期
7 肖芸茹;效用理论及其在商品销售优化和保险中的应用[J];统计与决策;2002年12期
8 徐学荣,吴祖建,林奇英,谢联辉;绿色食品需求函数的一种求解方法[J];运筹与管理;2002年05期
9 唐卫东,王丽文;谈判中构造效用函数的联合分析法[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0 吴黎军;田存福;;最优自负额的汽车保险模型[J];工程数学学报;2003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日东;王志江;;基于决策者效用函数上的目标规划模型[A];面向复杂系统的管理理论与信息系统技术学术会议专辑[C];2000年
2 赵雪松;杜荣;朱晓燕;;师徒模式下的知识共享效用模型分析[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高齐圣;王伟;耿金花;;证券组合投资决策:系统思考和实验设计[A];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铁男;张亚娟;;行业选择战略的超边际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叶蕾;陈志娟;叶中行;;有高阶矩的最优投资组合问题研究[A];第四届全国决策科学/多目标决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赵雪松;杜荣;朱晓燕;;师徒模式下的知识共享效用模型分析[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黄沛;刘晓峰;杨雄峰;;基于网络外部性的双寡头市场动态定价策略[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8 沈悦;徐有俊;郝静明;;基于混合寡占模型的转型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控股比例与管理授权研究[A];2009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危机与变局中的国有经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张伟;王田;;不确定性与消费行为[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9年
10 姜树元;姜青舫;;功能分析的效用函数方法[A];决策科学理论与方法——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邓宗奇邋本报记者 张兰;二季度全市消费投诉内容显示 移动电话质量是投诉热点[N];泸州日报;2008年
2 陈杰;房价虚高与成本无关[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3 李仁君;垄断与价格歧视[N];海南日报;2007年
4 强兴华;谣言的起处[N];金融时报;2006年
5 章剑锋;为何前赴后继以同样方式掉进同一洞穴[N];上海证券报;2007年
6 赵晓;房地产的非理性繁荣及其终结[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7 吴敬琏;政企定位 给技术创新开道[N];中国联合商报;2007年
8 邓聿文;用垄断企业超额利润补偿民生如何[N];上海证券报;2007年
9 ;破除垄断收入: 除了高工资,还有“福利腐败”[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10 邹啸鸣;“小产权房”后面的楔子[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丽萍;个人碳消费的外部性和可选择的治理方式[D];辽宁大学;2011年
2 姚远;投资组合保险最优化研究及策略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3 常浩;连续时间投资组合优化理论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4 李晗虹;连续时间框架下资产混合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5 高建刚;质量成本、收入分配与垂直产品差异[D];山东大学;2007年
6 张宇;在线信息产品定价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7 徐松;风险投资中的博弈论模型[D];天津大学;2007年
8 李伟;在有限周期条件下实际经济周期模型最优化方法[D];吉林大学;2009年
9 卫淑芝;随机市场环境下动态最优投资组合模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10 洪建国;农户土地资本投入行为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路克微;证券投资组合的最优化模型[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2 曲翔;交换经济中核心配置与效用最大化[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3 乐闻;股权分置改革期间的羊群行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孙斌;工程索赔风险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5 张国俭;基于Black-Scholes模型的资产组合[D];暨南大学;2006年
6 程志欣;电力市场合同交易风险建模[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年
7 王义祥;基于博弈模型和风险偏好的公路治超对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8 肖利富;中国通货膨胀福利损失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9 吴园;基础设施BOT项目特许权期决策模型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10 金健;一般效用函数的最优投资消费问题[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498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2249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