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危机传播的受众研究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brand crisis in the dissemination of the "audie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irstly, using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nd brand crisis research,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dynamic participation of audience in crisis communication, including how to lead the direction of crisis communication, the choice of crisis source and the initiative of information interpretation. In the selection of information source, the audience will choose and choose the media channel based on their own motivation, and in the process of information interpretation, the audience will form a meaning interpretation opposite to the target of the communicator on the basis of their own pre-existing position.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the evaluation index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levels: cognition and attitude, and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crisis communication behavior on the audience after the melamine incident. From the survey results show that the frequency-intensive brand repair communication will also have different effects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 of the audience;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it is concluded that Professor Gruenigge's two-way symmetric model ignores the natural resistance of the audience under the crisis and the possibility of the audience inversion under the new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modifies the bi-directional symmetric model.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practical suggestions on communication strategy from the audience.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20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军;论大众传播时代的两类文化英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周小仪;从形式回到历史——关于文学研究方法论的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3 杨俊蕾;“文化研究”在当代中国[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傅书红;;文化研究在教育领域中的价值——亨利·吉鲁的文化研究教育思想[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5 段吉方;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范式转换与观念变革[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6 严奉强;;传统文化类图书选题优化的本土观[J];出版发行研究;2006年11期
7 刘忠良,汤海艳;文化、大众和大众文化[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8 李夫生;消费时代的泛文学化倾向及文学批评向度[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雷芳;大众文化研究的转向——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述评[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贺建平;新闻文本的多义性解读[J];当代传播;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侯蓉英;刘永;;安全新闻报道的“危机再现”研究[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黄旦;;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对西方大众传播者研究历史的解读[A];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首届中国传播学论坛文集[C];2002年
3 刘泓;;虚拟游戏的身份认同——网络游戏的文化体验之反思之一[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4 郭建斌;;理解与表达:对凯利传播仪式观的解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5 朱宏力;;哈狗帮现象解读:青年亚文化的视角[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6 赵长雁;;社区·女性·媒介:族群身份获得的特殊影响因素及其反思——以景洪一个白族社区为个案[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7 李增;龙瑞翠;;《荒凉山庄》阶级人物的道德伦理学分析[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张琴;闫洪芹;;政府服务品牌开发意义及其途径研究[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亚慧;夏大桥;王文周;王南;王健;赵亚丹;;基于控制论的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平战结合模式探讨[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陈岩;;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走出去的策略研究[A];首届国际服务贸易论坛暨《国际贸易》创刊25周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俊潭;电视传播与转型期中国农民的意识现代化[D];复旦大学;2004年
2 黄斌;文化发展转型与国家的作用[D];暨南大学;2001年
3 王晖;百年中国报告文学文体流变论[D];苏州大学;2002年
4 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中的反权力话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5 曹世敏;道德教育文化引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陈晓晖;当代美国华人文学中的“她”写作:对汤亭亭、谭恩美、严歌苓等华人女作家的多面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7 周建平;新时期中国文艺管理体制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8 陆启光;壮族儿童社会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朴姿映;空间的建构与想象[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姜飞;在解构中建构[D];四川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宁;大众传播对时尚写作和时尚阅读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1年
2 李炜;大众文化视野中的池莉现象[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陈源;20世纪90年代文化批评刍议[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沈文锋;中国电视的互动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5 游春嫦;中国汉语文教材文化的视角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山小琪;大众文化批判的批判[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马惠琴;华裔美国人的文化身份[D];西北大学;2002年
8 孟宪华;架起两个世界的桥梁[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李建中;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及其建设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10 陆正兰;二十世纪诗歌中母亲形象及其文化含义变迁[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3519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2351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