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品牌识别模型构建
[Abstract]:Brand recogni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service brand construction. Firstl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cept of brand recognition and its significance to the service brand construction, and then reviews the existing brand recognition model. On this basis, a concentric model of service brand recognition composed of physical, personality, relationship, expected image and self-image and experience, which is driven by brand vision and enterprise culture as the core, so as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service brand construction.
【作者单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加快我国商贸流通业知名品牌建设的对策研究”(编号10BJY084)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长城学者”培养计划项目(2012)的部分研究成果
【分类号】:F273.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马颖杰;杨德锋;;服务中的人际互动对体验价值形成的影响——品牌价值观的调节作用[J];经济管理;2014年06期
2 祝合良;关冠军;;国外服务品牌研究述评[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4年05期
3 杨斌;晁伟鹏;;基于顾客价值理论的奶粉品牌竞争优势实证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2014年06期
4 唐玉生;曲立中;肖琼芳;;产业价值链视角下品牌价值传递机理研究[J];软科学;2014年10期
5 商迎秋;祝合良;;强势服务品牌创建路径[J];中国流通经济;201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吴辅世;基于客户—企业动态关系的客户资产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2 王彦勇;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品牌治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3 王卫;区域劳务品牌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婵;区域劳务品牌产业链延伸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2 高灿;效用理论视阈下BJ连锁体系品牌力提升策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小英;品牌创建的第三条道路 ——品牌体验[J];中外企业家;2004年02期
2 许小英;品牌创建的第三条道路 品牌体验[J];中外企业家;2004年06期
3 李修林;;体验营销与品牌塑造[J];管理世界;2005年01期
4 王世友;白恨水;;品牌 中小企业也能做[J];现代营销;2006年10期
5 孙晓强;;品牌资产理论研究新进展——兼论品牌资产的认知范式与关系范式之差异[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李艳娥;;品牌资产理论发展、梳理及展望[J];生产力研究;2009年07期
7 孙晓强;;品牌资产理论研究新进展——兼论品牌资产的认知范式与关系范式之差异[J];市场营销导刊;2009年02期
8 刘敏;;如何创建品牌族群[J];销售与市场(管理版);2009年08期
9 蔡勇;;“五步”助中小企业建立品牌[J];品牌;2011年01期
10 张军;;中国品牌塑造的核心[J];广告大观(综合版);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瑶荣;;出版物品牌的内涵和经营[A];江西出版科研论文选(第10集)[C];2010年
2 赵正洋;赵红;;品牌混淆:一个法学范畴的延伸[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芳;;品牌经营与自主创新的互动发展[A];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6—2007)——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海忠;于春玲;赵平;;品牌资产的消费者模式与产品市场产出模式的关系[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5 许晓明;张咏梅;;中华“老字号”品牌价值重塑研究——基于品牌生命周期理论视角[A];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6—2007)——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胡旺盛;薛华;;基于双因素理论的品牌激活策略研究[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王月辉;单艳华;;基于“十要素模型”的嘉和一品公司品牌资产评估实证研究[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秦芳;顾忠婷;;探路者的品牌传播研究[A];2013中国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9 邱招义;钟秉枢;;对“奥林匹克”品牌发展的研究[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奥林匹克运动与人类文明的和谐发展-多元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奥林匹克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10 苏银;;顾客感知服务质量与公司品牌建设研究[A];山东省保险学会2008年“改革·创新·提高保险竞争力”主题征文颁奖仪式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运启;品牌关键在“养”[N];财会信报;2013年
2 卜凡中;探寻“复地”的品牌战略[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3 王建国;如何让品牌不再昙花一现[N];中国企业报;2004年
4 ;体验营销:让品牌更有竞争力[N];中国质量报;2004年
5 刘永;博比·卡尔德:品牌就是让消费者享受到体验[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王晶;擦亮中国品牌[N];经济观察报;2005年
7 安德鲁·拉兹齐 博比·卡尔德;如何创造品牌体验(上篇)[N];计算机世界;2005年
8 安德鲁·拉兹齐 博比·卡尔德;如何创造品牌体验(下篇)[N];计算机世界;2005年
9 大卫·奥顿;追求有意义的品牌体验[N];市场报;2004年
10 杨吉;品牌传播的360度思维[N];中华读书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念;中国轿车自主品牌生态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启庚;品牌体验的形成及对品牌资产的影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3 龙成志;消费品品牌形象的绩效路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4 金明;品牌钟爱结构维度、影响因素及其对品牌忠诚的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王清;移动通信客户品牌体验对品牌忠诚的影响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6 李艳娥;顾客体验对轿车品牌资产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7 周露阳;老字号的文化属性如何影响其延伸评价?[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8 高翔;消费者品牌依恋对品牌忠诚的影响研究[D];华侨大学;2012年
9 张蕾;基于多维互动质量的服务品牌资产驱动模型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10 陈育明;品牌驱动式银行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桂瑜;互动对服务品牌资产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2 林莹;试论体验营销对品牌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尹俊丽;虚拟品牌社区构建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张春建;南通宇神钢缆有限公司品牌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郑秋锦;品牌传播娱乐化研究[D];华侨大学;2009年
6 邵春阳;品牌价值驱动下的品牌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余留洋;电信服务品牌资产驱动因素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8 蒋浩;“反品牌社区”形成因素及发展趋势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9 张雪琴;蓝鸟科技电子有限公司品牌网络化推广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10 程芳芳;云台山品牌传播战略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214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2521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