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互联网的应用更加广泛,从而改变了沟通方式和商业模式,也改变了消费者购物的方式。互联网不仅仅是企业与其客户及商业伙伴沟通的渠道,更是企业建立其信誉、树立企业形象和打造企业品牌的平台。同时,任何企业和客户的虚拟距离变得更近,客户可以非常方便地走近或者离开你的企业,也可以快速地影响更多的顾客走进或者离开,在这一背景下,网络经济时代的品牌忠诚显得更加重要和珍贵。 从理论的层面看,在线消费行为研究已经逐渐成为消费者行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这些研究大都集中于在线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在线消费风险与信任的研究,以及在线消费行为的形成机理等。这些研究为在线品牌忠诚的研究奠定了消费行为理论基础。作为市场营销中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的品牌理论,虽然在离线环境下已经越来越丰满、充实,而针对在线品牌忠诚的研究却非常匮乏。本文着眼于在线品牌忠诚形成的三个心理阶段,研究了在线消费的各个环节对这三个心理阶段的影响,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实证数据进行了分析与验证,力求为企业寻找一些有实证基础的策略建议。论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 1.对在线品牌忠诚的概念界定进行了梳理,并将它与传统渠道下的品牌忠诚进行了比较,指出在线品牌忠诚包括两部分,即在线消费者对纯粹E品牌的忠诚和对传统品牌的在线购买忠诚。本文以传统品牌的在线购买忠诚为核心展开研究。 2.结合在线消费者的特征分析,分析了在线品牌忠诚形成的不同心理阶段,指出在线品牌选择和在线品牌满意是在线品牌忠诚形成过程中的两个必经阶段。在线品牌选择阶段的心理机制包括了在线品牌信息获取开始到试用的整个过程,因为在此之前的在线消费者心理一直充满了怀疑、比较的心态,所以它对应了品牌选择决策作出之前的一系列行为,直到作出品牌选择决策,才真正对在线品牌忠诚的形成迈出了具有实质性意义的一步。在线品牌满意阶段的心理机制包括了试用之后到口碑形成之前的一部分心理过程。这时的在线消费者一直处于把实际消费跟自己的消费预期相比较的过程中,一旦形成满意的评价,并毫不吝惜地公开表达自己的态度,那么在线品牌忠诚已经基本形成了,在这一阶段主要表现在态度忠诚。最后,在线品牌忠诚的确认阶段,在线消费者会根据实际情况,重复性地购买该品牌,使得在线品牌忠诚从态度真正落实到了行为。 3.在模型假设的基础上,参考前人的理论研究和实证量表,设计了本研究的问卷,并通过网络销售服务商进行在线问卷采集。对于实证数据,主要使用SPSS软件进行检验,使用LISREL软件进行结构方程的全模型分析。经过与5个竞争模型的比较,最终得到基于在线消费环节对在线品牌忠诚形成心理阶段影响的全模型分析结果。发现在线品牌信息获取、在线品牌风险承担意愿、在线品牌选择、在线品牌满意对在线品牌忠诚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同时,在线品牌消费体验和在线品牌沟通通过在线品牌选择对在线品牌忠诚有间接影响。 4.针对最终的修正结果,对部分问卷填写者进行了追踪访谈,结合访谈结果总结和分析了被实证研究所验证的假设,并对企业的营销人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如果希望消费者在线选择自己的品牌,那么,企业首先最好为自己的品牌建立在线沟通的社区、BBS、Blog等虚拟空间,以便消费者可以在线进行品牌沟通;其次,在网络上设计虚拟店铺,在展示品牌产品的同时,将购物流程生动的呈现出来,如果是数字类产品,在线试用是必不可少的;然后,追踪记录其在线选购的频率、金额、组合等订购信息,再配合在线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营销人员就可以根据在线消费者的购买习惯,按照周期发送该品牌的更新信息,如所选购产品促销信息、同功能的新款式或升级产品的介绍、会员活动和建议的产品组合等,这些如期而至的信息能够准确地获取这类在线消费者的购买时机,从而避免他们在产生消费意愿时因为过多接触别的品牌而降低对原有品牌的忠诚。 总的来说,本文围绕在线品牌忠诚形成的三个心理阶段,研究了在线消费各环节对在线品牌选择、满意和忠诚三阶段的影响,并利用实证数据通过结构方程的全模型分析进行了验证,最后对企业营销人员提出了有针对性地建议。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 1.全面梳理了在线品牌忠诚的概念,并从心理层面分析了在线品牌忠诚形成的不同心理阶段,阐释了从信息到记忆的在线品牌选择阶段、从试用到态度的在线品牌满意阶段和从口碑到共鸣的在线品牌忠诚阶段。 2.提出了基于在线消费流程各环节对在线品牌忠诚形成心理阶段影响的假设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相应的问卷量表,并通过信度和效度检验。 3.对在线消费流程作用于在线品牌忠诚形成的不同心理阶段进行了模型设计,从而为以后在线消费行为的相关研究探索了路径。本研究对这一系列影响的路径进行了建模设计,并完成了全模型推演,部分验证了传统消费环境下影响路径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渠道变迁效果,同时部分验证了国外在线品牌消费特征在当前中国互联网消费领域的迁徙效果和差异性。在这样的特点总结下,可以引发许多针对这些特点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异性研究。 4.结合消费者追踪深入调查,对全模型结果进行了总结与分析,从而为营销实践人员提供建设性的建议奠定了基础。
【图文】:
图 6-1 全模型初始结果Fig.6-1 The Result of the Overall Model根据前文假设,建立如图之初始模型(1M ),在这个模型中 LY 和TE 与对应的 LX 和TD 相似,,它们分别是Y -指标的因子负荷矩阵和误差协方差矩阵, X -指标的因子负荷矩阵和误差协方差矩阵。GA是ξ -因子对η -因子的效

图 6-2 全模型修改结果Fig.6-2 The Corrected Result of the Overall Model经过上述一系列修正模型的演进,基于在线消费者不同心理阶段的品牌忠诚模型最初的假设路径部分得到了验证,而部分不支持。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273.2;F713.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宣锋;客户关系管理(CRM)是解决品牌忠诚度的最佳方法[J];工业技术经济;2005年03期
2 于春玲;王海忠;赵平;林冉;;品牌忠诚驱动因素的区域差异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12期
3 罗纪宁;中国式品牌消费行为细分模型——中国消费者气质与品牌选择的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05年01期
4 胡浩峰;贺昌政;;基于SEM的消费者行为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6年02期
5 叶乃沂,周国华;构建虚拟商店的影响因素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2年03期
6 姚黄,储雪林;商品与网络的适应关系[J];华东经济管理;2002年01期
7 周玫;基于顾客忠诚的品牌竞争力评价分析[J];当代财经;2005年09期
8 何志毅,赵占波;品牌资产评估的公共因子分析[J];财经科学;2005年01期
9 陆娟,张东晗;消费者品牌忠诚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财贸研究;2004年06期
10 宋旭琴,向鑫;探析网络广告真面目[J];商业研究;2002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周磊;中国在线消费者对在线营销者信任问题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2 姚作为;基于品牌关系的服务消费决策行为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3 金玉芳;消费者品牌信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4 梁协雄;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及其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5 杜梅;电子商务的经济学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亦琳;基于顾客价值的品牌忠诚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2 蔡文学;品牌设计与传播的研究与探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3 许国利;在线零售企业CRM中的聚类分析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4 祝莹;产品形态设计与消费者心理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5 张颖;基于消费者品牌转换类型的满意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6 林枫;饭店企业网络预订服务关键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陈文容;冲动性购买行为对品牌忠诚度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彭华东;消费体验对品牌忠诚影响的实证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宫菲菲;基于消费者忠诚度的品牌评估方法[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10 李逸平;网络经济环境下网上书店品牌塑造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
25225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2522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