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品牌社群中的泛家意识以及前因和后效研究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thought of Chinese cultu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the members of the community will have a pan-family awareness of the online brand community, which includes sense of security and emotional belonging. Taking the mobile phone brand commun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ethod is used to study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an-family consciousness and its influence on loyalty behavio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raction of community members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sense of security of pan-family consciousness, but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emotional ownership, network centrality, system quality and information quality have positive effects on sense of security and emotional ownership, respectively, and the pan-family consciousness of community members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level of community loyalty.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72124)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5YJC630078)
【分类号】:F2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薛海波;;网络中心性、品牌社群融入影响社群绩效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11年10期
2 陈宏辉;民营企业经营中的泛家族主义文化情结[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年09期
3 白凯;符国群;;“家”的观念:概念、视角与分析维度[J];思想战线;2013年01期
4 丛中,安莉娟;安全感量表的初步编制及信度、效度检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军辉;汪海彬;;大学生心理安全感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2 王庆生;郝加虎;黄朝辉;苏普玉;方长松;唐晓武;黄敏;;Buss-Perry攻击问卷信效度评价[J];安徽医药;2012年02期
3 尉建文;阮明阳;;中国城市居民安全感的实证研究——基于北京、郑州和昆明三城市的调查[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王井云;;童年期虐待经历对特质焦虑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J];长春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5 陈思;姚宏伟;高秀哲;;女大学生自我接纳影响因素调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8期
6 张小远;俞守义;赵久波;李建明;肖蓉;;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和素质的对照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7 马娟;赵占峰;;大学生安全感的现状及其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9期
8 李艺;马钦海;;顾客心理安全感对网络服务消费行为作用的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07年06期
9 许素梅;;高职生的安全感及其相关因素[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1年01期
10 林波;李惠萍;杨娅娟;王玲;;高校女生乳腺癌知识-信念-行为问卷的编制与评价[J];安徽医学;201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娴;多元智力的实证研究与物理教学的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彦章;重庆市摩托车事故特点及心理影响因素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3 李艺;服务消费的顾客忠诚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4 刁宇凡;民营企业员工社会责任的战略定位及实施绩效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3年
5 张小远;人格对心理健康状态影响的多因素分析、综合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7年
6 刁丽琳;产学研合作契约类型、信任与知识转移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7 贾雪玲;月亮山苗族鼓藏仪式的个体社会化功能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8 李婷婷;社会治理视域下的人民调解—功能与再定位[D];南开大学;2013年
9 郭牧炫;银行关联对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分析[D];南开大学;2013年
10 秦勇;“土地财政”法律规制改革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海彬;城市居民安全感问卷的编制及应用[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2 蒋桂黎;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安全感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李新秀;大学生安全价值观问卷编制及特点分析[D];西南大学;2011年
4 李利薇;大学新生安全感、心境与适应性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凤凤;高中生智能倾向的实证分析及生物学教学策略优化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帆;消费行为中完美主义倾向的质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胡倩倩;孕妇营养知识、态度、行为问卷研制及应用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8 孙丽娜;安徽某农村地区艾滋病相关羞辱和歧视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9 卢瑞雪;青春期学生心理安全教育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10 卢婧;多民族混合学校中学生的心理地位、人际交往能力对社会适应性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现祥;论华人企业的家族式管理与传统文化的关系[J];道德与文明;2000年01期
2 薛海波;王新新;;品牌社群影响品牌忠诚的作用机理研究——基于超然消费体验的分析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10期
3 俞金尧;欧洲历史上家庭概念的演变及其特征[J];世界历史;2004年04期
4 陈立旭;论家族文化与浙江企业组织[J];经济评论;2001年05期
5 沈学武,赵长银,顾克健,黄振英,段泉泉,耿德勤;神经症不安全感心理特点初步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9年02期
6 张志学;;家庭系统理论的发展与现状[J];心理学探新;1990年01期
7 丛中,高文凤;自我接纳问卷的编制与信度效度检验[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9年01期
8 安莉娟,丛中;安全感研究述评[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年06期
9 陈艳云,刘林平;论家族主义对东南亚华人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
10 储小平;家族企业研究: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话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荣胜;原伟;杨强;;“品牌社群”经营模式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王新新;薛海波;;论品牌社群研究的缘起、主要内容与方法[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8年04期
3 舒建华;严沃苹;;浅议品牌社群的利用与发展[J];企业活力;2008年08期
4 薛海波;倪建文;;中外品牌社群研究综述[J];经济经纬;2009年02期
5 周志民;;品牌社群:打造品牌新思维[J];销售与市场(管理版);2009年10期
6 田阳;王海忠;王静一;;虚拟品牌社群与品牌依恋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10年11期
7 王斌辉;;消费者参与中小企业虚拟品牌社群的内在动机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8期
8 唐舒静;毛军权;;品牌社群生态位及其测量模型研究[J];企业经济;2011年09期
9 薛海波;;品牌社群的组织界定与形成机理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年10期
10 林少龙;林月云;陈柄宏;;虚拟品牌社群成员个人特质对品牌社群承诺的影响:社群发起形态的干扰角色[J];管理学报;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苏海林;;品牌社群之间体验差异研究——以新浪网车友俱乐部为例[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何远梅;;对体育营销中品牌社群的消费价值实证研究[A];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5年
3 薛海波;王新新;;品牌社群体验对消费者品牌忠诚影响作用的经验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苏奕婷;品牌社群感知与消费者卷入对品牌社群价值影响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刘勇;品牌社群融入的测量、影响因素及其对品牌忠诚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李智娜(LEE JINA);在线品牌社群中互动性对品牌忠诚度的影响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刘新;虚拟品牌社群对品牌忠诚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朱瑾;品牌社群特征对品牌关系质量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舒建华;品牌社群活动对社群忠诚的影响机制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2 宋可;品牌社群的作用及其构建与维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张艳丽;基于品牌社群视角的顾客资产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1年
4 于辉辉;虚拟品牌社群互动对顾客角色外行为影响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4年
5 丁俊博;虚拟品牌社群的成员互动性对品牌意向忠诚的影响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4年
6 王婷婷;在线品牌社群中公民行为对品牌忠诚的影响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7 刘敏霞;在线品牌社群、品牌社群承诺与品牌忠诚度关系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8 赵艳;服装品牌社群特征类型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4年
9 虞晶晶;品牌社群融合对品牌忠诚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贾楠;虚拟品牌社群的互动性对品牌忠诚度的影响研究[D];东华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264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2526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