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角度审视国内白酒品牌视觉形象的建设
【图文】:
懔嗍谐》荻钍钡男奶嗑嚆锤鈃苤谠斐啥愿闷放?形象的困惑,甚至会影响对其企业文化不稳定的联想和不信任。另外,某些中小企业出现品牌视觉形象使用的不规范。品牌视觉形象识别系统成立后,没有严格按照“规范”应用,想当然地增加视觉元素。这种草率很有可能造成品牌视觉形象的混乱,削弱品牌传达的核心价值理念,甚至影响到企业的健康形象。1.4品牌视觉形象的维护不同步由于品牌视觉形象的维护隶属于近些年才兴起的品牌管理,同时,它又是一个长期的、见效相对缓慢的、需要持续投入相应资金和精力的过程。这对于某图1糖酒会里泸州中小白酒企业的展示现场Fig.1Exhibitionofmedium-sizedandsmallenterprisewhiteliquorsiteinLuzhou图2舍得酒的视觉识别系统(部分)Fig.2ShedeWinevisualrecognitionsystem(part)图3黑龙江老村长酒广告及酒瓶设计Fig.3OldvillageofbeveragealcoholadvertisingandbottledesigninHeilongjiang106
建设可谓是一个系统的、整体的构建。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系统的力量远比一个单纯的包装和标志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更具有持续的推动力,这尤其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白酒企业来说更加重要。糖酒会反映出某些白酒企业在品牌视觉形象的建设上存在着误区。知名品牌均是对品牌视觉形象进行了完整的策划与设计。例如,舍得酒的整体品牌视觉形象透露着一股古典的文化气息。其设计正是传达了“舍与得”的境界和理念,符合智者所追求的价值观以及社会高端群体对自我社会身份的形象表达。舍得酒的视觉识别系统,见图2,包括了企业形象视觉识别的基础部分以及视觉识别的应用系统:办公用品、品牌媒介、车体广告和展示促销四大部分。品牌整体视觉形象以完整性和高度差异性从推出市场以来便立即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其品牌以酒为载体,将文化整合、视觉设计体系与其企业文化“质量求真,为人求善,生活求美”达到了高度地统一,在受众心中奠定起“中国第一文化酒”的地位。1.3品牌视觉形象表达不恰当糖酒会中黑龙江老村长酒业推出的“老村长”酒户外平面广告及相关包装设计,,见图3。“老村长”酒定位为东北特色的低档白酒的优质品牌,通过打情感牌给受众一种亲切、朴实和幸福向上的联想。其平面广告和品牌标志的设计风格与品牌文化做到了很好的对接。然而系列包装中的“青花系列”和“水晶瓶系列”以其瓶身设计的精致和奢华与“老村长”名字放一起却实在别扭。相比之下,“陶系列”酒包装与其品牌形象就比较吻合。礼盒包装整体设计具有档次又不失含蓄,没有为了求档次而乱了分寸。这个案例中老村长酒系列包装设计的混乱现象反映出企业在急于占领更多市场份额时的心态,却给受众造成对该品牌形象的困惑,甚至会影响对其企业?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胡果;;中国当代酒类包装现状和未来[J];包装工程;2007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巫大军;吴彪;杨艳;;企业成长期的品牌形象设计个案研究[J];包装工程;2009年07期
2 曹明亮;;消费者心理影响下的酒类包装设计探讨[J];包装工程;2011年06期
3 陈波;;成教课程包装设计形式的研究[J];包装世界;2009年06期
4 李鸿明;;试论企业品牌形象设计战略意识[J];大众文艺;2010年11期
5 黄亮;;昙华林视觉形象设计方法浅谈[J];电影评介;2013年08期
6 李坚飞;;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下品牌形象影响机制研究──基于一项服装品牌认知调查数据的实证[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7 台佳;;设计伦理在品牌形象中的价值体现[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9期
8 周青奇;;谈后现代语境下国内药业商标的设计[J];科技经济市场;2010年10期
9 许文娟;;高职院校品牌形象设计思考[J];科技信息;2009年30期
10 雷蕾;;中国传统图形在企业标志中的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雅楠;中新天津生态城宜居形象识别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晓岑;企业网站品牌形象传播效果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彭媛媛;中式快餐中特定视觉元素的探索与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4 贾洁;哈尔滨城市户外LED广告的视觉设计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5 苗先达;基于产品形象理论的机床品牌塑造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王萍;中国日用百货行业的品牌发展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黄剑峰;品牌形象优化研究[D];东华大学;2007年
8 牧婧;当今标志设计的发展趋向及方法探究[D];清华大学;2007年
9 冀翠萍;基于内容的图像分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杨武生;“和而不同”的现代企业形象识别(CI)的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袁恩培,李丽华;未来中国商品包装设计的预测[J];包装工程;2005年01期
2 郭晓霞;;包装设计定位的探讨[J];美术大观;2006年06期
3 夏三鳌;;中国传统白酒包装设计的新思考[J];艺术教育;2006年09期
4 南静生;;我国白酒包装印刷的现状[J];中国包装;2006年03期
5 刘永熙,叶冬;我国西北地区包装设计的发展现状与思考[J];中国包装工业;2003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宏坤;关于现代包装结构形态创新的思考[D];青岛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万林;企业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J];哲学动态;1995年09期
2 陶泉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J];哲学动态;1997年02期
3 乔凡芸;论韩国企业文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4 刘元芳;;企业发展两大驱动力:企业文化与技术创新[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12期
5 张剑峰;焦宝娥;;从职业制服看城市文化[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06期
6 孙煜;;儒商精神与企业文化[J];商业时代;2006年07期
7 曹永菊;杨忠;;我国民族文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8 柳成栋;;一部独具特色的企业年鉴——《双矿集团公司年鉴》(2004~2005)[J];黑龙江史志;2007年03期
9 王洪建;;论群众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郭扬;王玉莲;;中国传统文化在企业文化中的继承与发展[J];科技创业月刊;200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先龙;程业笛;;企业文化是企业活力的源泉[A];2008湖北企业文化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王慧勇;;企业文化的“内部市场”问题[A];中国石油石化工程技术和物装手册(第二分册)[C];2003年
3 吕晓宁;;中国企业文化十批判[A];用文化提升企业竞争力——陕西省首届企业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家圣;唐显银;;浅谈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A];第五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湖北省)[C];2011年
5 杨兆平;;浅谈如何发挥企业文化的功能[A];湖北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科研成果汇编(1999-2000)[C];2001年
6 杨继军;;企业文化中的“人”道[A];2008湖北企业文化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周斌泉;;企业文化也是生产力[A];2008湖北企业文化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刘志雄;;企业文化对公司资本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分析[A];第七届全国财务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郭红菊;;论企业文化的功能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应用[A];“以德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刘波;;论保险文化建设与提升企业竞争力[A];山东省保险学会2009年“防控风险·化危为机·实现保险强省新跨越”主题征文颁奖仪式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薛兰;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N];中国化工报;2003年
2 唐骏;留住人才的企业文化[N];中国人事报;2005年
3 慕柏;优秀的企业文化才是根本[N];中国文化报;2004年
4 ;台湾企业文化的特色[N];中国文化报;2005年
5 ;企业文化—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N];广东科技报;2004年
6 经济视点报记者 张泰;五星:将慈善融入企业文化[N];经济视点报;2005年
7 俞雷;忠诚执行是一种企业文化[N];市场报;2003年
8 韩宏恩;没有企业文化,企业就不会有核心竞争力[N];山西科技报;2004年
9 卫俊生;建塑煤炭企业文化的“三要三忌”[N];中国企业报;2006年
10 郭素娥;这里火花四射[N];中国文化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沃伟东;企业文化的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6年
2 王启亮;利益相关者导向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3 文风;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赵庆惠;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5 潘国臣;保险企业创新能力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李建升;企业文化与企业绩效关联机制研究:企业社会责任视角[D];浙江大学;2008年
7 吴文盛;企业文化与民营企业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张旭;企业文化对竞争优势的影响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9 赵世刚;中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测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10 朱凌;基于全面创新视角的企业子文化创新协调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溪;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强;并购国有燃气企业后的企业文化及人力资源整合设计研究——X公司的并购整合[D];广西大学;2004年
3 李仁伟;论我国商业企业文化建设[D];吉林大学;2004年
4 霍丙森;新时期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路径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5 张婵;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传导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6 唐伟;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融合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徐杰;面向生态文明的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8 王红梅;中国民营企业企业文化建设方略[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9 舒海东;大庆石化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与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10 井上博文;企业文化会超越国家文化吗?[D];四川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616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2561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