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品牌论文 >

互联网环境下的消费者互动与品牌原产地形象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1-22 03:53
【摘要】:本文对互联网环境下消费者互动以及品牌原产地形象的形成进行新的思考、界定并考虑新的影响因素,探讨消费者互动对品牌原产地形象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的难易程度所产生的影响。通过网络在线调查,应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验证变量间的关系假设,结果表明:对原产地形象形成起重要作用的原产地认知影响变弱;对原产地形象形成起反作用的产品认知影响变强;消费者对原产地刻板印象的形成变得更加困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文涛;桑青松;;大学生消费从众心理差异性调查研究[J];心理研究;2009年01期

2 宋官东;对从众行为的再认识[J];心理科学;2002年02期

3 徐岚;;顾客为什么参与创造?——消费者参与创造的动机研究[J];心理学报;2007年02期

4 黄合水;产品评价的来源国效应[J];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霞;郭要梅;宋维维;;用户参与产品开发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王利霞;;基于认同理论下的从众研究[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0年01期

3 齐原;;大学生从众行为的调查与社会心理学分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8期

4 熊朋迪;陈洁英;;论热销榜对大学生从众消费行为的影响——以北京林业大学学生为例[J];东南传播;2011年05期

5 曾柏树;甘超;;高教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从众心理成因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7年07期

6 于玲;朱雷;杨立伟;;从众心理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中国冶金教育;2008年03期

7 赵建彬;景奉杰;余樱;;基于解释水平调节作用的自我形象一致研究[J];商业研究;2013年08期

8 姜参;赵宏霞;;B2C网络商店形象、消费者感知与购买行为[J];财经问题研究;2013年10期

9 潘安成;刘爽;;社会性偷闲能“偷出”团队创造力吗?——一个案例的探索性研究[J];管理世界;2013年08期

10 沙振权;何美贤;蒋雨薇;;顾客参与影响品牌关系质量研究[J];商业研究;201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杨皎平;侯楠;徐雷;;知识溢出对集群创新绩效的影响:以竞争程度为调节变量[A];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陈雁翎;;从众参与者中的概念隐喻:MOREIS GOOD[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赵红军;尹伯成;孙楚仁;;交易效率、工业化与城市化——一个理解中国经济内生发展的理论模型与经验证据[A];经济学(季刊)第5卷第4期(总第22期)[C];2006年

4 杨皎平;侯楠;王乐;;集群内知识溢出、知识势能与集群创新绩效[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5 蔚剑枫;欧阳桃花;胡浩松;;基于知识转移的企业跨国经营创新能力研究——以西门子为例[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市场营销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6 刘向;俞竹超;尤天慧;;面向软件企业员工知识共享的知识地图构建[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信息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7 刘红梅;;流畅体验理论应用于游泳初学者的教学研究[A];第九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建民;面向网络社区聆听客户声音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2 乔时;顾客与服务提供者关系对顾客参与中的自我服务偏见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红亮;顾客参与和员工工作满意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4 卢俊义;供应商与顾客共同创造顾客价值的机理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杨波;大规模定制产品开发中的领先用户识别与参与行为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6 吴剑琳;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对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7 成荣敏;区域形象对其特色产品购买行为作用机理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张家军;学校教育的隐性力量[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喜希格尼玛;蒙古国与中国大学生的电视广告的心理效应的比较[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晓力;不同自我监控度下制造国与契合度对品牌延伸影响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越;服装品牌来源国与产品制造国等级研究[D];东华大学;2009年

2 刘絮;国家形象与消费者品牌态度评价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毕硕;混合产品的原产地效应对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张婧;模因视角下网络语言的复制和传播[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孙静亚;跨国品牌联合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6 汪俊;基于外部质量线索理论的农产品感知质量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7 张玲;品牌名称汉译方法的消费者感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王瑞欣;从众心理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1年

9 邱睿;来源国形象及品牌形象认知对消费者购买行为之影响[D];中南大学;2005年

10 黄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外广告心理学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文博;;浅谈大学生从众消费心理及矫正[J];北方经贸;2007年07期

2 曹虹剑,姚炳洪;对从众消费行为的分析与思考[J];消费经济;2003年05期

3 宋官东;对从众行为的新认识[J];心理科学;1997年01期

4 岑国桢;对8─16岁少年儿童认同从众反应原因的研究[J];心理学报;1994年03期

5 石成奎;;大学生从众心理成因及其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甄风芮;;广告中的女性刻板印象研究[J];青年记者;2009年02期

2 杨益;;地域刻板印象研究综述[J];经营管理者;2011年02期

3 王玉;高明华;;刻板印象威胁研究述评[J];商业经济;2013年09期

4 郑坚;;消费动物与经济动物——大众传媒的中产阶层“刻板印象”分析[J];当代文坛;2007年03期

5 孙利;;大学生城乡刻板印象的内隐和外显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陈赛;张宇;姚星星;王静;;刻板印象威胁研究述评[J];人力资源管理;2012年06期

7 梁艳;;高中生对民办高校的刻板印象初探[J];商;2012年24期

8 李可丰;徐超;张慧;黄书丹;孙晓琪;;招聘中的容貌刻板印象述评[J];企业家天地;2013年01期

9 鲁子楠;;通过刻板印象看大学生的“国考热”[J];新西部(理论版);2014年05期

10 蒋小平;;广告中外国人刻板印象解析[J];青年记者;2008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房玉佩;杜秀芳;;刻板印象抑制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王沛;;刻板印象与社会情景因果建构的相互影响的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3 杨建伟;解丽丽;李寿欣;;刻板印象的信息加工模型述评[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徐德淼;唐日新;胡燕;张丽芳;;我国大学生对中国和日本刻板印象的比较[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连淑芳;;刻板印象的研究溯源[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何志芳;刘建平;;大学生性别—学科刻板印象的加工模式实验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王沛;杨亚平;;刻板印象表征中的功能性模块[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翟成蹊;李岩梅;许锋;;刻板印象与国际合作决策的关系[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李爱梅;凌文辁;李连雨;;面试决策中的内隐相貌刻板印象的实证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陶婧;樊富珉;;刻板印象对学业表现的影响及跨文化研究的启示[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艳莹;如何消除品牌形象中的刻板印象[N];中国工业报;2009年

2 管健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心理学系;刻板印象威胁研究 开启全新审视视角[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郑讴 编译;“刻板印象”影响女性从事科研[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胡建辉;改变对女性的“刻板印象”[N];法制日报;2002年

5 汤明旺;消除西部“刻板印象”[N];中国信息报;2006年

6 李嘉;用“心”克服偏见[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7 李巨川;浅谈美国媒体对中国的“刻板印象”[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8 浙江省余姚市花园小学 符国锋;抑制美术教育中的“克隆”效应[N];美术报;2006年

9 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丁小斌 郭燕;“贫穷”标签影响学生学业成绩[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10 韩向东;刻板印象与群体间的语言偏见[N];吉林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贺雯;元刻板印象及其作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包蕾萍;中国独生子女刻板印象:结构、来源和后果[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连淑芳;内隐社会认知:刻板印象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贾磊;语义刻板印象认知神经机制[D];西南大学;2013年

5 陈莉;刻板印象的心理表征:组织结构及其特性[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珊明;基于外显和内隐测量的权力刻板印象[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7 刘嘉秋;师范生对残疾学生的刻板印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8 叶海亚(Yahya Sharahili);阿拉伯人和中国人的刻板印象[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道理;身高刻板印象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2 房玉佩;抑制和认知负荷对刻板与反刻板印象可及性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颜培玲;刻板印象威胁与女性数学成绩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仇妙芹;城乡大学生内隐刻板印象及行为效应的实验研究[D];广州大学;2008年

5 李漫;大学生年龄刻板印象及其干预[D];苏州大学;2010年

6 刘栋;元刻板印象的社会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邹玉梅;容貌特征的刻板印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国礼;刻板印象抽象原型与具体样例的实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孙里宁;体形的刻板印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邹庆宇;地域刻板印象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718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25718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7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