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代工企业品牌化路径研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胡军,陶锋,陈建林;珠三角OEM企业持续成长的路径选择——基于全球价值链外包体系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8期
2 陶锋;李诗田;;全球价值链代工过程中的产品开发知识溢出和学习效应——基于东莞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8年01期
3 张杰;刘志彪;郑江淮;;出口战略、代工行为与本土企业创新——来自江苏地区制造业企业的经验证据[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年01期
4 张晔;刘志彪;;外资代工型增长模式——以中国苏州为例[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年10期
5 刘志彪;中国沿海地区制造业发展:国际代工模式与创新[J];南开经济研究;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君丽;;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升级问题[J];商业研究;2007年12期
2 高峰;;全球价值链的微观视角:基于企业层面的综述[J];商业研究;2009年05期
3 张国胜;;全球价值链驱动下的本土产业升级[J];财经科学;2009年06期
4 陈柳;刘志彪;;代工生产、自主品牌与内生激励[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竺印;;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工成本上涨的应对策略——以富士康集团为例[J];财会月刊;2011年14期
6 叶蓁;;中国出口企业凭什么拥有了较高的生产率?——来自江苏省的证据[J];财贸经济;2010年05期
7 吴妍妍;;试论当前宏观调控的几个问题[J];财贸研究;2010年02期
8 张帆;张维;;探析制造业OEM方式的产业升级路径[J];当代经济;2010年08期
9 杨立强;;中国制造业企业承接外包生产与自主创新[J];当代财经;2008年09期
10 蒋廉雄;陈广汉;;珠江三角洲地区自主品牌现状分析[J];当代港澳研究;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燕;陈翠文;;我国主要城市LED产业发展模式比较研究——来自上海、深圳、厦门、南昌产业规划的证据[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2 王凤洲;齐慧;;我国OEM企业发展的战略对策研究[A];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三十年[C];2008年
3 张永林;施发林;沈卫林;;以“低碳之事”融入“低碳之势”——浅论区域经济特色产业发展的节能减排之路[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三)[C];2010年
4 张杰;李勇;刘志彪;;外包与技术转移:基于发展中国家异质性模仿的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4期[C];2010年
5 魏浩;;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代工企业转型发展与竞争力提升策略[A];集聚优势 转型升级——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论(第二辑)[C];2009年
6 仲伟周;蔺建武;郭大为;任炳群;;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我国航空制造业升级路径研究[A];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论(第三辑)[C];2012年
7 俞荣建;;突破全球价值链治理,促进代工企业升级——基于浙江省12个代工关系的跨案例研究[A];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论(第三辑)[C];2012年
8 俞荣建;;十年根植,蓄势升级——后WTO时代本土代工企业根植升级跨案例研究与政策启示[A];中国贸易救济与产业安全论丛(2012)——第七届中国贸易救济与产业安全研究奖获奖论文集[C];2013年
9 陈丹;章静;;知识转移、技术创新与代工企业的功能升级路径 基于比亚迪的案例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10 任声策;;创新和出口的互动关系: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实证[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枝田;企业转型升级策略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2 邵明;中国软件行业服务外包的机理研究与策略分析[D];东华大学;2010年
3 刘广生;基于价值链的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窦一杰;电子行业绿化供应链实现途径的博弈及评价模型[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吕新军;国际外包及其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李军;企业多重异质性与出口行为:Melitz模型的拓展与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杜宇玮;国际代工的锁定效应及其超越[D];南京大学;2011年
8 陈崇;房地产价格波动及其宏观效应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张兴瑞;全球价值链分工双面效应下中国县域产业升级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肖志雄;服务代理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骠宇;全球价值链分工下湖南产业转型升级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刘媛媛;代工企业精益生产应用模型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王亚男;代工企业与品牌商合作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探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马伟伟;外资代工模式下本土企业升级的市场环境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5 何坚;基于要素供给条件变化的产业发展成本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6 葛翠翠;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7 王伟佳;无锡市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实证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8 彭继贤;SG公司基于竞争战略的并购战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杜玉;定牌加工商标侵权的混淆原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10 刘善海;基于核心能力构建的代工企业转型升级[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先良;中国企业从OEM升级到OBM的商业模式抉择[J];财贸经济;2003年09期
2 张杰;刘志彪;;套利行为、技术溢出介质与我国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困境与突破[J];当代经济科学;2007年03期
3 潘悦;在全球化产业链条中加速升级换代——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升级状况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6期
4 余伟萍,崔苗;经济全球化下基于企业能力的价值链优化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5期
5 刘景江;网络时代的外包模式[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11期
6 李雷鸣,陈俊芳;理解企业外包决策的一个概念框架[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4期
7 张辉;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5期
8 胡军,陶锋,陈建林;珠三角OEM企业持续成长的路径选择——基于全球价值链外包体系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8期
9 刘志彪;张杰;;全球代工体系下发展中国家俘获型网络的形成、突破与对策——基于GVC与NVC的比较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5期
10 刘海虹,王长征;内部化与外包——企业价值链活动范围的确定[J];管理世界;2003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子荷;;代工企业的弯道挑战[J];中外管理;2007年07期
2 魏浩;;国际金融危机与我国代工企业的转型发展[J];国际贸易;2009年06期
3 魏浩;;关于我国“代工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思考[J];经济界;2009年04期
4 吕黎;;中国代工企业特色的升级战略路径研究[J];企业活力;2009年10期
5 聂正安;钟素芳;;知识转移、网络嵌入与国际代工企业成长[J];经济地理;2010年06期
6 裴晓芬;;本土代工企业的竞争力构成要素及提升策略探析[J];江苏商论;2010年12期
7 刘金松;;两家代工企业的内迁之路[J];决策;2010年08期
8 江虹;钱祥春;;试析服装代工企业订单评审问题[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年05期
9 刘革;;代工企业如何创牌[J];销售与市场(管理版);2012年03期
10 龚锋;;我国外向型代工企业实施战略转型的方向与思路[J];宏观经济研究;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魏浩;;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代工企业转型发展与竞争力提升策略[A];集聚优势 转型升级——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论(第二辑)[C];2009年
2 俞荣建;;十年根植,蓄势升级——后WTO时代本土代工企业根植升级跨案例研究与政策启示[A];中国贸易救济与产业安全论丛(2012)——第七届中国贸易救济与产业安全研究奖获奖论文集[C];2013年
3 俞荣建;;突破全球价值链治理,促进代工企业升级——基于浙江省12个代工关系的跨案例研究[A];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论(第三辑)[C];2012年
4 孔庆江;刘仁平;胡峰;;纺织品跨国代工企业的知识产权困境及其对策[A];集聚优势 转型升级——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论(第二辑)[C];2009年
5 陈丹;章静;;知识转移、技术创新与代工企业的功能升级路径 基于比亚迪的案例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曾友超;泉州服装亟待走出代工困局[N];中国服饰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方辉 唐清建;东莞代工企业:生死一线[N];中国经营报;2010年
3 民族证券 王晓艳;代工企业内迁 内陆交通运输业受益[N];证券时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罗林林;达芬奇启示:三个抓手避免代工风险[N];东莞日报;2011年
5 刘传书;机器人不是代工企业的出路[N];科技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霍玉菡 杨颖 魏小央 实习记者 杨t,
本文编号:25733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2573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