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品牌论文 >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庆品牌可变式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0 11:10
  以设计理论和实际案例为研究基础,分析新媒体环境下校庆品牌设计传播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可变式设计可为高校校庆品牌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可变式设计的根本在于内部设计逻辑,而品牌设计外在形象的呈现则在于品牌内部可变式思维地树立。这是一个由可见和不可见共同构成的自内而外的有机整体,其中,内在是一种高度,外在是一种附加值。需要明确的是,校庆品牌设计需跟随时代和传播环境的变化,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和解决问题。从三个方向提出在高校校庆品牌设计过程中运用可变式设计思维的基本策略。 

【文章来源】: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42(07)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庆品牌可变式设计研究


苹果公司设计的可变式标识

奥运会,东京,品牌


2.动态标识特点除平面表现外,可变式设计可基于新媒体环境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动态识别,能够全方位地加强品牌塑造的整体性概念。在传统的品牌设计系统中,基础部分的构成包括品牌标志、品牌标准字体、品牌色彩和品牌辅助图形等。可变式的设计手段可以为基础部分的识别带来新的可视化感受,为各部分线上动态效果增添可识别的解构要素,从而丰富设计元素的意义,使受众在品牌基础元素变化间感受品牌内在的意义。[5]58-61例如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徽标设计(见图2)就运用了可变式的设计手法。其由3种不同形状的四边形连接而成,分别代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思想。该设计契合了“多样而统一”的设计理念。奥运会不仅是体育赛事的平台,同样也致力于扩展奥运品牌的多样性。在后期应用环节中,如在品牌海报、品牌网页、品牌视频等内容中,该项设计将设计原型加以延展并赋予设计原型以具体的可变式操作——无论是基于主视觉的延伸、色彩的变幻还是动态事件的演变,事实证明,只要找到符合品牌定位的传达模式并经由品牌核心概念的可视化组合,就可以在线上实现强有力的品牌传播效果。这也证明了除了具有个性化、变化性、互动性的传播特点外,可变式品牌设计还具有强大的线上线下整合的功能性特点,其成为新媒体语境下树立品牌形象的必要设计手段。

校庆,浙江,大学,目标受众


新的媒介传播推动了对目标受众群体的细分,个体传播崛起,信息传播变得去中心化,受众变得分散化,以往犹如克隆一般的视觉符号传播明显已经不适应当前的传播环境。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需要满足目标受众的多样化需求,应对受众差异结构细分带来的设计挑战。例如,浙江大学120周年华诞主体形象设计(见图3),敢于摆脱国内周年数字设计的传统方式,采用可变式设计手法,以浙大校徽“求是鹰”为图形主体,采撷七色光谱,编织七彩华服,用以承载贯穿浙大60年办学历程的“求是创新”校训、“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浙大人共同价值观和“海纳江河、启真厚德、开物前民、树我邦国”的浙大精神[6]。12个可变式图案绚丽多彩,在原来的校徽中添置了专属的情感需求,不同的校区、不同的学子,总能在一个图案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青春记忆。这次的校庆品牌以不同的造型和视觉效果在多种媒介中传播,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并获得了一致好评。需要明确的是,可变式设计需要针对复杂的个体进行多变性研究,多变性策略需从差异化分析入手。对于高校校庆品牌设计来说,差异化定位可以从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目标受众、情感体验等方面着手研究并进行相应设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可变式品牌识别设计的整体性意识[J]. 何星池,孙茜.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2]新媒体下的可变式品牌设计趋势研究[J]. 何星池.  设计艺术研究. 2017(02)
[3]大学校庆:文化与形象的再生产[J]. 袁广林.  教育评论. 2011(04)



本文编号:29889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29889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3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