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品牌论文 >

新媒体事件的主观性建构 ——基于赵宇案叙事模式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1-01-21 07:10
  依托互联网生发、壮大的新媒体事件有着强大的公共能量场,既可以推动构建公民社会,也可能导致舆论暴力。媒体是影响其作用走向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赵宇案叙事模式的分析,应用叙事学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揭示了媒体在新媒体事件生成过程中的主观报道行为及其具体表现,追溯了媒体使用主观性叙事的动因和效果,并针对其中的负面影响从政府、媒体和受众三方视角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推动媒体文化和政治文明良性发展。研究发现,福建新闻频道在对赵宇案的两次报道中,使用了戏剧式叙事模式。通过建构二元对立、围绕人物组构情节、遵循从话语到主题的语义结构,将赵宇塑造成“平民英雄”的人物形象,并通过借助人物建构正义感的中心策略、中观修辞和平民叙事策略凸显人文关怀,引发受众共鸣。而戏剧式叙事模式和上述叙事策略的主观性就体现在,媒体及新闻从业者的个人意志和价值判断借此渗透进新闻报道当中,打破了“客观”、“平衡”和“中立”原则。虽然本文以福建新闻频道对赵宇案的相关报道为分析对象,但事实上,戏剧式叙事模式在新闻媒体中的应用具有遍及性和广泛性。基于此,笔者对其使用动因的分析和考察就具有更为普遍的意义。经笔者研究发现,戏剧式叙事模式是媒体在... 

【文章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新媒体事件的主观性建构 ——基于赵宇案叙事模式的分析


赵宇案时间线索示意图

趋势图,指数,趋势,媒介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2居不下,并数次占据新闻头条,成为最高检向公众传达法律温度、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典型案例,是2019年最为经典的新媒体事件之一。图1-2赵宇案时间线索示意图在众多新闻媒体中,福建新闻频道最早对赵宇案做出报道,并同步到微博账号,成为其他媒体进行后续报道的基础和依托。福建新闻频道以巧妙的叙事学手法为赵宇案奠定了新闻基调,规定了传播方向。因此,选择福建新闻频道的报道文本为研究对象,无论是在事件代表性还是新媒体典型性上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涉及赵宇案的研究文献并不多见,以“赵宇案”为主题词在知网上进行搜索,共三篇相关文章,分别是《新媒体环境下对媒介监督与媒介审判的分析——以“赵宇案”和“药家鑫案”为例》、《关于“防卫限度”的思考——以赵宇案为例》和《以现场和多维传播最大程度还原真相——“福建赵宇案”记者手记》。图1-3赵宇案百度指数关键词搜索趋势李筱在《新媒体环境下对媒介监督与媒介审判的分析——以“赵宇案”和“药家鑫案”为例》一文中,将“药家鑫案”视作媒介与司法进行恶性互动的典型:新媒体的失实报道和主观性倾向构造出了“药家鑫该杀”的舆论浪潮,利用媒介审判影响司法客观性;将“赵宇案”定义为媒介对司法的良性监督,推动了司法改革和进步[51]。樊普在《关于“防卫限度”的思考——以赵宇案为例》一文中,通过分析赵宇案阐释了我国正当防卫限度的内涵及适用问题。文章指出,《刑法》未能针对正当

条图,文献主题


魑?教宕右嫡撸??逦蛐挛耪孚校?筒荒芙隼硇缘嘏怨郏?挂?斡氲绞录?腥ィ?因为“新闻中除了事件本身,当事人的生活故事也是新闻的主角”[53]。作者进一步说明了前后方联动策划的重要性,指出上游新闻在赵宇案发酵后的三天时间里,通过前后台联动,采访初期记者与编辑一道拟定采访主线、提纲和报道方式,共发布12篇报道,5条原创视频和一条图表报道,全网点击量过亿人次。由此不难看出,通过后期编辑,叙事者的情感倾向被予以肯定;通过对新闻人物的生活细节和心理状态进行描绘,叙事者的叙事意图被内嵌在新闻报道当中。图1-4赵宇案文献主题分布以“赵宇案”为关键词在知网进行全文搜索,共得到88篇文章,但赵宇案并非上述文章的主体内容。如周晓宇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缺失问题研究》一文中指出,传统媒体的专业主义缺失问题在新媒体时代日益凸显,“媒介审判”的频繁出现就是其重要表现[54]。并以2016年的“山东辱母案”为例说明媒体在审必要限防卫行为度不法侵害司法实践公安机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媒体环境下对媒介监督与媒介审判的分析——以“赵宇案”和“药家鑫案”为例[J]. 李筱.  视听. 2019(09)
[2]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缺失问题研究[J]. 周晓宇.  新闻研究导刊. 2019(11)
[3]关于“防卫限度”的思考——以赵宇案为例[J]. 樊普.  法制与经济. 2019(05)
[4]以现场和多维传播最大程度还原真相——“福建赵宇案”记者手记[J]. 时婷婷.  传媒评论. 2019(03)
[5]舆论解读的新视角:置新媒体事件于互动仪式理论视域下分析[J]. 刘士超.  东南传播. 2018(10)
[6]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思想方略和实践[J]. 杨中原.  法制博览. 2018(27)
[7]新媒体事件运行的多重机制及治理策略[J]. 李阳.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8(04)
[8]“四个全面”之全面依法治国[J]. 周启学.  现代经济信息. 2018(11)
[9]探究电视新闻节目叙事的主观性[J]. 郑嘉惠.  新闻研究导刊. 2017(21)
[10]叙事学语境下的热点法治事件报道技术[J]. 范玉吉,杨心怡.  编辑之友. 2017(11)

博士论文
[1]基于脑电信号分析的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框架效应研究[D]. 冯彦东.浙江大学 2013
[2]新闻叙事的主观性研究[D]. 李凌燕.复旦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网络时代环境维权行动中的媒介动员:策略及效果[D]. 张倩.重庆大学 2017
[2]论新媒体对事件的重构[D]. 张婷.苏州大学 2014
[3]社会变迁中的新媒体事件研究[D]. 戴舒婷.西北大学 2011
[4]全媒体背景下媒介事件传播研究[D]. 钟世潋.西南政法大学 2011
[5]李锐小说的悲剧意蕴[D]. 王秀红.河北师范大学 2010
[6]胡玫作品英雄叙事特征研究[D]. 王海潮.河北师范大学 2010
[7]网上公共领域影响公共决策的路径研究[D]. 杨岚.北京邮电大学 2010
[8]我国英语新闻灾难报道叙事学分析[D]. 张钰晨.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9
[9]论新闻制作中的修辞运用[D]. 汪正文.广西大学 2007
[10]网络文字新闻的话语结构分析[D]. 林楠.东北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907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29907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2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