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初中生民族音乐欣赏能力调查研究 ——以六所初中为例
发布时间:2021-05-23 01:36
民族音乐的欣赏是民族音乐教学中的重要领域,通过对民族音乐的欣赏可以培养学生听懂我们的民族音乐,通过感知音响、体验情绪情感从中得到审美情趣,同时发展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理解,最终可以使学生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民族音乐欣赏能力进行调查研究,可以促进初中学生民族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促进音乐教师民族音乐欣赏教学能力提高、为学者提供初中学生民族音乐欣赏能力研究的可参考资料。本论文旨在探讨上海市初中生民族音乐欣赏能力表现,并探讨性别、校外是否参加音乐兴趣特长班等因素对初中生民族音乐欣赏能力表现是否产生影响,进而根据产生影响因素的可能性原因为如何提高学生民族音乐欣赏能力提供参考性建议。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编制《上海市初中生民族音乐欣赏能力调查问卷》、运用问卷调查法进行上海市初中生民族音乐欣赏能力实地调查。通过便利取样和目标式抽样得到六所初中,其中两所有民族乐团且民乐团为学校品牌特色,两所有民族乐团(民乐团不是学校品牌特色),两所无民族乐团(亦无西洋乐团);每所学校采取简单随机抽样中抽签的方式抽取50名八年级学生。笔者于2019年10月份开始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并收集数据后,利用SPSS...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1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 聚焦民族音乐欣赏的缘由
二 聚焦上海市区域研究的缘由
第二节 立题意义
一 促进初中学生民族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
二 促进教师民族音乐欣赏教学能力提高
三 为学者提供初中生民族音乐欣赏能力研究的可参考资料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待回答问题
一 研究目的
二 待回答问题
第四节 研究范围与限制
一 研究范围
二 研究限制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一 建构初中生民族音乐欣赏能力的构成框架
二 制作初中生民族音乐欣赏能力的测量工具
第五节 名词解释
一 民族音乐
二 民族音乐欣赏能力
三 初中生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内外音乐欣赏教学的相关研究
一 国内民族音乐欣赏教学的相关研究
二 国外音乐欣赏教学的相关研究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与总结
第二节 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相关研究
一 学生音乐能力的相关研究
二 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构成与培养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与总结
第三节 上海市初中生民族音乐欣赏能力构成与论证
一 对上海市现行课标及教材“民族音乐欣赏”部分的解读
二 对上海市初中生民族音乐欣赏能力构成的论证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节 研究框架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抽样
一 研究对象
二 样本抽取
第三节 研究工具
一 问卷的开发与编制
二 问卷内容与题目类型
三 问卷的效度与信度
四 预试试题项目分析
五 正式问卷形成
第四节 实施流程和计分方式
第五节 资料分析
第六节 研究进度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第一节 正式样本基本资料统计分析
一 正式样本性别分布
二 正式样本校外音乐兴趣特长班参与情况
三 正式样本校外民族音乐兴趣特长班参与情况
第二节 上海市初中生(全体研究对象)民族音乐欣赏能力
一 整体样本民族音乐欣赏能力表现全貌
二 整体样本民族音乐欣赏能力不同维度表现概况
三 不同类型学校整体样本民族音乐欣赏能力表现概况
第三节 不同因素对研究对象民族音乐欣赏能力表现的影响分析
一 性别对研究对象民族音乐欣赏能力表现的影响分析
二 校外是否参加音乐兴趣特长班对研究对象民族音乐欣赏能力表现的影响分析
三 校外是否参加民族音乐兴趣特长班对研究对象民族音乐欣赏能力表现的影响分析
四 学校使用教材版本对研究对象民族音乐欣赏能力表现的影响分析
五 学校性质对研究对象民族音乐欣赏能力表现的影响分析
六 民乐团相关因素对研究对象民族音乐欣赏能力表现的影响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 上海市初中生民族音乐欣赏能力表现的现状
二 上海市初中生民族音乐欣赏能力表现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研究建议
一 对音乐教师的建议
二 对家长的建议
三 对学校民乐团的建议
四 对本研究的反思与对未来相关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上海市初中音乐教材民族民间音乐部分解读
附录 B 问卷编制所用蓝本原始版及笔者翻译
附录 C 专家效度综合
附录 D 学校民族音乐教学基本状况调查表
附录 E 上海市初中生民族音乐欣赏能力调查问卷
附录 F 上海市初中生民族音乐欣赏能力调查研究现场照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初中民族器乐欣赏教学的有效性初探——以“刘天华、华彦钧的音乐人生”一课为例[J]. 张翔. 艺术教育. 2019(03)
[2]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思考[J]. 韩彦婷,尹爱青.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4)
[3]借助实证研究寻求更有效的学习[J]. 钟启泉. 基础教育论坛. 2018(03)
[4]论音乐能力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J]. 王杭,周临舒. 福建艺术. 2017(03)
[5]教育实证研究的“德国视野”与“德国经验”——底特里希·本纳与李政涛、彭韬的对话[J]. 底特里希·本纳,李政涛,彭韬.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03)
[6]香港小学生音乐创作动机的影响因素研究[J]. 梁宝华,刘沛. 中国音乐. 2017(02)
[7]中国教育需要实证研究[J]. 袁振国. 中国教育学刊. 2017(02)
[8]201年全国中小学音乐素养监测——四年级音乐监测卷(讨论稿A)预测试分析报告[J]. 林瑶.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7(01)
[9]音乐表现能力监测的国内外进展及我国的初步探索[J]. 李燕芳,陈福美,吴斌. 艺术教育. 2017(Z1)
[10]论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J]. 韦静,韦生. 中国校外教育. 2016(17)
博士论文
[1]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民族性研究[D]. 金顺爱.东北师范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上海市小学五年级学生音色听辨能力的调查研究[D]. 曹海燕.华东师范大学 2018
[2]上海市初级中学京剧课堂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 赵莉.华东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02034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1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 聚焦民族音乐欣赏的缘由
二 聚焦上海市区域研究的缘由
第二节 立题意义
一 促进初中学生民族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
二 促进教师民族音乐欣赏教学能力提高
三 为学者提供初中生民族音乐欣赏能力研究的可参考资料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待回答问题
一 研究目的
二 待回答问题
第四节 研究范围与限制
一 研究范围
二 研究限制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一 建构初中生民族音乐欣赏能力的构成框架
二 制作初中生民族音乐欣赏能力的测量工具
第五节 名词解释
一 民族音乐
二 民族音乐欣赏能力
三 初中生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内外音乐欣赏教学的相关研究
一 国内民族音乐欣赏教学的相关研究
二 国外音乐欣赏教学的相关研究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与总结
第二节 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相关研究
一 学生音乐能力的相关研究
二 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构成与培养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与总结
第三节 上海市初中生民族音乐欣赏能力构成与论证
一 对上海市现行课标及教材“民族音乐欣赏”部分的解读
二 对上海市初中生民族音乐欣赏能力构成的论证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节 研究框架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抽样
一 研究对象
二 样本抽取
第三节 研究工具
一 问卷的开发与编制
二 问卷内容与题目类型
三 问卷的效度与信度
四 预试试题项目分析
五 正式问卷形成
第四节 实施流程和计分方式
第五节 资料分析
第六节 研究进度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第一节 正式样本基本资料统计分析
一 正式样本性别分布
二 正式样本校外音乐兴趣特长班参与情况
三 正式样本校外民族音乐兴趣特长班参与情况
第二节 上海市初中生(全体研究对象)民族音乐欣赏能力
一 整体样本民族音乐欣赏能力表现全貌
二 整体样本民族音乐欣赏能力不同维度表现概况
三 不同类型学校整体样本民族音乐欣赏能力表现概况
第三节 不同因素对研究对象民族音乐欣赏能力表现的影响分析
一 性别对研究对象民族音乐欣赏能力表现的影响分析
二 校外是否参加音乐兴趣特长班对研究对象民族音乐欣赏能力表现的影响分析
三 校外是否参加民族音乐兴趣特长班对研究对象民族音乐欣赏能力表现的影响分析
四 学校使用教材版本对研究对象民族音乐欣赏能力表现的影响分析
五 学校性质对研究对象民族音乐欣赏能力表现的影响分析
六 民乐团相关因素对研究对象民族音乐欣赏能力表现的影响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 上海市初中生民族音乐欣赏能力表现的现状
二 上海市初中生民族音乐欣赏能力表现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研究建议
一 对音乐教师的建议
二 对家长的建议
三 对学校民乐团的建议
四 对本研究的反思与对未来相关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上海市初中音乐教材民族民间音乐部分解读
附录 B 问卷编制所用蓝本原始版及笔者翻译
附录 C 专家效度综合
附录 D 学校民族音乐教学基本状况调查表
附录 E 上海市初中生民族音乐欣赏能力调查问卷
附录 F 上海市初中生民族音乐欣赏能力调查研究现场照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初中民族器乐欣赏教学的有效性初探——以“刘天华、华彦钧的音乐人生”一课为例[J]. 张翔. 艺术教育. 2019(03)
[2]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思考[J]. 韩彦婷,尹爱青.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4)
[3]借助实证研究寻求更有效的学习[J]. 钟启泉. 基础教育论坛. 2018(03)
[4]论音乐能力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J]. 王杭,周临舒. 福建艺术. 2017(03)
[5]教育实证研究的“德国视野”与“德国经验”——底特里希·本纳与李政涛、彭韬的对话[J]. 底特里希·本纳,李政涛,彭韬.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03)
[6]香港小学生音乐创作动机的影响因素研究[J]. 梁宝华,刘沛. 中国音乐. 2017(02)
[7]中国教育需要实证研究[J]. 袁振国. 中国教育学刊. 2017(02)
[8]201年全国中小学音乐素养监测——四年级音乐监测卷(讨论稿A)预测试分析报告[J]. 林瑶.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7(01)
[9]音乐表现能力监测的国内外进展及我国的初步探索[J]. 李燕芳,陈福美,吴斌. 艺术教育. 2017(Z1)
[10]论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J]. 韦静,韦生. 中国校外教育. 2016(17)
博士论文
[1]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民族性研究[D]. 金顺爱.东北师范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上海市小学五年级学生音色听辨能力的调查研究[D]. 曹海燕.华东师范大学 2018
[2]上海市初级中学京剧课堂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 赵莉.华东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020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3202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