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品牌形象传播的现状及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3 14:16
博物馆作为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以教育、研究、欣赏为目的征集、研究、保护、传播并展示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博物馆品牌形象传播,是保证博物馆自身发展、作用发挥的重要手段。一座博物馆,不管其馆藏之丰富,研究之深入,若是品牌形象传播不力,那么也只能是孤芳自赏,束之高阁。本文主要从四个部分探讨博物馆品牌形象传播的新趋势研究。第一个部分主要阐述博物馆品牌形象传播及新趋势相关概念;第二个部分主要阐述博物馆品牌形象传播的现状及特点,主要采用区分层次的方式,对各层次博物馆品牌传播现状进行分析。第三个部分主要分析博物馆品牌形象传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第四个部分主要是针对博物馆品牌传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未来调整与发展的思路。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博物馆与社交媒体关系的研究
1.3.2 互联网时代博物馆受众的研究
1.3.3 博物馆品牌形象的研究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博物馆品牌形象传播概述
2.1 博物馆品牌与品牌形象传播
2.2 博物馆品牌形象传播的基本要素
2.3 博物馆品牌形象传播回溯
第3章 博物馆品牌形象传播的现状及特点
3.1 各类博物馆品牌形象传播现状
3.1.1 大型综合类博物馆传播现状
3.1.2 专题性博物馆传播现状一以八大山人纪念馆为例
3.1.3 行业型博物馆品牌形象传播现状
3.2 博物馆品牌形象传播模式分析
3.2.1 单向直线性传播模式
3.2.2 双向循环传播模式
3.2.3 多向互动传播模式
3.3 当前博物馆品牌形象传播特点
3.3.1 立足馆藏特色,创新式挖掘文化内涵
3.3.2 巧用社交媒介,满足不同受众群体需求
3.3.3 注重合作交流,推动社会教育与公益活动
第4章 博物馆品牌形象传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江西省内博物馆品牌形象传播”的调查
4.1.1 问卷调查的实际操作
4.1.2 问卷发放数量及人口统计学数据
4.1.3 调查内容数据分析
4.2 博物馆品牌形象传播存在的问题
4.2.1 受关注程度不高,数字化媒体发展失衡
4.2.2 传播内容形式固化,难以体现自身特点
4.2.3 自身管理经营不善,馆藏缺乏吸引力
4.2.4 交互功能发展滞后,缺少对外交流活动
4.3 博物馆品牌形象传播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4.3.1 传播理念滞后
4.3.2 专业人才队伍缺乏
4.3.3 体制机制限制
4.3.4 盲目建设发展
4.3.5 运营资金不足
第5章 博物馆品牌形象传播的发展思路
5.1 传播理念更加契合需要
5.1.1 人才队伍的丰富完善
5.1.2 传统展陈的自我革新
5.1.3 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
5.2 体制机制更加灵活开放
5.3 整体建设更加紧贴时代要求
5.3.1 内化于心:核心价值的时代传承
5.3.2 外化于形:契合特点的场馆建设
5.3.3 延伸于物:日益繁荣的文创产业
5.4 整合传播资源,突出传播效果
5.5 引入考评机制,促进主动作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江西省内博物馆品牌形象传播的问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社交媒体在博物馆传播中的有效应用[J]. 陈强.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 2020(05)
[2]文化IP生态圈及工业设计视角下我国博物馆文创的发展之道——以北京故宫博物院为例[J]. 林秋圆. 普洱学院学报. 2020(01)
[3]从分众传播的角度思考博物馆展览——以南京博物院的展览实践为例[J]. 刘文涛. 中国博物馆. 2019(04)
[4]苏州博物馆品牌建立对策研究[J]. 吕晶晶. 视听. 2019(11)
[5]基于MWCI的国家一级博物馆新媒体平台传播力研究[J]. 米雪. 新媒体研究. 2019(14)
[6]社会化媒体时代博物馆品牌传播策略分析[J]. 张瑶. 视听. 2019(07)
[7]论社交媒体在博物馆中的有效应用[J]. 李冯添.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09)
[8]从《国家宝藏》看文博类品牌传播和文化传承[J]. 潘崎铭,王慧灵. 戏剧之家. 2019(14)
[9]以青少年为受众的博物馆App交互界面设计[J]. 林海燕,李智德,刘麟君,黄悦钦. 新媒体研究. 2018(21)
[10]博物馆品牌化运用——以故宫博物院为例[J]. 张晋.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11)
硕士论文
[1]全媒体环境下中国博物馆品牌传播研究[D]. 袁嘉慧.西北大学 2019
[2]新媒体在地方综合性博物馆信息传播中的运用研究[D]. 龙泉.西南大学 2012
[3]我国博物馆观众初步研究[D]. 王娟.吉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02676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博物馆与社交媒体关系的研究
1.3.2 互联网时代博物馆受众的研究
1.3.3 博物馆品牌形象的研究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博物馆品牌形象传播概述
2.1 博物馆品牌与品牌形象传播
2.2 博物馆品牌形象传播的基本要素
2.3 博物馆品牌形象传播回溯
第3章 博物馆品牌形象传播的现状及特点
3.1 各类博物馆品牌形象传播现状
3.1.1 大型综合类博物馆传播现状
3.1.2 专题性博物馆传播现状一以八大山人纪念馆为例
3.1.3 行业型博物馆品牌形象传播现状
3.2 博物馆品牌形象传播模式分析
3.2.1 单向直线性传播模式
3.2.2 双向循环传播模式
3.2.3 多向互动传播模式
3.3 当前博物馆品牌形象传播特点
3.3.1 立足馆藏特色,创新式挖掘文化内涵
3.3.2 巧用社交媒介,满足不同受众群体需求
3.3.3 注重合作交流,推动社会教育与公益活动
第4章 博物馆品牌形象传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江西省内博物馆品牌形象传播”的调查
4.1.1 问卷调查的实际操作
4.1.2 问卷发放数量及人口统计学数据
4.1.3 调查内容数据分析
4.2 博物馆品牌形象传播存在的问题
4.2.1 受关注程度不高,数字化媒体发展失衡
4.2.2 传播内容形式固化,难以体现自身特点
4.2.3 自身管理经营不善,馆藏缺乏吸引力
4.2.4 交互功能发展滞后,缺少对外交流活动
4.3 博物馆品牌形象传播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4.3.1 传播理念滞后
4.3.2 专业人才队伍缺乏
4.3.3 体制机制限制
4.3.4 盲目建设发展
4.3.5 运营资金不足
第5章 博物馆品牌形象传播的发展思路
5.1 传播理念更加契合需要
5.1.1 人才队伍的丰富完善
5.1.2 传统展陈的自我革新
5.1.3 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
5.2 体制机制更加灵活开放
5.3 整体建设更加紧贴时代要求
5.3.1 内化于心:核心价值的时代传承
5.3.2 外化于形:契合特点的场馆建设
5.3.3 延伸于物:日益繁荣的文创产业
5.4 整合传播资源,突出传播效果
5.5 引入考评机制,促进主动作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江西省内博物馆品牌形象传播的问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社交媒体在博物馆传播中的有效应用[J]. 陈强.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 2020(05)
[2]文化IP生态圈及工业设计视角下我国博物馆文创的发展之道——以北京故宫博物院为例[J]. 林秋圆. 普洱学院学报. 2020(01)
[3]从分众传播的角度思考博物馆展览——以南京博物院的展览实践为例[J]. 刘文涛. 中国博物馆. 2019(04)
[4]苏州博物馆品牌建立对策研究[J]. 吕晶晶. 视听. 2019(11)
[5]基于MWCI的国家一级博物馆新媒体平台传播力研究[J]. 米雪. 新媒体研究. 2019(14)
[6]社会化媒体时代博物馆品牌传播策略分析[J]. 张瑶. 视听. 2019(07)
[7]论社交媒体在博物馆中的有效应用[J]. 李冯添.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09)
[8]从《国家宝藏》看文博类品牌传播和文化传承[J]. 潘崎铭,王慧灵. 戏剧之家. 2019(14)
[9]以青少年为受众的博物馆App交互界面设计[J]. 林海燕,李智德,刘麟君,黄悦钦. 新媒体研究. 2018(21)
[10]博物馆品牌化运用——以故宫博物院为例[J]. 张晋.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11)
硕士论文
[1]全媒体环境下中国博物馆品牌传播研究[D]. 袁嘉慧.西北大学 2019
[2]新媒体在地方综合性博物馆信息传播中的运用研究[D]. 龙泉.西南大学 2012
[3]我国博物馆观众初步研究[D]. 王娟.吉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026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3202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