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微薄的社会化媒体品牌监控管理系统
发布时间:2021-09-08 20:47
随着国内社会化媒体的普及和不断发展,中国企业对社会化媒体品牌传播和营销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但是由于当前的品牌监控系统大多是对传统媒体渠道和互联网传统网站进行监控,不能对新兴的社会化媒体进行监控和管理,而社会化媒体上的品牌信息往往又具有碎片化、时效性、快速爆炸、链式反应等特点。围绕社会化媒体的品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影响了国内企业的品牌提升,甚至可能造成极大的危机公关事件。因此,构建一个专业化的社会化媒体品牌监控系统,以满足中国企业日益增长的社会化媒体品牌管理的需求,已经成为了中国企业在社会化媒体运营方面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企业社会化媒体品牌监控的现状,明确社会化媒体品牌监控的传播特征、系统功能定位和核心业务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以微博为基础的社会化媒体品牌监控系统的总体结构、系统架构和子系统设计。基于舆情监控技术、文本分析技术和数据搜索技术分析了子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其中重点讨论了监控子系统、分析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和报表子系统等。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社会化媒体品牌与广告现状
1.2 新浪微博知名企业品牌监控问题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1.4 本文的篇章结构
第二章 面向微博的品牌监控系统核心技术
2.1 舆情监控技术
2.2 文本分析技术
2.3 数据搜索技术
2.4 监控分析与匹配
2.5 品牌调查技术
第三章 面向微博的品牌监控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3.1 社会化媒体品牌传播特征
3.2 社会化媒体品牌监控需求
3.3 SMLS系统功能定位
3.4 SMLS系统主要业务分析
第四章 面向微博的品牌监控管理系统设计
4.1 品牌监控系统(SMLS)的总体设计
4.2 SMLS总体架构设计
4.3 系统软件结构设计
4.4 监控子系统
4.5 分析子系统
4.6 管理子系统
4.7 报表子系统
4.8 报告汇总系统
第五章 面向微博的品牌监控系统的实现
第六章 结论
6.1 基于微博的SMLS系统特点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企业微博营销效果和粉丝数量的短期互动模型[J]. 金永生,王睿,陈祥兵. 管理科学. 2011(04)
[2]社会化媒体的品牌营销[J]. 赵苑君. 信息通信. 2011(03)
[3]浅谈社会化媒体消费者行为及产品营销策略[J]. 王颖. 经济视角. 2011(04)
[4]从“文本分析”到“理解媒介”——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发展[J]. 韩明莲. 东岳论丛. 2010(11)
[5]网络环境下的舆情监控对象研究[J]. 高红玲,张中全. 新闻界. 2009(05)
[6]K-MEANS算法中的K值优化问题研究[J]. 杨善林,李永森,胡笑旋,潘若愚.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6(02)
[7]网络广告的品牌传播理论初探[J]. 熊澄宇,孙剑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07)
[8]全文检索字索引技术的研究与实现[J]. 曹元大,贺海军,涂哲明,王琴. 计算机工程. 2002(06)
[9]中文搜索引擎的原理剖析及开发实现技术[J]. 李志蜀,李果.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1(11)
本文编号:3391460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社会化媒体品牌与广告现状
1.2 新浪微博知名企业品牌监控问题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1.4 本文的篇章结构
第二章 面向微博的品牌监控系统核心技术
2.1 舆情监控技术
2.2 文本分析技术
2.3 数据搜索技术
2.4 监控分析与匹配
2.5 品牌调查技术
第三章 面向微博的品牌监控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3.1 社会化媒体品牌传播特征
3.2 社会化媒体品牌监控需求
3.3 SMLS系统功能定位
3.4 SMLS系统主要业务分析
第四章 面向微博的品牌监控管理系统设计
4.1 品牌监控系统(SMLS)的总体设计
4.2 SMLS总体架构设计
4.3 系统软件结构设计
4.4 监控子系统
4.5 分析子系统
4.6 管理子系统
4.7 报表子系统
4.8 报告汇总系统
第五章 面向微博的品牌监控系统的实现
第六章 结论
6.1 基于微博的SMLS系统特点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企业微博营销效果和粉丝数量的短期互动模型[J]. 金永生,王睿,陈祥兵. 管理科学. 2011(04)
[2]社会化媒体的品牌营销[J]. 赵苑君. 信息通信. 2011(03)
[3]浅谈社会化媒体消费者行为及产品营销策略[J]. 王颖. 经济视角. 2011(04)
[4]从“文本分析”到“理解媒介”——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发展[J]. 韩明莲. 东岳论丛. 2010(11)
[5]网络环境下的舆情监控对象研究[J]. 高红玲,张中全. 新闻界. 2009(05)
[6]K-MEANS算法中的K值优化问题研究[J]. 杨善林,李永森,胡笑旋,潘若愚.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6(02)
[7]网络广告的品牌传播理论初探[J]. 熊澄宇,孙剑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07)
[8]全文检索字索引技术的研究与实现[J]. 曹元大,贺海军,涂哲明,王琴. 计算机工程. 2002(06)
[9]中文搜索引擎的原理剖析及开发实现技术[J]. 李志蜀,李果.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1(11)
本文编号:33914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3391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