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肇庆地区的旅游活动及其启示
发布时间:2021-11-08 07:12
基于《肇庆府志》《广东新语》《南越笔记》《岭南风物记》等历史资料,运用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从旅游背景、旅游资源、旅游者和旅游媒介四个方面对明清时期肇庆地区的旅游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其旅游发展特征为:旅游知名度高,旅游品牌形象突出;地理标志旅游产品突出,以端砚、龙须席、肇庆贡柑、肇实为代表;旅游资源组合成熟,主要采用景点组合系列模式;旅游行为与人文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明显,文人墨客寄情山水,现存摩崖石刻中明清数量明显多于其他朝代。明清时期肇庆地区的旅游活动对现代肇庆旅游发展的启示:整体把握肇庆旅游品牌形象定位,实现新时代肇庆旅游竞争优势;优化整合肇庆地理标志性旅游产品,传承创新肇庆旅游地理标志;有效融合传统和新型的旅游资源,营造良好的现代肇庆旅游环境;改善肇庆地区旅游发展的人地关系,促进旅游多元化发展。
【文章来源】:肇庆学院学报. 2020,41(06)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明清时期肇庆地区旅游活动分析的逻辑框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地域文化的肇庆市城市旅游品牌形象设计研究[J]. 刘海,周浩华. 传播力研究. 2018(07)
[2]历史与旅游:一个研究述评[J]. 章杰宽,张萍. 旅游学刊. 2015(11)
[3]中国古代旅游研究综述[J]. 任唤麟. 旅游学刊. 2014(10)
[4]体验链条产业化:旅游吸引物构建的一种系统方法——基于新疆博尔塔拉温泉县的个案研究[J]. 舒伯阳,黄猛. 人文地理. 2013(04)
[5]珠江三角洲地区旅游空间结构分析与优化[J]. 肖光明. 经济地理. 2009(06)
[6]传统组景序列调查反映的中国古代游憩偏好[J]. 李开然,央·瓦斯查. 旅游学刊. 2009(06)
[7]晚明时期我国历史旅游客流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J]. 魏向东,朱梅. 人文地理. 2008(06)
[8]传统旅游目的地再发展研究——肇庆案例[J]. 保继刚,张骁鸣. 热带地理. 2006(02)
[9]从明人文集看晚明旅游风气及其与地理学的关系[J]. 周振鹤.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
[10]旅游史学论略[J]. 陈国生,罗文.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S2)
博士论文
[1]清代旅游地理研究[D]. 周军.华中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83255
【文章来源】:肇庆学院学报. 2020,41(06)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明清时期肇庆地区旅游活动分析的逻辑框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地域文化的肇庆市城市旅游品牌形象设计研究[J]. 刘海,周浩华. 传播力研究. 2018(07)
[2]历史与旅游:一个研究述评[J]. 章杰宽,张萍. 旅游学刊. 2015(11)
[3]中国古代旅游研究综述[J]. 任唤麟. 旅游学刊. 2014(10)
[4]体验链条产业化:旅游吸引物构建的一种系统方法——基于新疆博尔塔拉温泉县的个案研究[J]. 舒伯阳,黄猛. 人文地理. 2013(04)
[5]珠江三角洲地区旅游空间结构分析与优化[J]. 肖光明. 经济地理. 2009(06)
[6]传统组景序列调查反映的中国古代游憩偏好[J]. 李开然,央·瓦斯查. 旅游学刊. 2009(06)
[7]晚明时期我国历史旅游客流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J]. 魏向东,朱梅. 人文地理. 2008(06)
[8]传统旅游目的地再发展研究——肇庆案例[J]. 保继刚,张骁鸣. 热带地理. 2006(02)
[9]从明人文集看晚明旅游风气及其与地理学的关系[J]. 周振鹤.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
[10]旅游史学论略[J]. 陈国生,罗文.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S2)
博士论文
[1]清代旅游地理研究[D]. 周军.华中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832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3483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