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进口的商标侵权性质探究
发布时间:2022-01-01 15:36
一般情形中,善意的平行进口人可以使用“合法来源”、“正当指示性使用”等抗辩侵权。当平行进口人在国内市场上以不恰当的方式利用商标对商品进行宣传销售,就会涉及到商标侵权的问题。实践中主要表现为对商品商标和服务商标的侵权使用行为、以及对商标的不当使用构成虚假宣传以及不正当竞争。文章从平行进口中存在的一部分争议入手,最终的目的是从具体的案件表现中,梳理出一些识别侵权和避免侵权的思路。从平行进口所涉及的主体来说,一般是商标权人、进口国的商标被许可人、平行进口人以及有时与平行进口人相关的经营管理者。对于这些主体来说,能够准确地识别侵权行为非常重要。目前的平行进口中,销售平行进口的商品已经被明确不属于商标侵权,现实中更多的侵权行为出现在为了销售商品而为的场景中,比如为了指示自己所销售商品的真实来源而使用商标。无论是在互联网络之上还是实体经营的线下,宣传销售中可能构成的侵权行为有这样几种:第一,超过正当指示性使用所需的范围使用商品进行宣传;第二,对同时注册在服务类别上的商标构成侵权;第三,在宣传中使用了商标,而宣传的内容与客观事实并不符合,且容易让一般人产生歧误;第四,经营管理者放任对商标的侵权使用,...
【文章来源】: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平行进口中的商标侵权问题
1.1 商标法制度环境下平行进口可能影响的私主体利益
1.2 平行进口的商标侵权认定分析
1.2.1 商标使用要件
1.2.2 混淆标准
1.2.3 实质性差异标准
第2章 平行进口的商标侵权抗辩
2.1 合法来源抗辩
2.2 指示性使用抗辩
2.3 其他抗辩
第3章 司法实践中判定的侵权和不正当竞争情形
3.1 宣传销售中
3.1.1 超出必需的范围
3.1.2 对商品商标的使用可能构成对服务商标侵权的情形
3.1.3 商场管理者的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3.2 重新包装、分装和改装销售
3.2.1 未经授权加贴中文标识、去除产品识别码属于商标侵权
3.2.2 不当分装行为的侵权
3.2.3 对商标质量保证功能造成损害
结论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商标平行进口不正当竞争认定研究[J]. 刘岩.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2]判例法视野下平行进口中商标侵权认定的比较研究[J]. 马旭霞.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3]平行进口中商标“混淆可能性”的判定:欧盟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 马旭霞. 政法论坛. 2019(02)
[4]商标指示性合理使用的法律问题研究——兼评“FENDI”商标案[J]. 周园. 学术论坛. 2018(06)
[5]平行进口与商标权保护的法律实践[J]. 杜颖,张建强. 中华商标. 2018(12)
[6]商标侵权纠纷中“权利用尽”规则与“平行进口”的法律规制[J]. 陶钧. 中国市场监管研究. 2018(07)
[7]商标合理使用界定标准探析[J]. 朱文玉,于惠冰. 中华商标. 2018(01)
[8]商标侵权的正义标准界定——平衡理论视域下的权利侵犯原则[J]. 冯文杰. 中华商标. 2017(08)
[9]《商标法》中“商标使用”制度体系的解释、检讨与改造[J]. 刘铁光. 法学. 2017(05)
[10]商标使用:商标侵权先决条件的检视与设定[J]. 李士林.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6(05)
本文编号:3562422
【文章来源】: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平行进口中的商标侵权问题
1.1 商标法制度环境下平行进口可能影响的私主体利益
1.2 平行进口的商标侵权认定分析
1.2.1 商标使用要件
1.2.2 混淆标准
1.2.3 实质性差异标准
第2章 平行进口的商标侵权抗辩
2.1 合法来源抗辩
2.2 指示性使用抗辩
2.3 其他抗辩
第3章 司法实践中判定的侵权和不正当竞争情形
3.1 宣传销售中
3.1.1 超出必需的范围
3.1.2 对商品商标的使用可能构成对服务商标侵权的情形
3.1.3 商场管理者的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3.2 重新包装、分装和改装销售
3.2.1 未经授权加贴中文标识、去除产品识别码属于商标侵权
3.2.2 不当分装行为的侵权
3.2.3 对商标质量保证功能造成损害
结论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商标平行进口不正当竞争认定研究[J]. 刘岩.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2]判例法视野下平行进口中商标侵权认定的比较研究[J]. 马旭霞.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3]平行进口中商标“混淆可能性”的判定:欧盟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 马旭霞. 政法论坛. 2019(02)
[4]商标指示性合理使用的法律问题研究——兼评“FENDI”商标案[J]. 周园. 学术论坛. 2018(06)
[5]平行进口与商标权保护的法律实践[J]. 杜颖,张建强. 中华商标. 2018(12)
[6]商标侵权纠纷中“权利用尽”规则与“平行进口”的法律规制[J]. 陶钧. 中国市场监管研究. 2018(07)
[7]商标合理使用界定标准探析[J]. 朱文玉,于惠冰. 中华商标. 2018(01)
[8]商标侵权的正义标准界定——平衡理论视域下的权利侵犯原则[J]. 冯文杰. 中华商标. 2017(08)
[9]《商标法》中“商标使用”制度体系的解释、检讨与改造[J]. 刘铁光. 法学. 2017(05)
[10]商标使用:商标侵权先决条件的检视与设定[J]. 李士林.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6(05)
本文编号:35624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3562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