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品牌论文 >

H(中国)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08 21:38
  近年来,国内信息化技术的深入发展与普及应用,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类电子产品的消费市场,也是最具备潜力的市场。电子消费类产品也渐渐成为商务办公、社交沟通、游戏娱乐等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媒介。伴随着一系列优惠外贸政策的颁布与实施,越来越多的国外品牌进入了中国市场。同时伴随着计算机研发技术的不断成熟、标准化与国内产业链企业的产能释放,2011年之前,国内消费类电子产品产量呈现直线上涨趋势。随着消费市场的渐渐饱和、消费者行为更加理性化、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大规模普及,2012年至今,以电脑为代表的消费类电子产品产量稳中放缓。据悉,目前可供国内消费者选择的计算机品牌多达210种,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品牌竞争异常激烈。H公司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信息科技公司之一。H(中国)公司成立之初时,是国内信息科技企业业务增长最为迅猛的企业之一,主要生产电脑与打印机。随着国内一系列优惠外贸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国外优秀品牌加入到中国消费市场的竞争;其次,国内越来越重视研发创新工作,更多中国企业开展自主创新,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自主研发的电子产品逐渐推向市场;最后,中美贸易摩擦使得H品牌这种美国品牌在国内的业务拓展... 

【文章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H(中国)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笔记本产品近年来的市场需求与产业规模情况

计算机,产量,产品,品牌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图1-22004-2018年间我国计算机产品产量统计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产业信息网当前国内的计算机市场,已被诸多国外品牌充斥,如戴尔、苹果、三星。据统计,目前国外品牌计算机的市场份额已占据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同时还有中国台湾的宏碁、华硕以及中国内陆品牌联想、神舟、海尔等。除此之外,还有机械师、七喜、硕扬、外星人等小众品牌。笔者通过在国内主流电商网站平台-京东上查找计算机品牌得知,目前可供国内消费者选择的计算机品牌多达210种。H公司总部位于美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信息科技公司之一,被《财富》评为“美国最受称誉的计算机/办公设备公司”第一位。H(中国)公司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是国内信息科技企业业务增长最为迅猛的企业之一。H(中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主要产品为各类计算机(台式机、一体机、笔记本)与打印机产品,其产品已在交通、政府、金融、电子、航天、教育等全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享有“中国最受尊敬企业”“最具责任感企业”等荣誉称号。据统计,H(中国)公司近年来的业绩已进入平稳期,快速增长的现象“一去不复返”。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国内颁布的一系列优惠外贸政策,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外优秀品牌加入到中国消费市场的竞争;第二,国内重视研发创新工作,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各行各业尤其是信息科技产业,开展自主创新,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自主研发的计算机产品逐渐推向市场,并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最后,中美贸易摩擦的产生,使得H品牌这种美国品牌在国内的业务拓展受到了较大影响,诸多政府、教育、交通、国防、航天、军工等行业,越来越重视“国产化替代”,侧重选用国产化计算机品牌,使得H品牌被许多机会排斥在外。

区域图,战略,矩阵,区域


第二章战略管理理论与方法概述13表2-1IFE与EFE加权评分数值范围IFE数值范围1.0-1.992.0-2.993.0-4.0水平内部劣势地位内部中等地位内部优势地位EFE数值范围1.0-1.992.0-2.993.0-4.0水平严重外部威胁中等外部威胁可有力减少不利影响该分析法是将战略制定过程中对企业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分析结果分为了高中低三个等级,并共同组成了“九宫格”,见表2-2。表2-2IFE与EFE加权评分数值范围要素得分对应值IFE加权评分强(4.0-3.0)中(3.0-2.0)弱(2.0-1.0)EFE加权评分高(4.0-3.0)IIIIII中(3.0-2.0)IVVVI低(2.0-1.0)VIIVIIIIX通过上述内容可知,我们将IE矩阵划分成了具备不同战略意义的三个区间:(1)III、V、VII格:在本三个象限的企业应采取坚持型、保持型或者盈利战略,比如开展有效的产品开发类战略等;(2)I、II、IV格:在本三个象限的企业应采取加强型战略或者一体化战略。加强型战略的内容包括市场渗透、市场与产品开发,一体化战略包括前向一体化、后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还有投资/扩展战略;(3)VI、VIII、IX格:在本三个象限的企业应采取收获型、剥离型战略或者收获/放弃战略,详见图2-3所示。图2-3内外部矩阵对应的战略区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企业战略联盟市场绩效的博弈分析[J]. 李杰.  财会月刊. 2020(04)
[2]制造业企业平台化战略转型过程分析——基于动态能力视角[J]. 戴南,钱诚,赵宣,魏云飞.  管理现代化. 2020(01)
[3]战略管理研究:40年纵览[J]. 马浩.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9(12)
[4]国家治理变迁与企业战略变革——CEO权力与开放性特征的调节效应[J]. 王霞,叶形形.  科研管理. 2019(12)
[5]大数据对企业战略管理的影响研究——基于贵州省11家企业的多案例[J]. 王婷,魏涛,吴帆.  财会通讯. 2019(35)
[6]企业战略管理基本原理探索的质性研究[J]. 张东生,丁玉婉,刘宏波.  企业经济. 2019(09)
[7]创新投入、竞争战略与企业绩效水平——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 许照成,侯经川.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9(09)
[8]传统制造业企业战略演进——基于海尔集团的探索性案例分析[J]. 许庆瑞,陈政融,吴画斌,刘海兵.  中国科技论坛. 2019(08)
[9]扎根范式下虚拟企业战略演进过程及机理的研究[J]. 衡量,贾旭东,李飞.  科研管理. 2019(07)
[10]21世纪战略管理研究将走向何方——兼与国际比较[J]. 谢广营,徐二明.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硕士论文
[1]C餐饮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贾冯.南京理工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6157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36157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b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