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品牌论文 >

城市文化视角下平武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2-05-03 03:55
  我国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发展中面临的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我国历史街区的发展过程中,各地开始追求城市建设速度化、经济效益最优化等目标,导致城市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持失衡状态。然而随着历史街区的发展也逐渐出现城市文化式微、城市记忆消退、街区历史文脉割裂等问题。作为城市文化的空间载体的历史街区,对于一个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独特且重要的使命。城市文化的继承在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中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逐渐减淡。四川省平武县是四川省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根据《平武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划定报恩寺历史文化街区、西城门城墙历史文化街区为平武历史文化街区。但随着近年来平武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加快,城镇土地急剧扩张,大量乡村人口逐渐向城镇转移,城市的快速发展对城市整体格局、城市特有风貌以及部分历史文化遗产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也对平武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造成很大的困难,从而平武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是刻不容缓的。本论文就是以城市文化作为研究的视角,通过深入平武历史街区进行现状调研,以西城门和报恩寺片区为例,分析历史街区的构成要素,与城市文化发扬联系,对平武历史街区文化进行全面分析提炼,并...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对象
        1.3.1 报恩寺
        1.3.2 西城门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研究创新之处
2 城市文化与历史街区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城市文化概念界定
        2.1.2 历史街区概念界定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2.1 国内城市文化与历史街区保护更新概念的演化
        2.2.2 国外城市文化与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理念的发展
    2.3 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
        2.3.1 国内案例分析
        2.3.2 国外案例分析
    2.4 平武城市文化发展与街区保护更新的关系思考
3 平武历史街区现状特征分析与发展问题梳理
    3.1 街区概况
    3.2 城市发展历史沿革
    3.3 历史文化遗产研究
        3.3.1 历史遗存景点
        3.3.2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3.4 空间环境特征分析
        3.4.1 自然环境现状
        3.4.2 功能空间布局
        3.4.3 交通流线组织
        3.4.4 景观视廊分析
        3.4.5 建筑环境形态
    3.5 街区问题梳理
        3.5.1 街巷肌理消逝,地域生活没落
        3.5.2 历史文化式微,风貌特色缺失
        3.5.3 空间形态衰败,街区地块割裂
    3.6 平武街区发展潜力
        3.6.1 历史文化潜力
        3.6.2 环境景观潜力
        3.6.3 旅游开发潜力
        3.6.4 商业活动潜力
4 基于城市文化视角的平武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模式研究
    4.1 基于城市文化视角的“4PS”构成及实现
        4.1.1 城市文化品牌定位(Brand Cultural Position,BCP)
        4.1.2 城市文化价值定位(Value Cultural Position ,VCP)
        4.1.3 城市文化功能定位(Function Cultural Position , FCP)
        4.1.4 城市文化传播策略定位(Strategy Cultural Position ,SCP)
    4.2 平武历史街区保护更新与“4PS”模式连锁关系
        4.2.1 实现品牌诉求,架构个性内涵街区
        4.2.2 找准价值定位,塑造旅游居住街区
        4.2.3 合理功能布局,营建多维活力街区
        4.2.4 丰富传播策略,发展知名特色街区
5 基于"4ps"模式的平武街区保护与更新设计研究
    5.1 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目标和原则
        5.1.1 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目标
        5.1.2 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基本原则
    5.2 保护层次与对象
        5.2.1 西城门历史文化街区
        5.2.2 报恩寺历史文化街区
    5.3 保护范围与保护要求
    5.4 街区保护与更新策略
        5.4.1 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
        5.4.2 核心保护范围内建筑保护和整治模式
        5.4.3 核心保护范围内其他历史建筑的保护
        5.4.4 风貌协调区风貌改造
        5.4.5 其他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5.5 西城门片区保护与更新具体措施
        5.5.1 塑造街区品牌,建筑风貌控制与景观环境设计(Brand Cultural Position,BCP)
        5.5.2 街区价值定位,社会生活与旅游规划(Value Cultural Position ,VCP)
        5.5.3 确定功能结构,组织交通系统(Function Cultural Position , FCP)
    5.6 报恩寺片区保护与更新具体措施
        5.6.1 塑造街区品牌,建筑风貌控制与景观环境设计(Brand Cultural Position,BCP)
        5.6.2 街区价值定位,社会生活与旅游规划(Value Cultural Position ,VCP)
        5.6.3 确定功能结构,组织交通系统(Function Cultural Position , FCP)
    5.7 传播与实施保障措施(Strategy Cultural Position ,SCP)
        5.7.1 传播措施
        5.7.2 实施保障措施
6 总结
    6.1 研究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6505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36505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8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