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年画村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研究
本文关键词:绵竹年画村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因为经济的持续进步和黎民旅游需求的变化和丰富,乡村旅游由此契机而生,并快速成长起来,现今已然变成中国旅游业的重要构成部分。近些年来,目的地间的竞争状况日益严峻,各个乡村村落都在不断进行开辟发展。要在这样严酷的竞争环境中出奇制胜,就必须借助于品牌的力量。绵竹年画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绵竹年画村的品牌建设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更好地突出当地的资源特色;可以对当前的品牌辨认体系进行一定的完善;可以很好的提升绵竹年画村品牌的知名度和对游客的吸引力;也可以更好地推动该地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健康发展。本篇文章在较深刻研读有关文献资料的条件下,对绵竹年画村的品牌建设工作开展了实证研究。绵竹年画村品牌建设处于中等偏下程度,针对目前不尽如人意的现实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找出其存在的症结,提出应对的建议,利于推进该地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也可以真实、贴切地为四川其他地域乡村旅游的成长提供借鉴;有利于广泛提升四川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文章第一部分为绪论。从本课题的来源、研究的目及意义、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在第二部进行了文献综述和理论知识的梳理。首先结合选题,按照先国外、后国内的顺序对旅游目的地品牌、乡村旅游品牌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整理,并且对乡村旅游目的地品牌涉及到的有关概念进行了解释;接着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并阐述了乡村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的主要研究内容,即:品牌定位、品牌识别、品牌传播和品牌管理;最后结合以上的研究内容,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三部分为案例描述。先描述了绵竹年画村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后对发展现状进行剖析,从正、反两个方面总结经验和不足,并将目的地品牌建设差作为其问题的主要方面,为下一步的案例讨论和有针对性的提出品牌建议做出了铺垫。第四部分为案例讨论。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调查研究方法,对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以数据为主要依据系统分析、总结了绵竹年画村目的地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建设对策。第五部分为总结和展望。先对本文主要研究的结论进行总结,后提炼出对乡村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的启发。通过本次对绵竹年画村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案例的解析,找到了绵竹年画村品牌建设中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了应对之策;从而摸索出了促进四川乡村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的新思路,有利于乡村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工作的阔步向前。
【关键词】:绵竹年画村 乡村旅游目的地 品牌建设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592.7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17
- 1.1 研究背景11-12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12-13
- 1.2.1 研究目的12
- 1.2.2 研究意义12-13
- 1.3 海内外研究综述13-15
- 1.3.1 海内外关于目的地品牌方面的探究13-14
- 1.3.2 海内外关于乡村旅游品牌方面的探究14-15
- 1.3.3 海内外相关研究述评15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15-17
- 2 相关研究综述及分析框架17-31
- 2.1 相关概念17-19
- 2.1.1 品牌17
- 2.1.2 旅游目的地17-18
- 2.1.3 乡村旅游目的地18-19
- 2.1.4 旅游目的地品牌19
- 2.2 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的本质和思路19-26
- 2.2.1 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的本质19-20
- 2.2.2 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的思路20-22
- 2.2.3 乡村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的思路22-26
- 2.3 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的意义26-29
- 2.3.1 对旅游者的意义26-27
- 2.3.2 对旅游供给方的意义27-29
- 2.3.3 对旅游目的地政府的意义29
- 2.4 本文分析框架29-31
- 3 绵竹年画村乡村旅游发展概况31-51
- 3.1 绵竹年画村的建设经历与现状31-35
- 3.1.1 绵竹年画村的建设经历31-32
- 3.1.2 绵竹年画村的现状32-35
- 3.2 绵竹年画村乡村旅游发展分析35-51
- 3.2.1 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强劲35-36
- 3.2.2 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产品形式多样36-49
- 3.2.3 乡村旅游发展思路落后,统筹规划不足49-50
- 3.2.4 开发管理规范化程度低,品牌观念较差50-51
- 4 绵竹年画村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的分析与对策51-78
- 4.1 年画村品牌打造情况51-53
- 4.2 年画村品牌建设研究方案53-55
- 4.2.1 研究方法53-54
- 4.2.2 问卷设计54
- 4.2.3 调查步骤54-55
- 4.3 问卷调查结果研究55-73
- 4.3.1 调查对象的人口统计学分析55-57
- 4.3.2 绵竹年画村品牌建设成效研究57-59
- 4.3.3 绵竹年画村品牌定位研究59-62
- 4.3.4 绵竹年画村品牌识别系统研究62-65
- 4.3.5 绵竹年画村品牌传播研究65-68
- 4.3.6 绵竹年画村品牌管理研究68-72
- 4.3.7 年画村品牌化研究总结72-73
- 4.4 绵竹年画村品牌建设改进对策73-78
- 4.4.1 设计品牌标志、标志语,完善品牌辨认体系74
- 4.4.2 加强年画产品开发,形成规模效应74-75
- 4.4.3 推进品牌宣传推广,擢升品牌知名度75-76
- 4.4.4 强化联合管理,完善品牌管理项目76-78
- 5 结论和建议78-80
- 5.1 研究结论和建议78-79
- 5.2 研究的局限性79-80
- 参考文献80-83
- 附录83-86
- 致谢8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代俐;;绵竹年画的震后重生之路的启示[J];知识经济;2010年05期
2 吴丹;;绵竹年画的创新与文化产业[J];装饰;2011年01期
3 李国麟;;推陈出新的绵竹年画[J];晚霞;2007年22期
4 ;绵竹年画[J];晚霞;2007年22期
5 谈洁;LEE;;绵竹年画 在乎乡村竹林间[J];商务旅行;2008年11期
6 萧业;绵竹年画博物馆[J];民俗研究;2002年02期
7 吴丹;;绵竹年画的文化产业现状及发展[J];地方文化研究辑刊;2013年00期
8 刘世茂;刘诚芳;;绵竹年画产业化发展的SWOT分析与策略[J];特区经济;2012年10期
9 杨辉成;大开放促进大发展[J];经贸世界;1994年09期
10 邓斌;;从《迎春图》探清代四川绵竹的民风民俗[J];兰台世界;201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光葵;;如何推进灾后绵竹年画产业发展[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向华 文铭权 实习生 刘华;藏身加拿大逾百年 照片回乡迷住行家[N];四川日报;2006年
2 陈四四;绵竹年画首次盘点建档案[N];四川日报;2007年
3 郭季;绵竹年画情趣浓[N];四川政协报;2006年
4 曾丽;绵竹年画:民间奇葩舞新姿[N];四川政协报;2006年
5 张锐;绵竹市政协支招加快绵竹年画产业发展[N];四川政协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卫昕;创新 让绵竹年画“青春永驻”[N];成都日报;2007年
7 记者 陈松;描绵竹年画 过中国新年[N];四川日报;2008年
8 李文玲;绵竹年画:千年古邑的艺术奇葩[N];金融时报;2008年
9 中山;绵竹年画保护面临危机[N];中国文化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舒琳;绵竹年画 民间奇葩[N];中国文化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敏;汶川大地震的影像书写对绵竹年画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1年
2 王锐;绵竹年画中的社会镜像[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3 李欣沂;绵竹年画中的民俗事象与视觉传播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4 曹海霞;绵竹年画村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6年
5 谢建华;论绵竹年画的美学特征[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岚;四川绵竹年画之社会功能嬗变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7 程歌;从震后重建的四个案例论设计的意义[D];苏州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绵竹年画村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72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457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