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神是打造高校思政教育“陕西品牌”的宝贵资源
本文关键词:延安精神是打造高校思政教育“陕西品牌”的宝贵资源
【摘要】:从坚定的理想信念、强烈的集体主义观念、顽强的艰苦奋斗意志等三个维度认识延安精神,通过加强陕西高校延安精神研究工作,增强"思政课"传承延安精神主渠道作用和发挥陕西"红色资源"丰富的优势,打造具有陕西特色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品牌,对提升我省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延安精神 陕西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陕西省教育厅2016年专项科研计划项目“西北民族地区视阈下的习仲勋统战思想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6JK1066
【分类号】:G641
【正文快照】: 从1935年10月党中央到达陕北吴起,到1948年3月党中央东渡黄河前往华北,党中央在陕北和延安度过了将近13个春秋,人们通常把这一时期称为“延安时期”。延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是我党转败为胜和走向全面胜利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培育形成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斌;试论延安精神的基本特征及时代价值[J];青海师专学报;2000年04期
2 贺德耀;论延安精神的本质特征及时代意义[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3 魏宏运;寻求延安精神[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李静;延安精神简论[J];固原师专学报;2002年05期
5 姚波;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大力发扬延安精神[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6 吴志根;延安精神以何为核心鐡[J];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12期
7 李文海;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年06期
8 李庆刚;;弘扬延安精神,建设小康社会——延安精神研究学术座谈会综述[J];高校社科信息;2003年03期
9 廉永杰;延安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一种提升[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左晓光;让延安精神进校园[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窦红莉;;弘扬延安精神 促进西部开发[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2 张宏邦;赵华鹏;;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联系[A];陕西社会科学界第3届学术年会辉煌6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道路专题论坛文集[C];2009年
3 邓发科;;纪念共产党成立90周年 弘扬延安精神[A];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杨辅;;杨善洲精神与延安精神一脉相承[A];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第二编 延安精神与党的先进性建设[A];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全国延安精神理论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6年
6 李文海;;弘扬延安精神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A];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全国延安精神理论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6年
7 王群;;弘扬延安精神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础条件[A];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全国延安精神理论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6年
8 ;弘扬延安精神与党的先进性建设[A];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全国延安精神理论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6年
9 胡兴华;;弘扬和实践延安精神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A];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全国延安精神理论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6年
10 毕远佞;;浅析弘扬延安精神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关系[A];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全国延安精神理论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治邦;让延安精神焕发新的光辉[N];陕西日报;2004年
2 记者 艾庆伟 赵宝玉 通讯员 焦伟;圣地延安再掀“红色旅游”热[N];陕西日报;2004年
3 ;传承延安精神 建设和谐社会[N];文艺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刘斌;让延安精神永放光芒[N];宝鸡日报;2006年
5 陈丹;全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充分肯定我市“四进”活动[N];长江日报;2007年
6 王晓民;延安旅游红烂漫[N];中国旅游报;2006年
7 张陇堂;延安红色旅游之花正烂漫[N];中国旅游报;2006年
8 王华蓉;州延安精神研究会召开四届二次会员代表大会[N];楚雄日报(汉);2006年
9 毕恩彪;弘扬延安精神 构建和谐社会[N];楚雄日报(汉);2007年
10 本报记者 王春波;省延安精神研究会考察团到我州考察[N];楚雄日报(汉);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党挺;延安体育之研究(1935-1948)[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2 刘苏华;延安出版业研究(1937-1947)[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飞;论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陶政波;论延安精神的价值[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陈铮;论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D];延安大学;2011年
4 王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下的延安精神研究[D];延安大学;2012年
5 王硕;延安精神及其时代意义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6 师絮;“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研究[D];延安大学;2015年
7 任杰;延安精神的历史作用与当代价值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6年
8 庄文;革命语境中的自我批评[D];南京大学;2014年
9 杨汉;延安精神的历史意蕴及当代价值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
10 杨阳;创新社会管理视域下延安精神研究[D];延安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156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815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