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品牌论文 >

中国地方猪种品种特异性遗传标签构建——以莱芜猪为例

发布时间:2017-10-04 14:14

  本文关键词:中国地方猪种品种特异性遗传标签构建——以莱芜猪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莱芜猪 K芯片 特异性遗传标签


【摘要】:我国拥有丰富的地方猪种资源,但地方猪种的保护和开发工作尚任重道远。建立完善可靠的生猪及猪肉产品追踪溯源技术体系对于建设优质安全猪肉品牌极其关键。传统的基于条形码、无线射频技术等的猪肉食品安全追溯技术,很难对从田间到餐桌的猪肉生产、屠宰、加工零售等环节实现全程精确而可靠的追溯。该研究以莱芜猪为例,对35个中外地方品种(中国地方猪种29个,培育品种2个,西方商品品种4个),共986头个体,进行60K芯片扫描判型;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case-control方法筛选出品种特异遗传位点,再结合主成分分析和邻近法进化树相互印证,构建了莱芜猪的品种特异性遗传标签组合并进行了验证:标签集为100个特异SNP位点,品种鉴别准确率达到100%。该研究所构建的品种特异性遗传标签可以准确地用于猪只个体及其猪肉产品的品种鉴别,为猪肉产品的追踪溯源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对我国地方猪种的品种保护和品牌猪肉深度开发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
【作者单位】: 江西农业大学;
【关键词】莱芜猪 K芯片 特异性遗传标签
【基金】:江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编号:JXARS-01)资助
【分类号】:S828
【正文快照】: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气候等存在很大差异,这也造就了我国丰富的地方猪种质资源。2011年版《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猪志》收录了76个地方猪品种,约占世界猪种资源的30%。我国部分地方猪种因其特有的高繁殖力、耐粗饲、优良肉质等优势,广受赞誉。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高度选育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希彪;不应把地方猪种说成“劣种”[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1年05期

2 胡友根;地方猪种开发利用求生存[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2年01期

3 魏述东,曹洪防;中国优良地方猪种——莱芜猪[J];农村百事通;2004年08期

4 魏述东,曹洪防;中国优良地方猪种——莱芜猪[J];河北畜牧兽医;2004年06期

5 张永泰;应重视保持和利用我国地方猪种的肉质优势[J];养猪;2005年02期

6 老兵;;全国地方猪种保护和利用协作组第三次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于11月15~16日在江西省玉山县召开[J];养猪;2005年06期

7 王林云;曾勇庆;高勤学;谈永松;周波;刘梅;黄瑞华;;对我国地方猪种若干特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J];畜禽业;2006年01期

8 王天喜;严达伟;谭鸿明;袁跃云;杨荣昆;连林生;;地方猪种在云南养猪产业中作用的调研报告[J];养猪;2006年01期

9 罗明;;地方猪种商机何在[J];猪业科学;2006年04期

10 张伟力;朱建和;;论中国地方猪种优良肉质的形成因素[J];养猪;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连林生;;中国地方猪种的保种及开发[A];《2010中国猪业进展》论文集[C];2010年

2 黄瑞华;;地方猪种资源保护与利用协作组的成立与活动[A];养猪三十年记——纪念中国改革开放养猪30年文集(1978-2007)[C];2010年

3 经荣斌;;江苏省地方猪种的保存和选育的演变[A];养猪三十年记——纪念中国改革开放养猪30年文集(1978-2007)[C];2010年

4 尚丽娟;边连全;刘显军;陈静;王胤;;辽宁地方猪种间肉质的分析[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永泰;;中国地方猪种的肉质优势[A];2004东北养猪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连林生;严达伟;;地方猪种可持续利用探讨[A];第一届中国养猪生产和疾病控制技术大会——2005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罗明;;地方猪种保种时要重视生活环境的影响[A];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赵连生;;我国地方猪种在产业化发展中的作用[A];中国猪业发展大会暨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9 N惪,

本文编号:9710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9710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7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