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导向型高校内部审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4 06:35
本文关键词:服务导向型高校内部审计研究
【摘要】:高校内部审计是内部审计活动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延伸,按照内部审计的本质要求,它应该是一种内向型的服务性活动。然而,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制度是在政府的推动下建立的,从其产生开始在职能定位上就强调监督性,忽视服务性,价值定位上外向性过强,内向性不足,是典型的“监督导向型”内部审计。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被过分强化甚至异化,高校内部审计处于畸形运作状态并引发一系列问题,诸如内部审计管理体制让其失去“内部”的色彩,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模式不能保证其独立开展业务,业务类型单一,人力资源建设滞后,审计环境恶化、人际关系趋于紧张等,导致内部审计的服务性职能不能充分发挥。如何解决高校内部审计面临的诸多困境,成为学校管理和内部审计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 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要求作为学校行政工作有机组成部分的高校内部审计必须以防范办学风险、提高办学效益、增加学校价值、协助学校各级受托责任人更好地履行受托责任为目的,广泛开展办学风险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经营效益审计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审计咨询等新型内部审计业务类型,才能在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进程中真正发挥作用。以上种种,必须依靠高校内部审计的转型来实现。 高校内部审计实现由“监督导向型”向“服务导向型”转变,构建新型内部审计模式是高校自身发展的要求,是内部审计发展规律的要求,也是高校内部审计摆脱当前困境,在更高的层次和更广的领域服务于学校发展目标的有效途径。要实现这一转型,首先要求通过实地调查对当前高校内部审计现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识别出影响内部审计服务性职能发挥的主要因素及其根本原因;其次,要把握住国际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发展的趋势,结合我国高校实际,转变内部审计理念,抛弃内部审计就是一种纯粹的监督活动的思维,在工作内容、工作视野、工作方式、价值取向、角色定位等方面实现转变;最后,应在服务导向理念的指导下,理顺内部审计管理体制,探索符合高校实际的内部审计运作模式,加快内部审计的职业化进程,改善内部审计环境,,创新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模式,让内部审计真正回归其“内向型”、“服务性”本质。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239.45;G647.5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文松;亚泰集团内部审计体系构建[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382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1138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