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审计管理论文 >

审计师声誉与银行信贷资源配置——基于银行信用借款决策的经验证据

发布时间:2018-01-06 07:42

  本文关键词:审计师声誉与银行信贷资源配置——基于银行信用借款决策的经验证据 出处:《审计研究》2011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审计师声誉 银行信用借款 产权性质


【摘要】:本文以2001至200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银行信用借款决策的视角,研究了审计师声誉对银行信贷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聘请高声誉审计师的上市公司更可能获得银行信用借款(即存在"门槛效应")且信用借款的比例更高(即存在"约束效应");在区分产权性质后发现,国有控股公司中审计师声誉机制主要体现为"约束效应",其原因在于"政治关系"是一种更可靠的替代机制;非国有控股公司中仅存在审计师声誉机制的"门槛效应",主要归因于我国司法体系不健全,银行将寻求其他更可靠的替代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审计师声誉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但其有效性受制度环境的制约。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Shanghai and Shenzhen A-share listed companies as samples from 2001 to 2006 to study the impact of auditor reputation on the allocation of bank credit resour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ank credit loan decision. Listed companies with high reputation auditors are more likely to obtain bank credit loans (i.e. "threshold effect") and the proportion of credit loans is higher (that is, there is "constraint effect"); After distinguishing the nature of property right, it is found that the reputation mechanism of auditors in state-owned holding companies is mainly reflected as "constraint effect", the reason is that "political relationship" is a more reliable alternative mechanism; There is only the threshold effect of auditor reputation mechanism in non-state-owned holding companies, which is mainly attributed to the unsound judicial system in our country. Banks will seek more reliable alternativ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uditor reputation is an effective resource allocation mechanism, but its effectiveness is limited by th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作者单位】: 南京审计学院;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2010SJB630041)的资助
【分类号】:F239.4;F832.4;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在转轨经济时期,我国企业的外部融资渠道相对单一,银行借款已成为企业融资的首选,2001至2008年《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执行报告》的数据显示非金融机构通过借款融资的比例始终保持在80%左右。与担保借款相比,银行信用借款没有担保物保证贷款的相对安全,也没有向第三方保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饶艳超;胡奕明;;银行信贷中会计信息的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J];会计研究;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铭利;;货币政策、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J];商业研究;2012年02期

2 郭惠平;;利用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控制银行信贷风险[J];财经界(学术版);2011年03期

3 江金锁;;审计师规模与企业负债融资约束——来自中国上市家族企业的经验证据[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7期

4 林芳强;耿成轩;;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指标体系的重建[J];财会月刊;2006年14期

5 黄槟槟;;盈余质量对贷款定价的影响研究——我国银行业改革成效检验[J];财会月刊;2011年36期

6 施丽芳;丁德明;廖飞;;银行信贷管理中的绩效测量与信息激励研究[J];财贸经济;2009年07期

7 刘浩;彭一浩;张静;;谁能获得“信用贷款”?——贷款性质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研究[J];财贸经济;2010年07期

8 徐玉德;李挺伟;洪金明;;制度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与银行债务融资约束——来自深市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贸经济;2011年05期

9 刘慧凤;杨扬;;公允价值会计信息对银行贷款契约有用吗——基于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检验[J];财贸经济;2012年01期

10 于静霞;;盈余管理与银行债务融资成本的实证研究——来自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J];财政研究;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玉德;洪金明;;制度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与银行债务融资约束——来自深市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第八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卢闯;;盈余质量与债务代理成本——兼论会计信息的公司治理作用[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徐玉德;洪金明;;制度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与银行债务融资约束——来自深市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罗正英;汪文昕;;会计信息质量会影响中小板企业信贷融资可获性吗?——基于内部治理结构角度的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宋淑琴;;信贷契约要素治理效应的研究——来自中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邓德强;冯悦;;内部控制信息质量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基于深交所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刘慧凤;杨扬;;公允价值会计信息对银行贷款决策有用吗?[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洪金明;徐玉德;;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银行债务融资约束——来自深市A股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江金锁;;审计意见影响上市家族企业的银行贷款吗?[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刘慧凤;;经济体系与会计的互动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淑琴;信贷契约的治理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高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投资支出的关系研究——融资约束视角[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陈晓敏;财务重述公司盈余质量特征及其经济后果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胡威;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洪金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经济后果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6 刘颖;真实和应计盈余管理水平及其价值相关性的实证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7 郝东洋;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稳健会计选择:契约效率、决策风险与估值改进[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8 仇冬芳;农业上市公司终极控制对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9 王宁;会计稳健性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10 丁希炜;金融改革与债权治理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菁菁;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防范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2 高素贤;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流量操纵的识别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3 文晶;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4 杨扬;会计盈余质量对银行信贷决策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朱青;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与银行贷款的关系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6 张会玲;我国商业银行差异化贷款定价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7 范贝蕾;我国会计信息需求现状分析及改进建议[D];青岛大学;2011年

8 倪春晖;政治关联、会计信息与债务契约[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9 赵恩波;中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10 郭蓉蓉;负债融资与投资支出关系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艳;贺新闻;梁莱歆;;不同产权性质下企业组织冗余与自主创新投入关系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07期

2 于健;;产权性质、公司价值与外资并购溢价——基于2002年—2009年外资并购上市公司股权的实证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闫洪跃;陈昆玉;;经营绩效、产权性质与技术创新——来自深市A股市场机械制造业的实证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09期

4 张春光;张杰;;产权性质、不良贷款率与审计费用关联分析——来自上市商业银行的经验证据[J];学术问题研究;2010年01期

5 李越冬;张会芹;;产权性质、企业社会责任与资本市场认可度[J];宏观经济研究;2010年01期

6 孙刚;;控股权性质、会计稳健性与不对称投资效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再检验[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7 陈小林;李青;;市场秩序、产权性质与企业效率[J];经济经纬;2010年03期

8 王红艳;郭桂花;;产权性质、产品市场竞争与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J];新疆农垦经济;2011年06期

9 定光平;邱红梅;;论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性质和权能的多样性与动态性[J];农村经济;2009年10期

10 许慧;杨孙蕾;;产权性质、信息风险与银行借款[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力;秦诗音;;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廖雪洁;刘汉民;;垄断国企高管薪酬现状分析——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叶华;;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及时性研究——基于我国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瑞武;余漱峰;;基于因特网的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A];第九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上)[C];2010年

5 黄少安;钟卫东;;股权融资成本软约束假说与股权融资偏好——对中国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进一步解释[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曹汛;;浅谈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A];对外经贸财会论文选第十五辑[C];2003年

7 浙江省内审协会课题组;;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研究[A];石油杯全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会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3年

8 ;上市公司内审工作的思考[A];石油杯全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会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3年

9 金山;陈盈如;;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法律与财务会计对接评析[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10 徐向艺;陈振华;马磊;;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经济学分析及其规制[A];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2005年会暨“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静 韩万宁;上市公司掀起清欠潮 现金偿还成为主导方式[N];中国证券报;2006年

2 何广怀;深主板:上市公司业绩虽增,十大隐忧犹存[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3 黄婷;上海证监局督促上市公司提高信披质量[N];证券时报;2007年

4 袁立波;西藏上市公司迎来又一春[N];证券时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应尤佳;先托管后转让 上市公司频打限售擦边球[N];上海证券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东山邋实习记者 王传晓;深交所踏雪武汉 百家上市公司“鄂军”待发[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7 本报记者 王大军;深交所改革停牌制度[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8 刘丽靓;上市公司再融资须与分红挂钩[N];证券日报;2008年

9 张歆;部分上市公司“资金面变局”[N];证券日报;2008年

10 记者 彭飞 编辑 祝建华;东方市场拟携手大股东“淘金”物联网[N];上海证券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丽春;中国上市公司并购价值影响因素和演进路径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巩娜;上市公司管理者股权激励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梦然;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4 何旭;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5 李绪富;我国上市公司重塑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吴琳芳;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7 杨定华;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8 杨柏;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控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9 李丹;我国上市公司发展规模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10 杨召文;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与战略绩效的关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笑;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与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2 曹颖;我国上市公司MBO相关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舒红蕾;我国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变更与公司经营业绩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朱顺熠;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监管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叶立贵;股权分置改革后股权结构与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张玲;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东北大学;2007年

7 肖楠;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绩效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朱静波;我国零售业上市公司的成长性评价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1年

9 闫玉林;有机硅新材料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10 赵凯琴;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869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13869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7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