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审计管理论文 >

论独立审计关系的失衡与矫正

发布时间:2018-01-28 03:57

  本文关键词: 独立审计 审计关系 失衡 矫正 注册会计师协会 审计委托人 关系人 上市公司 会计师事务所 审计人 出处:《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当前的审计关系中,审计委托人与被审计人合二为一,审计关系由三角形的稳固结构变为直线形的失衡结构。矫正独立审计关系的基本思路是增加审计第四关系人,由商业保险公司承担审计第四关系人的角色是目前比较现实的选择。
[Abstract]:In the current audit relationship, the audit client and the auditee are one. The audit relationship has changed from a triangular firm structure to a straight-line unbalanced structure. The basic idea of correcting the independent audit relationship is to increase the number of audit 4th people. It is a realistic choice for commercial insurance companies to assume the role of auditing 4th related persons.
【作者单位】: 济南大学管理学院
【分类号】:F239.4
【正文快照】: 按照契约理论的观点,企业是若干契约的结合。契约的一方当事人为资产的所有者,即委托人,另一方为资产的使用者,即受托人或代理人,也称为企业管理当局。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委托人需要通过会计这一制度安排来评估代理人受托经营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并在此基础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前;我国独立审计市场失灵的原因探析[J];审计月刊;2005年09期

2 李若山,周勤业;现代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四大局限[J];审计研究;2003年04期

3 乔春华;我国审计委员会的科学定位[J];审计研究;2003年06期

4 叶忠明;对重塑审计关系的思考[J];审计研究;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谷良,刘晓嫱,梁凯;集团内审计组织的构建与功能协调[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李玲;陈任武;;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分析——兼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特点[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12期

3 薛野;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4年12期

4 彭毅林;试论审计技术方法的局限性[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万宇洵,杨朋;审计委员会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的作用[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薛野;关于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绩效的思考[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苏建蓉;;独立审计现行审计委托模式弊端分析[J];经济师;2005年12期

8 邹晶;陈莉;刘慧明;;独立审计市场的失灵与监管问题[J];经济师;2007年02期

9 马元驹;;会计公正问题研究[J];会计师;2007年06期

10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收费监管问题研究》课题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收费监管制度分析及政策建议[J];会计研究;200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裘理瑾;转型时期中国法务会计发展的市场分析与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2 李寿喜;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与股票定价相关性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杨永淼;中国注册会计师服务业产业组织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4 胡志勇;我国国家审计管理机制创新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5 刘建秋;会计诚信契约[D];中南大学;2006年

6 冯萌;会计契约经济性质及法律规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7 龙小海;基于注册会计师选聘权配置框架的审计独立性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8 陈淑萍;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经济学分析及其监管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王洁;公司治理中的会计信息质量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倩;民间审计诚信机制相关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4年

2 欧阳翼文;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3 许慧;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4 朱青;独立审计合约机制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5 苏知立;公共财政框架中财政监督体系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6 张明;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7 杨阳;上市公司内部审计质量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8 王何;我国上市公司独立审计意见的投资决策有用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9 张前;会计诚信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周红意;政府公共工程委托审计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李若山;新会计法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J];会计研究;1999年12期

2 方军雄;析美国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体系的新变化[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0年06期

3 李若山,何红;我国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演变及社会因素探讨[J];审计研究;1999年03期

4 郝振平;审计关系的代理理论分析[J];审计研究;2000年01期

5 余玉苗;我国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审计关系研究[J];审计研究;2000年05期

6 叶陈刚;注册会计师审计诚信的现实反思——323位中国注册会计师问卷调查分析[J];审计研究;2003年02期

7 王跃堂,钟蕾;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基石:独立性还是可靠性[J];审计研究;2004年04期

8 王明虎;民间审计环境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1999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云为;审计人员的知识要求[J];上海会计;1985年03期

2 许兆铭;试论《会计法》在我国经济法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J];上海会计;1985年05期

3 赵丽娟 ,石爱中;审计关系刍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85年03期

4 张德明;潘晓江;;西方国家注册会计师情况简介[J];会计研究;1985年02期

5 丁平准;论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J];上海会计;1986年02期

6 于健求;;试论军队审计的独立性[J];财会通讯(综合版);1986年11期

7 刘济栖;对交通行业审计信息工作重要性的再认识[J];交通财会;1988年02期

8 刘永祥;建立我国会计法制体系的几个问题[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88年04期

9 刘永祥;建立我国会计法制体系的几个问题[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988年06期

10 穆罕默德·阿克拉姆·汗,徐瑞康;绩效审计要素[J];审计研究;198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黄京菁;;关于我国独立审计委托关系的思考[A];企业财务报告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姜虹;;激励机制与审计风险的相关性研究[A];转型经济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3 高贤亮;;建立和完善监管制度 防范和减少经营风险[A];2004—2005年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段业双;段芳芳;;内部审计在舞弊防范中的责任与作用[A];舞弊的防范与检查论文汇编[C];2005年

5 李艳;;舞弊的发生及防范[A];舞弊的防范与检查论文汇编[C];2005年

6 肖文;;浅谈股份制商业银行会计报表舞弊的检查与防范[A];舞弊的防范与检查论文汇编[C];2005年

7 黄华;徐亦云;;舞弊防范与检查之浅见[A];舞弊的防范与检查论文汇编[C];2005年

8 毕红岩;;浅谈舞弊审计的方法[A];舞弊的防范与检查论文汇编[C];2005年

9 黎天福;;上市公司舞弊的防范与审计[A];舞弊的防范与检查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实习记者 顾惠忠;规范会计师执业需多管齐下[N];中国证券报;2000年

2 黄名中;会展评估是空白[N];厂长经理日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王欣;独立审计为维护经济秩序保驾护航[N];金融时报;2000年

4 陈伟红;注册会计师应有的职业谨慎[N];山西经济日报;2000年

5 记者 杨晓平;证券市场需要新游戏规则[N];中华工商时报;2000年

6 潘文聪;怎样走好规模化发展之路[N];中国财经报;2001年

7 本报特约撰稿人 张连起;独立董事与独立审计[N];中国财经报;2001年

8 吴溪;独立审计市场的阵痛与蜕变[N];中国财经报;2001年

9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副秘书长 李爽;CPA行业的“双刃剑”[N];中国财经报;2001年

10 吴溪;中天勤违反五大审计准则[N];中国财经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季泽;国家审计法理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汪军;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3 刘维;独立审计制度安排与注册会计师行为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4 孙坤;独立审计质量保证论[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5 许业荣;有效市场假说与信息充分披露[D];厦门大学;2004年

6 杨雄胜;内部控制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7 彭桃英;审计质量与审计市场行为主体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8 张晓瑜;中俄审计制度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雅;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及独立审计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0年

2 王颖慧;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与控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3 白静;股份制企业审计若干基本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4 杨军;独立审计行为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5 朱湘萍;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6 陈捷;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7 陈晟;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低透明度的独立审计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8 沈辉;供给导向的风险基础审计[D];湖南大学;2002年

9 蔡源原;独立审计民事责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10 周兴国;独立审计若干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4696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14696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0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