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模式的构建
本文关键词: 上市公司 内部审计模式 构建 出处:《商场现代化》2007年2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论述了上市公司建立内部审计制度的必要性,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模式懂得现状,提出了重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模式的对策。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establishing the internal audit system of the listed companies, analyzes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nal audit mode of the listed companies in our country,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rebuilding the internal audit mode of the listed companies in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分类号】:F239.45
【正文快照】: 内部审计作为上市公司的自我约束机制,已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市公司健全内部制度,严肃财经纪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随着企业内部环境的变化,内部审计的地位、职能、作用、方法等也应发生相应的转变。建立顺畅的内部审计管理体制,摆正审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约·麦·古立克;罗振夷;司徒渠;;兰金与斯派萨氏公司法(一)[J];国际经贸探索;1985年01期
2 约·麦·古立克;罗振夷;司徒渠;;兰金与斯派萨氏公司法(二)[J];国际经贸探索;1985年02期
3 约·麦·古立克;罗振夷;司徒渠;;兰金与斯派萨氏公司法(三)[J];国际经贸探索;1985年03期
4 周德裕;日本证券金融的作用与管理经验[J];外国经济与管理;1987年11期
5 淇园;蒸蒸日上的其士集团[J];特区经济;1990年02期
6 王健;必须加强对深圳股市的管理[J];特区经济;1990年03期
7 林士明;迅速崛起的百富勤集团[J];国际经贸探索;1991年06期
8 朱镇华;;新加坡证券市场的特征[J];南方金融;1991年05期
9 禹国刚;;发展和完善深圳证券市场努力为特区建设服务[J];证券市场导报;1991年03期
10 魏林祥;;关于上市公司财务及经营业绩资料公告问题座谈会纪要[J];证券市场导报;199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军;刘彦胜;;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是部分上市公司的新机遇[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赵广生;;上市公司激励与约束机制初探[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3 郭培谨;;上市公司资本运营的难点及对策[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4 邹德文;邵维中;;重组湖北上市公司,发展高新技术产业[A];新世纪科技与湖北经济发展——2001首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1年
5 黄世忠;;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面临的挑战与思考[A];企业财务报告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陈少华;肖宜;;论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的科学性问题[A];企业财务报告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浦增平;;论上市公司债务重组和律师作用[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8 浦增平;;谈上市公司的连保债和法律问题[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9 林玉星;;上市公司编报中期财务报告的若干问题[A];2002年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专集[C];2002年
10 张踩峰;;上市公司社会审计关系的失衡及制衡[A];会计理论研究——湖北省会计学会1996—2002年优秀会计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彦武;汽车类上市公司不宜盲目搞多元化战略[N];中国汽车报;2002年
2 吴祖尧;保险资金投资股市四大策略[N];中国保险报;2004年
3 吴谦;部分包装用纸上市公司冷暖不均[N];中国包装报;2004年
4 张连起 刘捷;IV指标助你回避投资黑洞[N];中国财经报;2004年
5 贾学颖;谁是新时代胜任的CFO[N];中国财经报;2004年
6 刘姝威;炒股票,,先学会看报表[N];中国财经报;2004年
7 李娟 徐京;资本市场:“猛药”医“重症”[N];中国财经报;2004年
8 徐丽红;年报审计锁定中小企业板[N];中国财经报;2004年
9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专业标准部 杨志国 杨援朝;2003年上市公司审计报告非标准意见分析[N];中国财经报;2004年
10 王学江;伊利事件说明什么[N];中国财经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志红;上市公司成长与产业组织优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徐鹿;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测实证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3 梦然;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4 何旭;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5 李绪富;我国上市公司重塑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余芸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建设[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刘朝晖;上市公司“并购系”有关问题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8 欧阳慧;上市公司高层管理团队治理绩效评价系统及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9 朱治龙;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与经营者激励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10 付永进;二元股份结构上市公司治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易有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0年
2 文芳;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制度分析[D];暨南大学;2000年
3 欧群芳;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0年
4 廖欣然;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5 严莉;四川省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6 邓蕾;论西部大开发中四川上市公司的发展[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7 欧阳昕;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8 燕新梅;浅议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D];厦门大学;2001年
9 徐屹立;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失真问题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10 安青松;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4714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1471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