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审计管理论文 >

审计师声誉、融资约束与融资能力

发布时间:2019-05-20 01:55
【摘要】:以国际"四大"事务所为高职业声誉的代表,研究了审计师的职业声誉对于企业融资约束和融资能力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聘请较高职业声誉的审计事务所,能够降低企业与外部资金提供者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及其代理成本,从而降低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提高其长期债务融资能力,且审计师职业声誉对于国有企业融资能力的提高作用更为显著。
[Abstract]:Taking the four major international firms as the representatives of high professional reputa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fluence of auditor's professional reputation on the financing constraints and financing ability of enterprises.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employing audit firms with high professional reputation can reduce the degree of information asymmetry and agency cost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external capital providers, thus reducing the financing constraints faced by enterprises and improving their long-term debt financing ability. And the professional reputation of auditors plays a more signific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financing ability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商学院;南京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
【分类号】:F239.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朱红军,夏立军,陈信元;转型经济中审计市场的需求特征研究[J];审计研究;2004年05期

2 蔡春,黄益建,赵莎;关于审计质量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来自沪市制造业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05年02期

3 江伟;李斌;;金融发展与企业债务融资[J];中国会计评论;2006年02期

4 胡旭阳;“五大”的声誉是否具有显著信息含量?——来自我国IPOs的经验证据[J];证券市场导报;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祥有;;我国A股发行公司IPO前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胡波;;公司控制权性质与审计需求特征——来自我国上市公司2003—2005年的经验证据[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3期

3 陈信元;夏立军;林志伟;;独立审计为什么没能发挥公司治理功能——基于“盛润股份”连续十五年获得“非标”意见的分析[J];财经研究;2009年07期

4 方军雄;;转型经济中声誉机制有效性研究——来自中国审计市场的证据[J];财经研究;2011年12期

5 张鸣;田野;陈全;;审计师变更、时机选择与投资者评价[J];财经研究;2012年03期

6 潘克勤;审计师的异质性和审计质量差异:文献综述及启示[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年08期

7 李奇凤;;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分析——来自200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07期

8 向凯;;盈余管理实证研究:文献述评与未来研究方向[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10期

9 尹蘅;;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形成机制有效性检验——来自“科龙-德勤事件”的案例[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03期

10 刘昱熙;林炜桐;;股权代理问题与高质量审计需求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军雄;;独立审计职业声誉损害与市场反应——中天勤事件的进一步研究[A];当代会计评论(第2卷第1期)[C];2009年

2 张瑶;;中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分析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3 吴粒;马圆圆;尹中华;;中国上市公司外部审计需求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4 张奇峰;张鸣;王俊秋;;公司控制权安排影响外部审计需求吗?——以上市公司的审计师选择及其审计费用为例[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5 杜媛;;供应商资本是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的构成要素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初步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6 潘克勤;薛玉莲;;经营困境、政治关系与银行贷款差异——基于持续经营不确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7 李享;;减值准则变化、审计监督与盈余操纵策略选择[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7年

8 李丹蒙;李静;;公司治理、事务所选择与审计定价[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9 余为政;张晶;;事务所预期出具不利审计意见时对客户的减价安抚——基于事务所特征与客户影响力的差异[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10 于鹏;;地缘联系、财务重述与审计意见[A];第七届全国财务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国栋;董事会职能影响企业多元化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宋淑琴;信贷契约的治理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侯晓靖;审计市场集中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徐全华;会计稳健性与公司投资决策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易玄;不完备审计契约的缔结与履行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王进朝;高管更换、审计委员设立与审计质量[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7 赵国宇;审计合谋的预警与防治对策的有效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8 李俊梅;注册会计师会计舞弊识别能力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9 仇冬芳;农业上市公司终极控制对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10 曾牧;企业政治关系、债务融资与非效率投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燕;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系统对盈余管理的影响[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李海莲;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3 乔道恒;关于现金流操纵的实证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4 朱延琳;中国独立审计市场的结构、行为与绩效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张晓强;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李欣;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沈美男;基于审计意见的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张小丽;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宋建亮;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柳俊俊;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盈余管理行为的相关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伟;沈艺峰;;大股东控制、资产替代与债权人保护[J];财经研究;2005年12期

2 何红渠,张志红;有关审计意见识别盈余管理能力的研究——来自沪市制造业的经验证据[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年06期

3 孙铮,刘凤委,李增泉;市场化程度、政府干预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05年05期

4 童盼,陆正飞;负债融资、负债来源与企业投资行为——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05年05期

5 陈工孟,高宁;中国股票一级市场发行抑价的程度与原因[J];金融研究;2000年08期

6 周立,王子明;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1978-2000[J];金融研究;2002年10期

7 李增泉;实证分析:审计意见的信息含量[J];会计研究;1999年08期

8 徐浩萍;会计盈余管理与独立审计质量[J];会计研究;2004年01期

9 张为国,王霞;中国上市公司会计差错的动因分析[J];会计研究;2004年04期

10 陆正飞,辛宇;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主要影响因素之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1998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纯;吕伟;;机构投资者、终极产权与融资约束[J];管理世界;2007年11期

2 李焰;陈才东;黄磊;;集团化运作、融资约束与财务风险——基于上海复星集团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7年12期

3 闵亮;;金融危机冲击下上市公司融资约束与融资决策的实证研究[J];财经论丛;2011年04期

4 苑泽明;姚王信;;知识产权融资不对称性的法经济学分析[J];知识产权;2011年02期

5 唐小飞;康毅;郭达;刘海峰;;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融资约束比较研究——基于股权结构的实证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1年05期

6 张少华;;外国直接投资的真实性研究[J];经济纵横;2006年04期

7 马宏;;我国转轨时期利率市场化对融资影响分析及对策[J];价格月刊;2007年01期

8 夏明萍;;融资约束驱动的并购行为分析[J];现代商业;2007年18期

9 王梅;;公司投资融资约束理论研究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年22期

10 黄启才;黄健光;;福建外贸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新探[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迅;张庆;;基于模糊灰色综合评价方法的企业供应链融资能力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魏锋;;基于融资约束和不确定性的公司最优投资时机选择模型[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魏锋;孔煜;;基于融资约束和不确定性的公司最优投资时机选择模型[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李延喜;李鹏;;融资约束是否影响了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政策——来自现金与现金流波动性敏感度的经验证据[A];当代会计评论(第1卷第2期)[C];2008年

5 吴红军;;融资约束是上市公司间收购的动机力吗?[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方军雄;;独立审计职业声誉损害与市场反应——中天勤事件的进一步研究[A];当代会计评论(第2卷第1期)[C];2009年

7 龚凯颂;张华;;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产品市场竞争关系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8 朱红军;何贤杰;陈信元;;金融发展、预算软约束与企业投资[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9 潘立生;任雨纯;;高新技术企业投资效率问题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李焰;张宁;;集团控股股东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程度——基于内部资本市场理论的实证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聂益南 见习记者 张瑞军;西安高新区融资能力强劲[N];中华工商时报;2000年

2 欧阳觅剑;红筹股回归:打开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之门[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3 记者 林建杨;国美起诉黄光裕,要其赔偿公司损失[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4 《融资导刊》记者 董月梅;规范重组创新融资能力[N];民营经济报;2006年

5 记者 武强;积极拓宽业务渠道 切实增强融资水平[N];格尔木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余祖江;3G考验运营商融资能力 弱势运营商资金压力凸现[N];通信信息报;2008年

7 李曦寰;华尔街CEO们的爱恨:美国投资银行融资能力排名表[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8 记者 吴铭;万科总经理:加息加速房地产业整合[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9 本报驻西班牙记者 丁大伟 本报驻比利时记者 吴乐s,

本文编号:24812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24812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a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